【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高莘 陳子帥】“馬來西亞勞動力成本比上海低10%—20%,越南勞動力成本基本是上海的一半。今年,總部已經開始在馬來西亞尋找新機會,並一度讓意大利工廠消化中國訂單,但是最後都敵不過上海的誘惑。”凱伏特(上海)動力技術有限公司船舶與港口事業部大中華區總經理、運營總監寧書川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這是一家總部位於瑞士,並在瑞典上市的公司,主要爲大型船舶靠岸提供岸電系統。商務部9月19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8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927.4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6.4%,摺合美元1384.1億美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20.2%。在新冠肺炎疫情、地緣政治衝突、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外商對中國的投資不降反升,其中原因除體現中國市場持續的吸引力外,也透露出外商在中國投資產生新變化、進入新階段。

高技術投資成爲增長點

商務部的數據顯示,從外商投資的行業看,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增長8.7%,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增長33.6%,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同比增長43.1%,高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31%。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藍慶新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隨着中國產業結構升級,市場效應不斷顯現,外資主要集中於服務業、高新技術製造業,外資結構呈現不斷優化之勢,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以及信息技術服務業已經成爲吸引外資的熱點領域,外資投入比重不斷攀升。

據德國《商報》報道,上半年德國在中國市場投資數額最大的一筆是寶馬集團在第一季度完成的以36億歐元收購股權,控股華晨寶馬。另一項重大投資來自化學公司巴斯夫,超過17億歐元在中國南方建設一體化基地。

英國豪邁集團是一家旗下擁有近50家子公司的集團公司,其集團執行董事會成員、亞太區董事長兼總裁王春文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市場是他們的投資重點,他們還在持續引入旗下子公司進入中國銷售、生產和運營,“例如,我們專注於商業雷達解決方案的公司已經進入中國,可應用在多個領域;今年我們還將自動滅火系統的子公司引入中國,加大生產、開展研發”。他透露,在中國“十四五”規劃的引導下,他們將在城市化、環保和先進技術方向加大對華投資。一位工程機械領域的德國企業高管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與其他亞洲國家相比,越高端的產業,中國越具有競爭力與優勢。”同時,他認爲,外企只有在產品質量、價格、交貨速度三者中至少佔據一項優勢,才能贏得市場。

那麼外資中小企業在中國的情況如何呢?國際商務談判專家、香港大學客席導師李雪松對《環球時報》記者介紹:“外資中小企業對中國的投資程度還要看其屬於哪類型企業,若是較孤立、技術門檻不高的企業,這兩年市場競爭的衝擊力較大。但是那些在不同行業中是‘隱形冠軍’,能夠嵌入到生態鏈中的企業,在中國仍能有良好發展。”

外商戰略着眼“風險最低化”

中國歐盟商會提供的一份《2022年歐洲企業在華商業信息調查》(以下簡稱《商業信息調查》)報告中顯示,雖然歐洲企業與中國脫鉤的政治壓力越來越大,但是爲了保證全球競爭力,更多企業選擇發展中國業務,以將當前和未來地緣政治衝擊的風險降至最低。

上述工程機械領域的德國企業高管認爲,貿易保護政策帶來的經營不確定性,是導致外企將生產端從國外轉移至中國的長期影響因素,“如今,外企全球化策略已經從‘成本最優化’轉變爲‘風險最低化’”。他表示,中國是擁有巨大消費潛力的市場,因此將生產在內的全部產業鏈轉移至中國,是外企的“最優解”。目前,他所在的企業95%的組件已經在中國採購,並在北京的工廠內組裝。藍慶新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我國營商環境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逐漸成爲跨國企業投資的“避風港”和增長極,制度創新紅利不斷顯現。

外商與中國共同探索發展新問題

《商業信息調查》顯示,對大型跨國公司來說,中國是開展研發業務的溫牀,40%的受訪者認爲中國現在的研發環境優於全球平均水平。在科技變革的時代,新技術的發展帶來新的問題探索。根據《商業信息調查》,75%的受訪者正在實現IT和數據存儲基礎設施的本地化。一家日本汽車企業在中國的政府事務部負責人表示,公司在很多技術領域都有技術積累,但是也確實期待像“數據安全”這種領域的法律細則能儘快出臺與明確。同時,他們也表示希望有更多的入口參與到智慧交通的建設上,並利用自身在電池領域的技術儲備參與到電網的建設中。

《環球時報》記者在對多家外企的採訪中發現,政策的可預見性和法律法規的合規性是外企重視的兩個方面。此外,李雪松還稱,外企投資沒有以前那麼激進了,同時在投資談判中會將更多階段性、對策性條款加入其中,以面對全球環境的不確定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