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葛愛峯 見習記者 胡夢然 深圳報道

深圳爲穩定工業企業發展再次注入“強心劑”。

9月20日下午,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對2022年工業企業擴產增效扶持計劃擬資助項目進行公示。記者查閱資助項目彙總表發現,此次共涉及到479個項目,分爲兩個類別,“工業企業梯度培育項目”及“工業企業擴大產能獎勵項目”,擬資助金額共計17.4344億元。

《2022年工業企業擴產增效扶持計劃申報指南》顯示,“工業企業梯度培育項目”爲首次突破100億元的企業獎勵300萬元,首次突破500億元的企業獎勵1000萬元,首次突破1000億元的企業獎勵2000萬元,一次性突破多個檔次,按照最高檔次標準予以獎勵。此次共有惠科股份有限公司、榮耀終端有限公司、深圳市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等三家企業獲得扶持,資助金額均爲300萬元。

“工業企業擴大產能獎勵項目”對2021年工業總產值達5億元及以上、同時工業總產值增速達20%及以上的工業企業予以獎勵,獲得獎勵最高的爲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和深圳市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兩家公司均爲1756萬元。

對於此次工業企業擴產增效扶持計劃,科技部國家科技專家、方融科技高級工程師周迪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工業企業梯度培育項目”體現了對工業總產值首次達到100億、500億、1000億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的重視,鼓勵工業企業更上一層樓。這次獎勵的三家企業,都是首次突破100億元的企業,說明這些企業的後勁都很充足,有良好的爆發力。但是也要看到,今年沒有首次達到500億、1000億元的企業,大型工業企業需要加強。

“另外,工業企業擴大產能獎勵項目獎勵了476個,這些企業2021年度工業總產值需達5億元以上、增速達20%及以上。深圳有近500個工業企業增速達到20%以上,說明深圳工業企業的增長仍然高速。”周迪說。

政策頻發凸顯“工業立市、製造強市”決心

今年以來,深圳密集出臺“惠企30條”“培育壯大市場主體30條”“工業經濟30條”“消費30條”等政策組合包。針對目前深圳工業經濟面對的重點及難點問題,打出組合拳,助力工業企業紮根深圳,爲深圳經濟注入穩定的動能,賦予產業活力。

政策支持成效顯著,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數據顯示,2022年1至7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主要高技術產品產量持續快速增長態勢,其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5G智能手機、民用無人機產量分別增長191.9%、139.5%、54.1%、30.2%。

周迪指出,產業有周期,經濟有波動,今年以來,面對全球疫情影響以及產業變化,製造業面臨新挑戰。頻頻出臺工業企業政策扶持再次體現深圳“工業立市、製造強市”的城市本色和決心。從深圳自身發展的角度看,工業是支撐深圳發展的“脊樑”。尤其是在疫情常態化管控的情況下,對服務業造成打擊,這時候製造業的實體經濟地位就日益凸顯。

有着十八年產業研究與規劃經驗的專家史一哲認爲,工業是就業、稅收、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的源頭和主力,所謂軟件與信息服務、金融服務、生產性服務業的源頭還是在工業和製造業領域。

當前,中國城市工業已進入萬億元時代,深圳是唯一一個工業總產值突破4萬億元且工業增加值突破萬億元的城市。數據顯示,2021年,深圳規上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4萬億元,達到4.13萬億元,連續三年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全部工業增加值1.04萬億元,僅次於上海;據悉深圳目前已擁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69家,總量居全國第四;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累計870家,總量居全省第一。不久前,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公示的關於建議支持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顯示,又有23家深圳企業入榜。到2025年,深圳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有望超過600家。

周迪向《華夏時報》記者進一步分析表示,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裏,深圳第二產業佔比一直是最高的。沒有製造業,就沒有深圳如今的經濟體量、人口規模。過去40多年,深圳就是通過工業、特別是製造業完成的原始積累。從一個出口加工型特區,演變成爲中國一線城市。全市約三分之一的就業人口直接從事工業,其中以先進製造業爲主的工業發展對深圳經濟的發展和穩定,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

加強升級“深圳智造”

在採訪過程中,史一哲也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深圳增長形勢尚好,但是還有隱憂不得不防,第一美國強勢加息,會引發世界經濟和市場的總體收縮,對出口市場的衝擊必然出現,只是時間問題;第二,全球大環境影響下,也給國內經濟帶來壓力,疫情防控帶來巨大不確定性,內需提振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2022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深圳經濟和製造業的發展也存在一些挑戰和不足。深圳市市長覃偉中在會議中曾表示:“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還需要時間,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有待進一步提升;產業發展後勁和附加值還需增強,製造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仍然呈下滑態勢。”

《深圳市培育發展未來產業行動計劃(2022-2025年)》中指出,深圳製造業“存在着產業結構不均衡、單一產業比重過高、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科技創新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不夠等問題,亟須培育新的產業增長點、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壯大領軍企業集羣、強化科技創新和提高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對此周迪也表示,深圳要在全球產業鏈中努力向上攀登,需要通過提高技術含量,把“深圳製造”升級爲“深圳智造”,在全球產業鏈裏更上層樓,這是深圳未來發展的關鍵。

史一哲續指,從未來經濟發展的前景和模式來看,中國和世界技術交流、溝通的窗口期會結束,未來在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方面會不斷面臨新的困難。需要強化兩方面的準備,首先尋找未來將遭遇技術封鎖程度輕、範圍小的研發領域,作爲自己的主攻方向。目前來看,生物醫藥方面是一個管制較輕的產業領域,可供參考;其次,全力加強資本和人才資源的集聚,吸引各類投資和人才的集中,這是技術創新和升級的基礎條件。可操作的方式主要是降低人才流動門檻,提高社會服務質量和能力。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