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南向通”9月24日迎來上線一週年。過去一年裏,南向通項下的市場交易在大部分時間裏顯得不溫不火,但有意思的是,自今年5月以來,境內投資者通過這一通道投資境外債券市場的熱度快速升溫,7月底託管餘額較4月底激增超6.5倍。究其原因,海外加息環境下境外債券收益率走高,使得投資優勢凸顯是重要助推力量。

儘管南向通開通一年以來,交易活躍度的提升更多由短期因素主導,但作爲境內金融機構培育全球債券市場配置能力的重要渠道,受訪的業內人士普遍看好南向通爲深化中國證券市場開放所發揮的長期作用。未來,南向通的持續活躍還離不開配套機制的持續完善,包括交易登記程序進一步簡化、拓展可投資產品範圍、豐富衍生品種類型等。

海外加息環境助南向通交易熱度顯著提升

2021年推出的南向通,是繼2017年推出的北向通之後,內地債券市場加強與香港市場互聯互通的又一重要之舉。

“這標誌着內地和香港債券市場資金實現南北往來、互聯互通的完整閉環。” 景順董事總經理、亞太區固定收益主管黃嘉誠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方面,南向通讓境內的資金有序跨境流出,這有助於中長期內更均衡的跨境資本流動;另一方面,南向通的開通進一步豐富了國內投資者在國際金融市場配置資產的渠道,使境內投資者的投資組合可以更好地實現多元化。

南向通給內地機構投資者投資於香港債券市場打開了新通道。開通的前大半年時間裏,市場交易量相對平淡,但從今年5月開始市場活躍度有了顯著提升,5月託管量環比跳漲196%,6月繼續環比激增近94%。截至7月底,南向通開通後前11個月使用額度已經超過2200億元。

“南向通愈發活躍起來,尤其是近半年來,託管量出現明顯增長,其背後原因包括近期離岸市場的相對高收益率、可投資債券發行增加等。”彭博亞太區總裁李冰對記者表示。

黃嘉誠也表示,雖然南向通開通前期的熱度不及北向通,但隨着美聯儲大幅加息而中國央行繼續壓低利率,今年以來境外債券相較於境內債券在估值上有了明顯優勢。境外短期利率飆升讓不少投資者開始通過南向通佈局境外短期債券。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今年1-8月資本與金融項下的證券投資出現了1485億美元的逆差,其主要原因應在於中美無風險利差倒掛,資金增持境外債券和減持境內債券。

溫彬認爲,下一階段,預計資本與金融項下的證券投資逆差規模有望小幅收窄:一方面,境內股市估值較爲健康,且國際股市在發達國家快速加息背景下持續走低,股票投資有望小幅淨流入;另一方面,中美無風險利差進一步擴大空間有限,債券投資淨流出規模應不會明顯擴大。

完善交易機制 投資者還有何期待

儘管南向通開通一年以來,交易活躍度的提升更多由短期因素主導,但作爲境內金融機構培育全球債券市場配置能力的重要渠道,受訪的業內人士普遍看好南向通爲深化中國證券市場開放所發揮的長期作用。

於內地機構投資者而言,通過南向通更全面深入地參與境外市場,利於推動中國債券市場融入全球主流金融體系。李冰表示,南向通作爲中國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格局的重要一環,正在逐步發揮其重要作用,爲境內投資者提供多元化資產配置的機會,滿足不同的風險偏好,也有利於滿足實體經濟更加多元化的融資需求。

“更爲重要的是,參與南向通的境內金融機構也在通過南向通更全面深入地參與境外市場,在這一過程中,投資和風險管理能力都得到提升,這對於中國金融機構的長遠發展都非常重要。”李冰稱,特別是這一年中,全球金融市場大幅波動,不確定性激增,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者愈發需要更全面、透明和準確的信息對其投資組合進行分析、計算並管理風險。

對於未來南向通還需如何進一步暢通交易機制,李冰表示,目前投資者對於進一步簡化投資交易流程、拓展可投資產品範圍,以及豐富衍生品種類型等方面有所期待。中國債券市場走向成熟還需在信用評級體系與全球標準的接軌、信用風險緩釋工具開放,以及違約處置機制完善等方面持續改革。

黃嘉誠認爲,在完善機制方面,南向通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跨境資金管理、滿足機構投資者風險對沖需求等。根據現有安排,南向通項下跨境資金淨流出額上限不超過年度總額度和每日額度,其中,年度總額度爲5000億元等值人民幣,每日額度爲200億元等值人民幣。隨着交易熱度逐漸增加,投資者對於南向通擴容的需求可能會加大。

此外,由於境外美元債中信用債佔比較高,內地機構跨境投資時需要有關部門爲其進行金融衍生品交易提供一定的便利,今年7月內地與香港宣佈將推出“互換通”,就被看做是便利境內外投資者參與金融衍生品投資的又一重要開放性舉措。

“總體來說,境內投資者對境外債券的投資還處在比較初級的階段,南向通更好的發展離不開交易登記程序的進一步簡化,市場配套制度的持續完善。” 黃嘉誠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