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紅網

□程博(廣西大學)

9月21日,安徽合肥兒童醫院的郭醫生收下了患者家屬送來的2000元紅包,但他沒有裝進自己的兜裏,而是轉身就充進了患者賬戶,並表示每個患者都不容易,不能再雪上加霜。這一回應也隨即衝上熱搜,贏得了網友們的一片讚譽。(9月23日 光明網)

“濟世之道莫大於醫”,醫生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高尚的職業,之所以被稱爲白衣天使,除了其幫助人們消災解難、免除病痛外,還在於其擁有一顆“仁心”,懸壺濟世、成風化人。當然這並不能一概而論,再一塵不染的屋子也不能保證不被病菌侵襲,不學無術、坑蒙拐騙的庸醫坑害患者的現象時有發生,但這並不能否定醫生這一羣體的貢獻,其他職業亦是如此。報道中的郭醫生便是醫德高尚的代表,這樣的醫風應值得宣傳與提倡,同時“塞紅包”這一根植中國社會的敗壞風氣也應加以否定。

究其原因,醫生或其他羣體之所以會被塞紅包,一是由於其自身品行敗壞,“暗示”有求於己的人以索取酬勞,二是由於人們自身抱有“不塞紅包,就不會安心辦事”這樣的傳統觀念。對於第二種觀念,應對的最好辦法便是宣傳典型人物,加強正面報道,構建起全新的認知觀念,以改變人們根深蒂固的思想,讓人們相信,即使不塞紅包,醫生也會全力救助患者。不止是報道中的郭醫生,我們還需要更多的張醫生、李醫生、陳醫生,只有更多仁心仁術的白衣天使爲人所知,才能杜絕醫療系統中的“人情社會”,其他領域亦是如此。

然而,對於第一種勒索患者的現象,需要的則是法律的制裁。不僅僅是醫療行業,在教育、行政等領域的被迫“塞紅包”現象層出不窮。9月23日,據山東商報報道,江蘇鹽城一小學老師將收禮記錄發到了家長羣裏引發關注,長長的“禮單”爲教育事業蒙上了骯髒的面紗。“以教索賄”的現象與“以醫索賄”並無二致,都是敗壞風氣、違法亂紀的不正之風。因此,對於這類行爲,除了利用法律制裁,還應該加以報道,做到以儆效尤,讓有貪污受賄想法的人不敢輕舉妄動。

淡泊名利、爲人民服務的先進典型之所以能爲人所知,也要歸功於羣衆之口。因此良好的社會風氣還需要善解人意、秉公執言的熱心羣衆。“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誇獎”,百姓的聲音對於教育、醫療各個領域的清風正氣十分重要,百姓說好纔會是真的好。因此,也不必憂慮不送“人情”便不能讓對方認真辦事,反饋投訴的聲音會被聽到,此類問題也會迎刃而解。更不必被迫妥協於他人的勒索,法律的制裁終不會遲到。我們要做的,就是爲郭醫生這樣的清廉之士做宣傳,讓更多人看到這樣的溫暖之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