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南方日報

李曉琳。受訪者供圖

“南沙發揮幾何中心區位優勢,更好地發揮承東啓西作用已經具備條件。”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區域三室副主任李曉琳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

此前發佈的《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以下簡稱《南沙方案》)提出,到2035年,南沙在粵港澳大灣區參與國際合作競爭中發揮引領作用,攜手港澳建成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成爲粵港澳全面合作的重要平臺。李曉琳認爲,南沙不僅要用好獨特的區位優勢,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協同發展,加快形成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羣的合力,還要始終堅持面向世界的戰略導向,聯動港澳對標更高水平經貿規則,加快形成代表大灣區參與全球經貿網絡的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

借力地理中心,

邁向經濟功能中心

南方日報:在粵港澳大灣區中,從經濟地理的視角看,南沙有何特點?

李曉琳:從地理區位來看,南沙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是廣州通向海洋的主要通道,也是連接珠江口東西兩岸城市羣的樞紐性節點。方圓100公里範圍內分佈着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珠海等珠三角城市以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75公里半徑範圍內分佈着廣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門等五大國際機場,具有強大的輻射潛能。近年來,大灣區“硬聯通”提速,廣州地鐵18號線首通段開通運營,南沙大橋、明珠灣大橋通車,深中通道南沙支線等加快建設,南沙發揮幾何中心區位優勢,更好地發揮承東啓西作用已經具備條件。

此次《南沙方案》從國家層面加快推動廣州南沙深化粵港澳全面合作,南沙有望從地理幾何中心轉變爲大灣區的經濟功能中心,發揮更重要的樞紐作用。

南方日報:在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上,南沙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

李曉琳:藉助地理區位的優勢,南沙的發展首先有利於廣州和佛山的壯大發展,更好發揮粵港澳大灣區中“廣州—佛山”強強聯合的引領帶動作用。南沙是廣州城市副中心,《南沙方案》對廣州進一步拓展城市戰略發展空間,增強綜合承載能力,提升綜合服務功能具有重要意義,廣州對周邊城市的引領帶動能力也將得到極大提升。

其次,有利於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協同發展。長期以來,珠江口東西兩岸的發展呈現出“東強西弱”的格局,直接限制了大灣區發展潛力的釋放。《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提高珠江西岸地區發展水平,促進東西兩岸協同發展”。南沙向東可以成爲廣州、深圳兩大都市圈合作的“橋頭堡”,向西直接帶動中山進而輻射珠中江地區,可以成爲珠江口東西兩岸協同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和突破口。建設好南沙,既需要發揮南沙的比較優勢,也要推動廣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加強對接融合,形成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羣的合力。

加強重大平臺協作,

加快好制度複製推廣

南方日報: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3個重大平臺各自承擔了怎樣的使命任務?

李曉琳:3個平臺各有側重、形成錯位,又能夠優勢互補、強化支撐,爲粵港澳全面深化合作提供了試驗田,爲港澳繁榮穩定發展和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創造了平臺、拓展了空間。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主要圍繞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創造條件的初心,強調以更加有力的舉措統籌推進粵澳深度合作,大力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加快建設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家園。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則着眼於從服務業這一突破口推動深港深度合作,爲香港經濟發展拓展新空間,也爲內地深化改革開放、推動制度創新、加強與國際規則銜接積累經驗。《南沙方案》則突出強調“粵港澳全面合作”和“面向世界”,要求將南沙打造成爲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載體和有力支撐。

南方日報:南沙應如何更好地與橫琴、前海等區域聯動發展?

李曉琳:與前海、橫琴相比,南沙具有地處大灣區中心、發展空間廣闊、製造業基礎較好等特點。未來,南沙應與前海、橫琴形成更加緊密的合作互動關係,在與港澳規則銜接、加強改革創新、增進港澳同胞福祉、持續擴大開放等方面加強交流借鑑,促進以市場機制爲主、政府有效引導的產業創新合作和人才交流交往,通過三點聯動,實現資源的高效統籌和優化配置,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邁向更高水平。

對標更高水平開放,

引領產業變革

南方日報:南沙將如何在粵港澳大灣區參與國際合作競爭中發揮引領作用?

李曉琳:《南沙方案》爲新形勢、新階段下南沙的發展指明瞭方向、找準了定位、明確了路徑。我認爲南沙未來將在3個方面對大灣區建設發揮引領作用。

一是在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更高水平開放方面發揮好制度創新引領作用。南沙集國家級新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片區、粵港澳重大合作平臺多重身份於一身,承載着探索更高水平開放、更大力度改革的重要使命。截至2022年6月底,南沙已累計形成749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43項在全國推廣。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度演進、我國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背景下,我們依然而且更加需要推動更高水平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增強我國在全球競爭中的優勢和話語權,南沙面向世界的開放屬性就顯得越發重要。未來,南沙要始終堅持面向世界的戰略導向,聯動港澳對標更高水平經貿規則,實行更大力度壓力測試,在貿易、金融、物流、航運等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強化高端服務功能,打造制度型開放高地,加快形成代表大灣區參與全球經貿網絡的高水平開放門戶,爲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積極貢獻。

二是在豐富“一國兩制”實踐、推動粵港澳深度融合、實現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和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方面發揮重要橋樑作用。南沙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的3個粵港澳合作重大平臺之一。近年來,南沙與港澳互動日益密切,區內落戶的港澳企業超過2700家。未來,南沙要在持續推進與港澳“硬聯通”的基礎上,更加重視與港澳制度銜接、民心相通,在投資貿易自由便利、金融服務、科技創新、職業資格、行業標準、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等領域加強與港澳規則銜接,在通勤便利、子女入托入學、社會保險、居民住房等方面加強配套,創造吸引港澳青年創業就業的良好生態環境,推動港澳將國家發展大局所需與自身繁榮發展有機統一起來。

三是在技術創新、高端製造、新興產業方面形成產業創新引領帶動作用。近年來,南沙圍繞提升創新能力、夯實產業基礎跑出“加速度”,南沙科學城等重大平臺影響力明顯增強,海工裝備製造、汽車、智能裝備與機器人、能源與節能環保等製造業加快聚鏈成羣。同時,南沙產業發展的空間優勢明顯,具有多領域、全方位拓展技術創新和製造業發展的巨大潛力。未來,南沙要圍繞建設科技產業創新基地做文章,用好廣州高校和科研院所資源,強化粵港澳協同創新,聚焦海洋、能源、空天、信息、生物等領域,建設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臺,以科技賦能製造業轉型升級,引領新一輪產業變革,爲大灣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新興產業重要策源地注入強勁動能。

南方日報記者 王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