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长春日报

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种粮大户技术应用。 梁闯 摄

本报讯 (记者梁闯)你知道玉米的“边行”效应吗?越是位置靠边的玉米长得越好!21日,在九台区九郊街道沿河村的一片农田里,一株株呈“品”字形交叉生长的玉米挺直了腰杆,硕大的玉米穗在其间若隐若现,一派喜人的丰产景象。

“今年雨水频繁,我们种的这300多公顷玉米不但没受影响,看样子还稳获高产!”谈起高产原因,艳玲种植业家庭农场负责人孙艳玲俯下身子,指着似“八爪鱼”般牢牢抓地的玉米根系说,农场改进了种植方式,运用“品”字形摆放种植技术,玉米株型紧凑、植株粗壮、根系发达、颗粒饱满。

仔细观察田间,与传统玉米种植方式不同,“品”字形玉米种植一垄双行、双埯4株,间距宽窄交错,布局横竖成行。“这就发挥了玉米作物的边行优势。”究其优势,盐城永弘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人员苏新给出了答案:“品”字形种植模式下,穴与穴之间近距离缩短至25厘米,远距离扩大到65厘米,农田既宽松又紧凑——紧凑是为了增加有效株数,宽松是为了透光通风,最大程度促进风、光、水、热等能量的交换。

玉米“品”字形摆放种植技术汇集了大垄双行、宽窄行、一穴多株等多个种植模式的优势,在抗旱耐涝、抗灾防倒伏,保水、保肥、减少黑土流失,以及科学合理利用土地空间等方面效果明显。

“通过对比,呈‘品’字形种植的玉米植株、果穗长势都普遍好于传统模式。”孙艳玲算了一笔账:以前种植玉米每公顷在5.5万株左右,新技术模式下增加到6.5万株,目前预测至少增产20%,每公顷能增收2000多元。农场还计划将这项种植技术应用到更多的托管田,提高产量激发农民土地托管的积极性。

目前,这项高产种植技术正在我市多个玉米主产区示范推广,配合这项技术的农机具已纳入国家农机补贴名录,这不但有助于提高全市粮食产量,全程机械化水平也会随之进一步提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