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害怕失去健康、失去容顏、失去對生活的自主、失去尊嚴……似乎衰老,就意味着失去。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老齡工作進展與成效新聞發佈會預計,2035年左右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該如何面對老去?

一羣老人,每週末在公園聚會,爲自己相親。有的因爲孤獨,有的因爲戶口,有的只是想每天喫上符合自己口味的飯菜。但是,他們發現,找個合適的伴兒過後半生,很難。圖爲,北京菖蒲河公園,相親者互相看上眼後會邀請對方跳一支舞做深入的交流。

老年模特大賽上,來自上海癌症康復俱樂部藝術團的模特,在後臺等候上臺演出《走進生命的春天》。由於部分癌症患者在治療時切除了身體的某個部位,身體缺失,心裏難免自卑。通過形體展示重新樹立自信心,給他們一種暗示——雖然身體部位缺失,可我們精神是完整的。

李老師是八十年代的中國健美冠軍,70歲的他仍然堅持每週去健身房三次,他說:“我不希望老的時候每天坐在輪椅上被人推着去曬太陽,不希望給子女添麻煩。”

每天早上來天壇鍛鍊前,這位大爺都會爲自己準備十幾種水果、堅果、穀物混合物早餐,外加一塊牛腱子、一塊雞胸脯、一塊驢腱子。三年裏,大爺每天陪伴患有抑鬱症的老伴來天壇鍛鍊,寸步不離。 

臨終關懷醫院的王奶奶,每次見到護士長就問:“你快讓我的孩子來接我回家吧,我要回家。”護士長回答說:“您孩子忙,他說有空了就來接您回家。”老人又說:“我都在這裏待一年了,怎麼還忙啊。”

國家衛健委最新數據顯示,我國設有臨終關懷(安寧療護)科的醫療衛生機構超過1000家。

郎爺爺在養老院的房間裏養了一隻聲控鳥,每當有人來看他,他就會特別認真地喊小鳥跟大家打招呼。郎爺爺只有一個兒子,一個月在美國工作,一個月在中國工作,無法照顧老人,把老人送到了這裏。

吳奶奶把種在家裏的植物帶到老年公寓裏作伴。她的子女爲了讓老人住進養老院,專門和醫生導演了一場戲,說:“這裏是療養院,住幾天就回家。”

老年人需要家人和朋友的關心,這樣才能夠保持心理健康。長時間獨處,缺乏他人的陪伴,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甚至會出現抑鬱症狀。

他們的現在,是我們的將來。

明天,我們應該如何養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