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和微生物之間的關係就像“貓鼠遊戲”,人類的行爲在不斷變化,爲了在地球上生存下去,作爲微生物的新冠病毒也必須不斷進化,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科學和技術的進步推動了新冠疫情的防控,黑死病曾經消滅了歐洲一半的人口,今天新冠疫情的防控和過去相比已經是巨大的成就,不要懷疑科學在其中的貢獻,要不斷地向科學要答案。”

全球範圍內不斷出現新的病毒變異進化分支,既威脅着人類的生命,也影響着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人們高度關注新冠病毒的動態,比如病毒變異後,新冠疫苗還管不管用?怎麼看待疫苗的副作用?

9月24日,在中國科技大學上海研究院主辦的“墨子沙龍”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就“人類、病菌與疫苗”的話題作了分享,也對上述問題作了回答。“墨子沙龍”是2022年上海市浦東新區“全國科普日”十大重點活動之一。

人類和微生物的“貓鼠遊戲”

高福院士首先從如何理解人類和微生物之間的關係談起。據其介紹,微生物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遠遠早於人類,前者在35到22億年前就出現了,而人類是在300到400萬年前纔出現的。微生物組是人類的第二基因組,在今天,人類的基因組裏還會發現一些殘存的病毒基因。他認爲,人類是自己軀幹和微生物的共生體,“我一米八的個子,大約有10的13次方個細胞,而在肉眼看不見的地方,至少有10倍的微生物和我在一起,也就是10的14次方。”進一步的科學研究發現,微生物幾乎影響人類的一切,包括我們的行爲,以及抑鬱症,焦慮症等各種疾病。 換言之,人類和微生物一直相依相存。

“新冠病毒發生變異,這其實很正常,因爲它在適應地球的環境。”高福說,人類和微生物之間的關係就像“貓鼠遊戲”,人類的行爲在不斷變化,爲了在地球上生存下去,作爲微生物的新冠病毒也必須不斷進化,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和2003年出現的SARS病毒不同,新冠病毒適應得挺好。”

“突破感染”出現後,

新冠疫苗防重症和死亡效果仍然明顯

隨着疫情的變化,新冠疫苗備受關注,除了最初的期待,困惑和爭議也隨之而來——病毒變異了,疫苗還管用嗎?

高福介紹,新冠疫苗有四級防護:防感染、防發病、防傳播、防重症和死亡。“因爲有了突破感染,防感染作用大打折扣,防發病和防傳播也打了折扣,但是防重症、防死亡效果非常明顯。”他呼籲大家相信疫苗,並關注mRNA疫苗,“科學和技術的進步推動了新冠疫情的防控,黑死病曾經消滅了歐洲一半的人口,今天新冠疫情的防控和過去相比已經是巨大的成就,不要懷疑科學在其中的貢獻,要不斷地向科學要答案。”

對於接種疫苗與肺結節風險,高福表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二者之間有密切關係。據中新網報道,高福同時表示,這個疫苗還有它自身的缺憾,這給青年(科研人員)提出一個新問題,今後我們對肺臟免疫要進行很好的研究。

高福認爲,人類在地球上生活,是一個尋求平衡的過程。“坐飛機有可能會掉下來,坐火車有可能脫軌,走路有可能摔倒,那我們還做這些事情嗎?面對這麼大規模的疫情,疫苗能幫助我們防止個體的重症和死亡,也能幫助我們防止羣體感染,實際上人類沒有別的選擇,我們就是需要疫苗。”

高福指出,新冠疫苗的作用機制是:接種一次,可以喚醒免疫細胞,使其能夠識別新冠病毒並消滅它,間隔一段時間後,免疫細胞對病毒的辨認能力可能會降低或喪失,因此需要再接種一次。而接種疫苗的基本原則是“少量多次”,對於新冠疫苗,他的建議是約每半年接種一次。“已有的數據支持打兩針之後再打加強針,再打第四針和第五針,但是遵循自願原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