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會成爲第二個羅布泊嗎?

21世紀頭幾年,這一關於中國內陸最大咸水湖青海湖的“命運”之問,發人深省。彼時,專家預測,青海湖正面臨越來越嚴重的沙漠化威脅,如果其生態環境得不到有效治理,將在200年後消失。

青海湖流域是國際候鳥遷徙通道和國際重要溼地,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的天然屏障。其生態環境質量不僅影響本流域,且對周邊地區有舉足輕重的控制及調節作用。

上述預測並非危言聳聽。彼時,被譽爲青藏高原藍寶石的青海湖水位持續下降、土地沙漠化不斷擴大、草場鼠蟲災害頻繁、漁業資源枯竭、溼地面積萎縮、珍稀野生動物瀕臨滅絕。

“冬春季節,沙子能埋到家門口。”很多年前,青海湖北岸克土共牧區的老人,曾向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自然資源和林業草原局高級工程師馬文虎如是介紹。

馬文虎說,從共牧區退化成湖濱沙地後,20世紀80年代開始,當地在面積約六萬畝的克土沙區以封、育結合方法治沙,“在沙區邊緣種植鎖邊林,就像籠子一樣,鎖住沙區,不讓往周邊蔓延。之後再向沙區腹地推進,希望治沙速度快於沙漠化速度。”

冰草、沙蒿,沙棘、金露梅,青海雲杉、樟子松……如今,登上克土沙區觀景平臺,數十種草本、灌木、喬木,已構築綠色海洋。克土沙區也被譽爲青海湖畔的塞罕壩。

“但在克土沙區治沙,難度可能不亞於塞罕壩。”馬文虎說,“當地沙區屬於高寒旱沙區,九月底開始霜降、十月底已能結冰,加之異常乾旱,非常不利於苗木種植和生長。”

在馬文虎看來,“治沙人要耐得住寂寞,一年兩年看不出效果,甚至十幾年也沒有。人們在克土沙區幹了四十年,人努力、天幫忙,如果沒有明顯增加的降水,可能還達不到當前如此規模,這實屬不易。”

昔日談“沙”色變,馬文虎意識到,如今,提倡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理念,當地治沙已轉變爲以防沙爲主,將全面保護和重點治理結合起來。

從克土沙區向西眺望,便是青海湖畔以沙著稱的王牌景區沙島。

記者獲准進入已關停多年的沙島,黑頸鶴在淡水溼地鳴叫,斑頭雁成羣飛翔。抵近湖岸,曾經的滑沙、沙灘摩托等熱門旅遊項目場地,已有綠色生機。

“原來的遊客活動區域,已還給了自然。”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旅遊管理處處長陳德輝說,這是生態經過自然修復的結果。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並稱爲聯合國環境保護三大公約,可見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沙進人退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北京永續全球環境研究所專家彭奎表示,“沙的傳輸可達數百公里,進而在遠離沙漠的城市引發沙塵暴等現象,人們將沙當成‘敵人’理所應當。”

彭奎說,目前全球新增的綠化面積中,中國貢獻比例居全球首位,未來,在繼續阻止沙進前提下,可選擇適宜治理的荒漠化土地開展治沙,而不應強行在本身是沙漠的土地中打造所謂理想中的綠地,“因爲沙漠本身也是一種自然生態系統,對維持自然健康和穩定性有不可或缺的功能。”

目前,通過系統治理和保護,青海湖特有的“草—河—湖—魚—鳥”共生生態鏈中,青海湖水體面積比10年前增加約220平方公里,青海湖特有的珍稀物種青海湖裸鯉產卵洄游時“半河清水半河魚”,一度比大熊貓還稀少的普氏原羚恢復至2700多隻。

如今,因青海湖而得名的青海省,溼地面積穩居中國首位,且正在創建青海湖國家公園。

來源:中新社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