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症兒童

很少主動與他人對視,不愛與外界接觸

猶如天上星星,一人一世界

因此,他們也被稱作

來自“星星的孩子”🌟

近日,國家衛健委發佈

《0~6歲兒童孤獨症篩查干預服務規範(試行)》

要求各地爲轄區內常住的6歲以下兒童

提供孤獨症篩查干預服務

一起擁抱“星星的孩子”!

讓“星星的孩子”不再孤獨!國家衛健委發佈新規範

01

孤獨症,一個世界難題

孤獨症也稱自閉症,是發生於兒童早期的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病因不清,一般起病於3歲前,以社交溝通障礙、興趣狹隘、行爲重複刻板爲主要特徵,嚴重影響兒童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

據統計,全球大概有超7000萬人正遭受孤獨症的困擾,約合每160名兒童中,就有1人患病。我國孤獨症患者可能超1000萬,其中兒童孤獨症患病率約爲7‰,0到14歲的兒童患者數量可能超200萬。孤獨症已成爲嚴重影響兒童健康的全球公共衛生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爲兒童精神疾病第一位。

聯合國大會將每年的4月2日定爲“世界孤獨症日”。自2012年4月2日起,全球六大洲的30多個國家超過1400棟地標性建築物都會在這一天點亮藍燈,以喚醒社會對孤獨症問題的重視。

02

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

目前,兒童孤獨症還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主要治療途徑爲康復訓練,最佳治療期爲6歲前。通過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可不同程度改善患兒症狀。

如果孩子有這些症狀,家長需警惕是否是孤獨症的預警信號,儘快帶孩子進行篩查。

  • 一歲時還沒有牙牙學語。
  • 不會指示,不會用肢體語言表示需求。
  • 16個月還不會發單音,兩歲還不會發兩個字的音。
  • 對叫名字沒有反應,有時又好像是聽力有問題。
  • 語言和社交技能退步,沒有目光對視。
  • 好像總不知道玩具的正確玩法。
  • 將物體按照固定的方式排列。
  • 迷戀單一玩具或物品。
  • 不會笑。

同時,近日發佈的《0~6歲兒童孤獨症篩查干預服務規範(試行)》中,也明確要求:

  • 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承擔初篩服務,爲0~6歲兒童提供11次心理行爲發育初篩服務。
  • 縣級婦幼保健機構承擔復篩服務,定期統計轄區內復篩異常兒童數量及相關信息,彙總上報地市級婦幼保健機構。
  • 由綜合醫院兒科、精神專科醫院兒科、兒童醫院和婦幼保健院等具有孤獨症診斷能力的醫療機構承擔兒童孤獨症診斷服務
  • 由具有兒童孤獨症干預康復能力的特殊教育機構、醫療機構的兒科和有資質的兒童心理康復機構等承擔干預康復訓練,幫助孤獨症兒童實現就近就便干預。

03

家長是孩子孤獨症最好的治療師

目前,兒童孤獨症的研究和實踐呈現出“發展並維持以家庭爲中心”的趨勢,逐漸開始將孤獨症兒童的父母轉變爲治療師的角色,並讓父母在早期篩查、干預實施過程和干預效果維持等各個環節發揮重要作用。

對家長而言,有哪些具體可行的治療方法呢?

△今年17歲的婁家源患有自閉症,用一年時間在冰雪世界裏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舞臺,獲得全國特奧冬季項目男子越野滑雪項目的銀牌。

明白他們的感知往往是混亂無序的。很多孤獨症患兒存在感知覺失調,當他們突然煩躁不安或大發脾氣時,可能不是無理取鬧,只是不喜歡某種聲音。

區分他們的“我不想做”和“我不能做”。很多時候孤獨症患兒不是不聽話,而是沒有完全聽懂家長的要求或指令。當家長把指令分解開時,可能會發現孩子其實可以做到。

別把他們看作“死板思維者”。人們語言當中的比喻、暗示、雙關語、冷嘲熱諷等,對孤獨症患兒來說,理解起來是困難的,請理解他們。

保持耐心。孤獨症患兒掌握詞彙量有限,語言表達存在困難,家長應理解他們的語言表達方式,並耐心糾正。

關注和培養他們能夠做到的事情。孤獨症患兒發展不平衡是很常見的,甚至部分患兒在某些方面的天賦可能遠勝常人。家長要努力找到孩子感興趣的事情,着重培養,發揮長處。

幫助他們學習社會交往。很多孤獨症患兒社會交往少,不是因爲他們不願交往,而是不知道怎麼做。因此,家長在社會交往方面的輔助尤爲重要。

🌟🌟

願所有來自“星星的孩子”

都能被溫柔以待、健康成長

走出孤獨,走向陽光

(央視新聞綜合健康中國等)

監製丨唐怡

製片人丨鄭弘

主編丨張慧彬

編輯丨王丹妮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