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紅網

□楊若涵(重慶大學)

“九歌”是一個人工智能詩歌寫作系統,由清華大學自然語言處理與社會人文計算實驗室研發。通過這個系統,用戶不僅可以生成絕句、律詩、藏頭詩、詞等作品,還能實現對詩歌的風格控制。自誕生以來,“九歌”以其流暢自然的詩篇、豐富開放的機制收穫了一衆關注,也吸引着更多人走近詩歌、走近傳統文化。(9月22日 澎湃新聞)

其實,人工智能寫詩已不是新話題。早在2017年,人工智能“微軟小冰”就出版了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彼時因其作者的特殊性,自詩集出版伊始,就出現了不少關於人工智能創作的內容是否能稱之爲詩、詩歌的本質是什麼、人工智能是否侵入藝術創作領域等話題的聲音。大多數詩人和學者都對人工智能作詩持否定態度,或認爲人工智能寫詩是對大數據的濫用,其出版詩集純屬炒作;或否定人工智能的創造性,認爲其不可能有驚人的成果。如今時隔五年,“九歌”的出世讓我們看到了人工智能的成長,同時也不得不讓我們重新審視人類與人工智能的關係,思考人類應該以何種態度面對人工智能的藝術創作。

無法否認的是,在藝術創作的技法上,人工智能展現出了強大的儲備和學習能力。以“九歌”爲例,它不僅對90萬餘首詩歌的情感、韻律、質量數據庫進行了反覆學習,而且還致力於篇章的連貫和個性的新穎,對《文心雕龍》中“意脈”的概念進行了數學建模。爲了使AI更富“人”情,“九歌”將每一句的情感和內容分別構成序列,使詩歌內具有起承轉合的情感流動。不得不說,對於如何寫作一首格律整飭、結構嚴謹、開合有度的古詩,“九歌”已“成竹在胸”。

但是,對任何一種藝術來說,純熟的技法都只是創作的基礎。所謂“技近乎道”,一項技藝達到巔峯,也只是“近乎”而非觸及“道”。“技”與“道”之間的一步之遙,是性情的搖盪,是心靈的顫動,是理性的思考,是獨到的見解——這些也是人工智能與人的最遙遠的距離。在劉慈欣的小說《詩云》裏,算力幾乎掏空了整個地球的物質,還是沒能創造出李白那樣偉大的詩歌。那是因爲,隱含在簡潔的方塊符號矩陣的表面含義後的那些東西,是與技法無關的、人類心靈世界的精華,這是人工智能幾乎不可能超越的。

因此,對於人工智能的藝術創作,我們大可不必一棍子打死,也無需焦慮其是否會超越人類,而是應當以更平和的心態與人工智能合作。事實上,“九歌”系統研發團隊的初心,也是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和人文領域的結合,助力人工智能賦能文學學習。人工智能的創作技藝既已臻於成熟,我們可以利用它完成簡單的創作任務,幫助我們進修創作技法;並且與此同時,發現人類創作真正無法被取代的東西,從而更清晰地認識到藝術的本質與精華,是我們要繼續孜孜以求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