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魏倩

當前,汽車消費市場“風景一片大好”,特別是新能源汽車——今年前8個月,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翻番。市場表現搶眼的背後,除了政策紅利外,金融力量的助攻作用明顯。

近期,上海證券報記者在調研中獲悉,今年以來,商業銀行在零售、對公雙線發力,競相佈局汽車金融賽道,特別是新能源汽車。數據顯示,多家銀行上半年汽車金融消費貸款投放數額猛增,同比增速最高接近200%。

汽車金融“風起”

“有些意外,銷量大超預期。”一位新能源汽車私募投資人日前向記者表示。去年末,他參與了某新能源汽車品牌的D輪融資。過完年後,市場一度疲弱。該投資人原來還頗爲焦慮,但沒想到隨着消費復甦,這家車企成爲今年新車市場銷量“黑馬”。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8月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累計366.2萬輛,同比增長119.4%,佔整體乘用車銷量比例達30%。同期,乘用車出口市場也實現爆發式增長,核心增長點也是新能源車。

強勁的銷量表現,離不開政策紅利,也離不開銀行助力。今年,多家銀行加碼佈局汽車消費金融,信貸投放猛增。

截至2022年6月末,平安銀行新能源汽車貸款(包括新車、二手車)新發放699.60億元,同比增長44.6%;中信銀行汽車金融累計融資額達2522.65億元,同比增長32.70%。

部分城商行也盯上了新能源汽車市場。截至2022年6月末,上海銀行新能源汽車消費貸款投放金額5.03億元,同比增長197.63%;新能源汽車消費貸款餘額10.9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1.13%,帶動個人汽車消費貸款餘額達502.06億元。

銀行爲何強勢入局汽車金融市場?

一大原因是政策引導。“新能源乘用車是國家綠色低碳的政策導向。在推動傳統乘用車的基礎上,我們今年重點加強新能源汽車金融服務的佈局。”平安銀行汽車金融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該行對汽車金融服務有重點佈局,併成立專營性質的汽車消費金融中心來服務。

另一大原因是,對於銀行零售業務而言,汽車市場是一個很好的消費場景,而且汽車金融業務利潤率相對較高。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認爲,銀行之所以更關注汽車金融業務,也是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挖掘新的利潤增長點。

零售打出“三張牌”

汽車金融服務模式相對成熟,特別是C端車主客羣市場。目前,市場參與主體衆多,包括銀行、汽車金融公司、融資租賃公司、互聯網平臺等。

各方對汽車金融業務的興趣升溫,去年就有明顯趨勢。市場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新車市場汽車金融滲透率超過六成(62%),較前一年上升4個百分點,二手車市場金融滲透率也達到54%,汽車金融對乘用車銷量增長拉動作用顯著。

從受訪情況來看,在零售汽車金融服務端,銀行打出了“三張牌”:一是在產品上創新發力,包括髮行聯名信用卡、加大消費分期業務等;二是價格優惠,主要是給予手續費補貼;三是推進服務方式線上化,提升效率。

“我們主要結合集團優勢,打造豐富的新能源品牌合作衍生場景,比如向汽車品牌方推薦平安車載App、打造聯名信用卡等,形成以汽車金融爲核心的深度合作模式。”前述平安銀行人士向記者表示,特別是新車C端金融需求,傾向於線上化、流程簡便、利率更低,並且由一、二線城市下沉至三、四線城市,因此我們及時調整購車模式,打造專業標準的全線上服務體系。

中國銀行表示,聯合主流汽車品牌,推出多款汽車金融手續費補貼產品,幫助降低購車融資成本,同時也提升卡分期數字化服務水平,建立新能源汽車線上金融服務對接模式。

對公業務全線出擊

今年以來,汽車產業鏈蘊含的資金需求,尤其是新能源車產業鏈——主機廠、上下游產業鏈發展對金融機構提出了諸多新的訴求,也成爲銀行此輪資金聚焦的重點。

“新能源汽車呈現極快的發展態勢,使得汽車廠商對供應鏈、線上化運營、直面客戶服務等方面有了較過往更迫切的需求。”招商銀行相關人士向記者介紹。

在新能源轉型的趨勢下,新勢力車企率先建立直銷模式,傳統車企也在嘗試轉型,加大對C端客羣的直接觸達與運營。在直銷模式下,車企就面臨一站式線上線下結算和自動交易識別等需求。

據悉,招商銀行今年針對購車客羣加大了汽車分期資源投放力度,針對車企、經銷商等,則提供更精準的融資解決方案。

其他銀行也敏銳地捕捉到了機會。上述平安銀行人士表示,在與新能源汽車品牌合作上,該行力爭實現從上游到下游直至銷售終端、全產業鏈綠色金融全覆蓋。圍繞核心企業不斷嘗試產品組合創新,並實現產品落地。同時整合集團資源,打造新能源車生態建設。“在B端客戶上,爲滿足經銷商融資需求,進行車商貸等新業務模式試點。”

多方逐鹿之中,並非沒有挑戰。記者瞭解到,隨着越來越多金融機構進入新車金融市場,手續費競爭十分激烈,另外,在辦理金融服務過程中,貸後服務、收費問題也時有發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