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長三角1-7月外資招引成績單:江蘇實際使用外資超200億美元,多地外資招引實現逆勢增長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林倩梅 杭州報道

今年以來,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國際環境複雜嚴峻。在這樣的背景下,長三角地區作爲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在穩投資方面能夠交出一張怎樣的“成績單”?

21世紀經濟研究院根據已經公開的數據梳理發現,上半年長三角三省一市多地外資招引實現逆勢增長。進入7月,三省一市實際使用外資回穩勢頭進一步鞏固。今年1-7月,上海、江蘇、浙江三地實際利用外資約496.74億美元,約佔全國實際利用外資金額的40%。其中,江蘇省實際使用外資220.7億美元,同比增長24.3%,在全國保持領先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從市場需求來看,隨着長三角地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的趨勢愈發加快,對海外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需求正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相關市場投資在長三角地區聚集。

另一方面,長三角地區通過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佈局未來產業,吸引了全球各類創新要素加速聚集,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整個區域產業發展的產業環境與市場潛力,使得區域對海外高新技術企業的投資吸引力不斷增強,這也成爲當前長三角主要城市利用外資的新增長點。

江蘇實際使用外資超200億美元

在需求收縮、預期轉弱的國際大背景下,外資仍持續加碼長三角地區。

在三省一市的數據方面,1-7月,上海是長三角地區唯一一個實際使用外資超百億美元的城市,實際利用外資金額達142.9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2%。上海一直是外資最青睞的投資目的地之一,在上半年經歷了疫情等超預期因素衝擊,外資數據仍實現正增長,說明上海與外資已經形成了深度協作緊密嵌入的關係,對國際產業投資依然具備充足吸引力。

同期內,江蘇省實際使用外資規模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據商務部統計,今年上半年,江蘇全省實際使用外資210.7億美元,規模繼續保持全國首位。1-7月,江蘇省實際使用外資220.7億美元,同比增長24.3%。

此外,浙江省1-7月實際使用外資約133.1億美元,略低於上海同期數據,與江蘇省尚有一定差距。截至記者發稿,安徽暫未公佈前7月外資數據,但安徽省商務廳數據顯示,上半年安徽省實際使用外資8.9億美元(FDI),與其他省份拉開明顯差距。

通過梳理發現,從整體上看,長三角地區吸引外資持續向好發展的基本盤沒有改變。同時從城市的角度來看,參照2021年實際使用外資總量的數據,1-6月,長三角地區27個核心城市中,15個城市的目標完成率超50%。尤其是湖州、寧波、金華、蘇州、鹽城、舟山等地均呈現較快的增長態勢,目標完成率超80%。

在具體城市方面,上海仍然一騎絕塵、遙遙領先。江蘇省多個城市利用外資表現強勁,在上半年長三角實際利用外資城市的前十城市中共佔據六席。其中,排名第二的蘇州前7個月實際利用外資58.3億美元,同比增長39.5%。

在浙江,杭州、寧波、嘉興進入長三角實際利用外資城市的前十位,三座城市上半年利用外資總額達到90億美元以上,約佔全省總數的四分之三。截至7月底,上述三城利用外資總額達100.8億美元。

21世紀經濟研究院分析認爲,上半年在疫情影響下,外資不斷加碼的投資活力既得益於長三角地區長期積累的產業生態相對成熟、營商環境較完善、創新資源集中等綜合優勢,也和各地政府在積極創新招商模式上的努力密不可分。

例如在浙江,與專業服務機構、產業基金合作成爲引進外資的新路徑。地方招商部門藉助專業服務機構,圍繞頂層設計、產業鏈延伸、國際投資合作等方面,不斷向當地導入外資企業資源,積極踐行產業鏈招商服務。

前7月,長三角地區“外資成績單”中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區域內利用外資不均衡的態勢依舊存在。

例如從城市維度看,在浙江省內,1-7月杭州利用外資46.8億美元,超過全省的三分之一,而溫州和台州兩市則分別只有3.1和1.4億美元,對比來看利用外資不均衡的態勢較爲明顯。

“溫州和台州吸引外資在省內相對較少,除了國際大環境的影響,還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爲溫州、台州地處長三角城市羣邊緣地帶,不利於產業要素的流入。另一方面,目前這兩個城市傳統產業中低端偏多、高端產業偏少的問題也較明顯,對吸引外資造成一定影響。”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新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卓勇良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下階段,溫州和台州應聚力發展本地的新興產業和高端產業,提升外資吸引力。

21世紀經濟研究院分析認爲,利用外資地區分佈不平衡的現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地在對外開放水平、投資營商環境、產業發展方面的差距。爲避免形成“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地區分佈,外資吸引力較弱的城市應根據當地實際狀況積極借鑑核心城市的產業招引政策舉措,努力發展優質特色產業,進一步提升城市產業吸引力。 

高新技術產業成外資新增長點

隨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推進,創新應用能力越發成爲吸引外資的關鍵因素。21世紀經濟研究院梳理發現,長三角地區外資成績的一大亮點是,高新技術產業利用外資的佔比持續上升,成爲利用外資的新增長點。

例如,今年1至4月份,江蘇全省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總額達到47.8億美元,同比增長65.5%,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26.9億美元,同比增長104.3%。同一時間段,浙江省高技術產業吸引外資佔比達到48.6%。

從實際招商成果來看,各地在利用外資方面也已從早期的“引資”向“選資”轉變,聚焦更加高端的領域。據不完全統計,各地簽約外資項目的產業類別中,涉及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數字經濟、先進製造等衆多先進產業領域。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爲,作爲我國重要的先進製造業發展基地,近年來長三角地區圍繞產業集羣發展和做大做強先進製造業,加快推動一般製造業轉移,積極培育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區域內高新技術產業及高新技術製造業發展迅速,市場空間潛力巨大,成爲吸引外資不斷流入的重要基礎。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1-7月,長三角高新技術產業整體仍呈加速增長態勢。上海戰略性新興產業佔工業的比重提高到42%,三大先導產業製造業產值同比增長8.4%;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累計產值比上年同期增長13.6%,累計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7.8%;浙江省高技術、戰略性新興、高新和裝備等產業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4.9%、11.1%、6.3%和6.1%;江蘇重點培育的新興產業領域逆勢增長,新能源汽車前7月產銷增長1.8倍。

與此同時,在當前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不斷走向縱深發展的背景下,區域經濟一體化通過推動城市羣內部產業轉移和產業協作,不斷優化和調整不同城市之間的分工協作與產業佈局,推動區域內城市在日趨激烈的產業競爭中構建自身的新特點和新優勢。

在產業分工方面,各地圍繞自身優勢產業,不斷完善產業政策,在一體化發展的大格局上優化產業佈局。比如上海的科創資源優勢和金融優勢、寧波的新材料和裝備製造、泰州的生物醫藥、南京的集成電路優勢等,每個城市都發揮自己最突出的優勢,共同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

在產業協作方面,上海的產業溢出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周邊城市的產業發展。比如外資企業在上海設立總部,將製造環節往西配置在蘇州、無錫等城市;嘉興加大承接上海輻射力度,引進了中晶大硅片、潤澤長三角國際信息港等百億項目,加快培育集成電路、化工新材料、新基建等區域性產業集羣。

綜合來看,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爲,長三角外資逆勢增長的背後,是產業生態結構不斷完善的結果。三省一市合力打造的長三角一體化協同發展,在區域內形成了梯度分明的產業佈局,培育出較爲完整的高新技術產業鏈,吸引人才等創新要素聚集,爲長三角地區高新技術產業協同發展、提高高新技術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提供了有力支撐,這也是長三角地區外資吸引力保持持續增長的重要原因。此外,在今年疫情多點散發形成衝擊影響的背景下,長三角地區有力有效的復工復產政策、完善的產業鏈基礎和優質的營商環境等利好因素,也有助於進一步穩定外資企業在長三角地區的投資預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