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约有800多万新市民,占全部常住人口的近四成。新市民都能够享受哪些金融服务?

在9月26日举行的“首都银行业支持实体服务民生系列工作发布会新市民金融服务专场”上,北京银保监局及多家银行介绍了金融支持新市民住房安居、就业创业、消费等方面的举措。包括信贷支持租赁住房建设、推出专属创业贷款等。

推动新市民金融服务增量扩面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新市民主要是指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包括但不限于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

北京银保监局国有银行监管处副处长吴萌介绍,在新市民金融服务方面,北京银保监局已经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搭建平台,推动新市民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截至2022年8月末,已累计完成首贷审批4.93万笔,金额2029.11亿元;完成续贷审批1.84万笔,金额669.4亿元,帮助企业节约融资成本超25亿元。目前,北京市银行业协会和北京保险行业协会分别与北京家政服务协会、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北京市快递协会建立联系机制,搭建三个对接平台,设计并提供新市民专属化的金融服务。

二是细分客群,精准解决新市民需求“痛点”。截至目前,辖内银行机构已推出新市民专属信贷产品十余种、资金账户结算类产品等专属金融服务十余类、新市民专属银行卡12张,覆盖创业、就业、安居、消费、就医等多个领域。未来,随着新市民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模式的不断成熟,新市民金融数据的不断丰富,可以向更大范围的新市民群体复制推广。

三是汇集数据,科学支撑新市民信用“画像”。北京银保监局联动北京市8个政府部门,建立全国首个省级“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汇聚了公积金、民政、社保、医保、不动产等信息数据。目前,40余家金融机构通过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查询各类信息超过1100万次。

四是宣传督导,提升新市民金融素养。2022年上半年,北京银保监局与政府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联动,面向金融消费者集中开展线上线下数字金融知识、金融产品、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等宣讲超过11510次。

吴萌透露,下一步,北京银保监局将引导辖内银行机构以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为切入点,推动业务转型发展,不断增强获取、服务和维护新市民客户的能力;持续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的数字化建设水平,继续扩容、升级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功能;推动开展新市民客户身份识别工作,完善新市民金融服务监管统计标准;联动政府部门,不断完善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北京市银行业、保险业协会联动,以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新市民金融知识宣传活动,新市民专属金融产品的展示活动。

支持住房安居、就业创业等

记者了解到,各家银行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均在新市民金融服务方面积极布局。

在支持新市民住房安居方面,建设银行北京分行携同建信住房北京公司积极探索集体土地租赁住房建设、宅基地改造、商(工)改租等方式,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截至2022年8月,建行北京市分行已经信贷支持租赁住房建设超5万套,并协同建信住房北京公司通过收持改造闲置房源,提供租赁房屋6万余套,帮助3万多新市民及青年人解决住房困难。

农行北京分行则针对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提供“房抵e贷” “助业贷款” “产业链e贷”等一系列普惠贷款产品。截至今年8月,农行北京分行新市民普惠贷款产品已覆盖烟、酒、药、肉四大民生产业链下游商户,并与多家优质专业市场开展合作,累计发放新市民贷款1650笔、368户,合计金额2.27亿元。

北京银行针对新市民创业者,推出专属创业贷款“创赢贷”,享受简化条件、灵活还款、优惠利率,特别是如在北京银行各家分支机构所在城市拥有房产,北京银行可支持异地房产抵押,便利新市民来京创业。“创赢贷”已发放400余笔,授信余额超过20亿元。

在“职场小白”“大学生”新市民刚性生活支出的消费金融服务方面,民生银行北京分行介绍,推出“民生小微普惠信用卡” “民生京东PLUS联名信用卡”等特色卡,帮助小微企业主、跨城就业的职场小白和大学毕业生等群体更快融入城市。

平安银行北京分行首创“平安宅抵贷全国通”模式,锁定新市民“人房分离”场景,为客户实现通抵通贷,异地授信及无还本续贷。截至8月末,累计发放12亿元,有效解决了新市民在A城市有房但在B城市经营企业或工作的抵押贷款问题。

此外,北京银保监局国有银行监管处四级调研员万昆介绍,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商圈商户、平台入驻商户、小微企业等创业新市民及新市民就业主体已经推出了很多信贷产品。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分行的“新市民”创业小额贷款、华夏银行北京分行的创业易贷和科创易贷、宁波银行北京分行的专精特新企业专项贷款等。兴业银行北京分行对接吸纳新市民集中就业的创新创业基地和产业工业园区,“一园一策”推出融资解决方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