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險綜改轉型已滿兩年,“降價、增保、提質”成效明顯。此外,車險市場正迎來強大的入局者,車企巨頭“涉險”步伐提速。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企業名稱申報登記公告顯示,已覈准“寶馬(中國)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的名稱申報。這是繼蔚來、比亞迪(002594)、特斯拉等公司之後,又一大車企進軍車險行業。

業內人士表示,隨着新能源汽車市場不斷壯大,新能源車險經紀業務將是汽車行業和保險行業強強聯合、攜手轉型的一個突破口。但車企在獲得車險業務必備牌照、搭建線下服務網絡體系等方面也將面臨一定挑戰。

車企爭食車險“蛋糕”

車險綜改兩年以來,“降價、增保、提質”效果顯現。車企巨頭也頻頻切入保險賽道,爭食車險這塊“大蛋糕”。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企業名稱申報登記公告顯示,已覈准“寶馬(中國)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的名稱申報。事實上,車企進軍保險業早有先例。2011年,上汽集團(600104)成立上海汽車集團保險銷售公司,廣汽集團(601238)聯合多家企業成立衆誠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來,以“蔚小理”爲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動作不斷。今年上半年,比亞迪保險經紀公司、蔚來保險經紀公司成立;特斯拉於2020年8月在中國註冊成立特斯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小鵬汽車於2018年7月成立廣州小鵬汽車保險代理有限公司。

還有部分車企通過收購的方式“曲線入場”。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車通過車和家金融科技(江蘇)有限公司100%控股銀建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的方式,曲線拿下保險經紀牌照。

和傳統車企不同,新能源車企大多是通過設立保險經紀公司的方式入局保險行業。業內人士認爲,此舉或是看好新能源汽車的廣闊市場。據中汽協數據,今年1-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97萬輛和386萬輛,同比增長1.2倍和1.1倍,已超去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此外,去年12月份,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試行)》,要求所有新能源汽車必須投保新能源車險。

爲轉型尋求突破口

業內人士表示,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不斷壯大的背景下,新能源車企選擇“涉險”,旨在與保險行業強強聯合,尋求攜手轉型的突破口。

某汽車金融公司相關業務人員表示,新能源車或將掀起車企進軍保險行業新浪潮。與傳統燃油汽車分銷模式不同,新能源車企全鏈條介入生產、銷售及修理等多個環節,擁有新能源車前、中、後端的翔實數據,在風險數據積累以及保費制定方面具有優勢。“在客戶服務方面,新能源車企瞭解個人客戶和汽車的風險狀況,未來可能推出更多定製化服務,且對於大型車企來說,進軍保險業可有效降低保險成本,同時獲得一定的經營收益,也能整合產業鏈,豐富汽車售後服務的方式。”

此外,從保費方面獲利也是部分車企佈局車險業務的原因之一。有分析人士認爲,由於新能源汽車的出險率和賠付率較高,再加上新能源汽車更新換代的速度快、維修費用高、專業維修人員少等問題,近年來,部分保險公司在綜合評估之後提高了新能源汽車保費價格,保費帶來的利潤讓車企看到了收入增長點。

車企佈局有優勢

根據相關規定,車企經營保險業務需得到監管機構批准。業內人士指出,此類保險經紀公司未來若要開展相關業務,還有待監管部門進一步的審覈批准。不過,業內人士看好其前景,並認爲車企在新能源車險市場有一定的優勢。

申萬宏源證券(000562)分析師葛玉翔表示,車企在新能源車險市場優勢明顯,一是新能源車企可以簡化新能源車理賠流程,二是車企可以設計出風險和理賠更匹配的創新性車險產品。“新能源汽車直營模式的興起使得車企直接接觸新能源車險的購買人羣,從而直接獲取購買新能源車險的車主信息。”葛玉翔說。

對於車企進軍保險行業的未來發展,艾瑞諮詢研究報告認爲,車險有望成爲車企服務車主的入口。具體來看,車企有望在直銷模式以及汽車網聯化的基礎上直面終端消費者,未來車輛交付僅是車企創造價值的起點,後續以車險爲服務抓手,車企能夠開拓更多車後生態、車主權益等服務體系。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爲,車企爲開展車險業務獲得必備的經營牌照存在一定難題。另外,爲了給用戶提供優質的理賠、維修、車主服務,要求車企與大量的線下服務網點達成協作或自建龐大的服務網絡體系,這都需要大量時間和資金成本,一旦準備不足可能影響用戶的服務體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