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北京商報

面對近段時間的人民幣匯率波動,自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後,央行再度出手!

9月26日,據央行官網,爲穩定外匯市場預期,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央行決定自2022年9月28日起,將遠期售滙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上調至20%。

調節遠期購匯需求

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遠期售滙業務是外貿企業常用的一項匯率避險產品,主要是客戶與銀行簽訂遠期結售匯協議,約定未來售匯的外匯幣種、金額、期限及匯率,到期時再按照該協議定明的要求進行售匯。除了售匯外,結匯也可以進行同樣的操作。

當人民幣出現明顯升值或貶值走勢時,外貿企業可以通過這一方式防範匯率風險,通過事先鎖定購匯成本,起到貨幣保值的作用。

以一家出口企業爲例,若該企業在2022年3月預計公司將在2022年9月收到一筆1000萬美元的匯款,彼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處於升值高點。該企業爲了避免人民幣匯率持續走高造成匯兌損失,便可以通過銀行的遠期售滙業務來鎖定換匯成本。

通常銀行會對遠期人民幣匯率提供新的報價,假如按照合同約定設置爲6.7,那麼在9月無論即期售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的實際匯率是怎樣的,該企業都可以按照6.7的匯率向銀行出售1000萬美元,獲得人民幣6700萬元。在這一過程中,換匯支出會存在差異,但有助於企業規避風險。

自2015年開始,根據人民幣匯率實際走勢,央行多次通過調整遠期售匯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來調節外匯市場預期。例如在2020年10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路升值,央行將遠期售滙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20%下調爲0。

而從銀行的視角來看,在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調整至20%後,銀行若開展1000萬美元額度的遠期售滙業務,將需要計提200萬美元的外匯風險準備金,該筆資金將在央行免息存放一年。爲了降低自身業務成本,銀行也將在開展對應業務時提高購彙報價,通過抑制遠期購匯需求達到調控市場供需平衡的效果。

針對央行調整遠期售滙業務外匯風險準備金率的舉措,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從之前的經驗看,上調外匯風險準備金率是應對匯率波動的重要且有效的宏觀審慎措施。這次重啓,有助於調節遠期購匯需求,促進人民幣匯率穩定。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看來,此次央行上調外匯風險準備金率,主要是通過市場化手段增加企業遠期購匯成本,通過影響金融機構和企業的行爲,促進外匯市場供需平衡,避免企業過度“順週期行爲”“羊羣效應”,導致外匯市場非理性波動影響資源有效配置,拖累我國外貿和經濟復甦。

“同時央行此舉也提醒了目前近期人民幣外匯市場存在異常波動傾向,釋放人民幣匯率‘穩’信號。”周茂華補充道。

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理念

2022年以來,受美聯儲持續加息影響,美元指數不斷走強,包括人民幣在內的非美元貨幣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貶值。其中,全球主要經濟體貨幣中,人民幣匯率貶值幅度最小。

9月26日,央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佈,2022年9月26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爲:1美元對人民幣7.0298元,前一交易日報6.9920元,調貶378個基點,貶值至2020年7月7日以來最低。

同時,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持續走貶,雙雙創下近兩年半以來新低。央行調整遠期售滙業務外匯風險準備金率的消息發出後,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短線拉昇近300個基點,隨後再次走貶,日內一度跌破7.17關口。

截至9月26日15時35分,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報7.1525,單日貶值幅度爲0.59%;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報7.1518,單日貶值幅度爲0.19%。

在談及後續人民幣匯率走勢時,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從我國經濟基本面看,預計三季度GDP增速較二季度有明顯回升,通脹水平溫和可控,國際收支狀況良好,特別是經常項目和直接投資等國際收支基礎性項目保持較高順差,爲人民幣匯率穩定和外匯市場平穩運行奠定了基礎,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

此外,在“雙刃劍”的特點下,人民幣匯率貶值對於進出口企業影響不一。溫彬指出,從剛公佈的8月銀行結售匯數據看,衡量結匯意願的結匯率爲71%,較今年以來月均值提升3個百分點,可見在當前人民幣匯率點位下,市場主體結匯意願較強,將成爲人民幣匯率的重要市場支撐力量。8月衡量售匯意願的售匯率爲67%,與今年以來月均值基本持平,反映市場主體呈現“逢高結匯、逢低購匯”的交易模式,外匯市場交易秩序總體良好。

溫彬建議,外向型企業要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的理念,主動利用衍生工具,做好匯率風險管理,保持正常的生產經營。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