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和合診斷再陷醜聞:檢出陽性未報造成社區傳播 4度衝擊IPO未果

來源:華夏時報    記者 郭怡琳 于娜 北京報道

近日,一則警情通報,令北京和合醫學診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和合診斷”)再次因核酸檢測問題進入大衆視野。

9月24日,河北省石家莊市公安局發佈情況通報稱,石家莊和合醫學檢驗實驗室9月14日對裕華區陽光361小區核酸檢測出的一管20:1混管陽性樣本未上報,造成9月21日出現社區傳播。該實驗室涉嫌違法犯罪,石家莊警方已對其立案偵查。

天眼查數據顯示,和合診斷曾多次謀求上市,並四度更換上市輔導機構,但均無果而終。從公開資料來看,該公司管理混亂,涉及多起訴訟,爭議不斷。

在不久前的4月23日,和合診斷旗下全資子公司就曾因出具核酸檢測“假陽性”報告,被合肥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宣佈予警告以及暫停合作業務。對此,《華夏時報》記者試圖聯繫涉事企業,瞭解更多未披露情況。但截至發稿,官網電話連續兩天未有人接聽。

上海蘭迪律師事務所律師田磊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表示,“根據現有材料,涉事機構‘未上報陽性樣本’的原因及動機尚無從得知。但如果是受利益驅動而超能力承攬業務,並且主觀具有明顯故意的話,有可能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

亂象

9月24日,賬號“石家莊公安網絡發言人”發佈微博稱,鑑於裕華區近期連續發生疫情且源頭不明,石家莊市衛健委、市公安局等部門抽調相關專業專家對全市核酸檢測機構進行督查檢查。

微博原文顯示,在檢查中發現,“石家莊和合醫學檢驗實驗室”9月14日對裕華區陽光361小區核酸檢測出的一管20:1混管陽性樣本未上報,導致相關人員未得到及時管控,造成9月21日出現社區傳播。該實驗室涉嫌違法犯罪,石家莊警方已對其立案偵查。

在田磊看來,此次和合診斷的行爲,若情節嚴重可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不過具體如何判定還有待進一步取證。

“從警情通報情況看,涉案機構爲商業企業,並非衛生防疫部門,不可能構成傳染病防治失職罪。該實驗室的行爲是隱瞞陽性病例不上報,而非將新冠病毒毒種保管不善造成傳播,因而也不可能構成傳染病毒種擴散罪。”田磊說。

“至於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刑法列舉的構成犯罪的五種情形,涉案主體均不符合。若有證據證明其有拒絕執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預防、控制措施的行爲,其可能構成妨害傳染病防治罪,若無該行爲,也無法按照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定罪。刑事拘留並不意味着一定要判刑。”田磊進一步分析道。

北京盈科(合肥)律師事務所施鑫律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如果和合診斷行爲被認定爲涉嫌違法犯罪,則可能根據我國《刑法》第三百三十條第五項之規定,按照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對和合診斷而言,核酸檢測出現問題並非首次。此前和合診斷旗下子公司合肥和合醫學檢驗實驗室曾陷入“假陽性”爭議。

4月23日,合肥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發布公告稱,對兩家核酸檢測實驗室幾次出具核酸檢測“假陽性”報告進行通報,並給予警告以及暫停合作業務。此次涉事的企業分別爲合肥和合醫學檢驗實驗室、合肥諾爲爾醫學檢驗實驗室。

彼時,和合診斷方面的回應是,“我們正在向政府進行申訴,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並沒有權力出具陽性報告。2022年,我們實驗室在合肥只碰到過兩例陽性樣本,後經確認均爲確診病例。”

隨後,合肥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表示,經研究,決定對上述兩家實驗室給予警告,立即暫停兩家實驗室在合肥市範圍內的合作業務,全市各縣(市)區、開發區和市直各單位要立即按此要求嚴格執行。今後無論哪家檢測機構,如有類似情形,一律照此處理。

2022年7月4日,遼寧省衛健委就此前開展的核酸檢測機構專項排查整頓情況進行公佈,其中23家機構被責令整改。而這份名單中,和合診斷赫然在列。 其全資子公司瀋陽和合醫學檢驗所被責令整改,但具體原因並未披露。

4度IPO

天眼查顯示,2010年12月,李瑋成立北京和合醫學診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現任股東是李龍江。2016年,旗下全資子公司合肥和合醫學檢驗實驗室落成。和合診斷是一家全國性的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機構,全國有21家分支機構,服務2000餘家二甲級以上醫院,500家以上三甲級醫院。其子公司均爲衛健委審批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第三方檢測指定機構。

2021年11月,石家莊和合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2000萬元,實繳資本582萬元,法定代表人爲劉志剛,是北京和合醫學診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近年來,和合診斷一直在謀求更大發展空間,4度衝刺IPO。但遺憾的是,即便4度更換輔導機構,和合診斷的上市夢始終未能如願。

據悉,2015年和合診斷實施股改。2017年6月,與東北證券簽署輔導協議,擬在創業板開啓首次IPO,卻在2019年4月8日,以公告與東北證券終止輔導協議草草收場。2天之後的4月10日,和合診斷再度與華西證券簽署科創板上市輔導協議,結果在2019年底,雙方再次解除了輔導協議。

直到2020年4月,和合診斷再次迴歸,並與方正證券簽訂科創板上市輔導協議。但好景不長,2020年8月,輔導協議又一次被取消。和合診斷給出的理由是,“由於公司戰略規劃調整,上市暫緩”。

此後,和合診斷轉而籌劃曲線上市——借殼ST九有。2021年7月19日,ST九有公告稱,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李瑋、劉志剛等所持有的和合診斷不低於51%的股權。同時以非公開發行股份方式募集配套資金。而此次併購交易,被市場視爲和合診斷借殼上市。

停牌兩週後,ST九有復牌,表示終止重大重組,原因是“標的資產股東人數衆多,股權結構分散,股東各自利益訴求不一”。ST九有在後來召開的說明會中表示,和合診斷的股東有97名,個別股東對完成交易擁有決定性的影響,以此對交易價格提出公司完全無法接受的要求。

對此,中締資本合夥人劉瑤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通常情況下,在上一次IPO申請被拒原因不涉違規時,企業可在六個月後重新遞交申請。企業一旦拿到證監會給出的不予覈准上市文件,再次申請時必須要重新排隊。如果是因爲造假被拒,那麼必須要等到至少36個月之後才能申請。”

如果和合診斷被認定造假,那麼後果將很嚴重。“此類處罰記錄對於有上市需求的企業較爲致命。如經確認違法情況屬實,企業近5年內提交IPO都會受到影響。”劉瑤稱。

此外,記者通過天眼查發現,和合診斷最近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因爲違反《消毒管理辦法》,不執行國家有關標準等行爲,分別被處警告和罰款。此外,和合診斷涉及多起訴訟,除勞動爭議、服務合同糾紛等民事案件外,還有多起被告股東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責任糾紛、股權轉讓糾紛的案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