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人 何強 每經記者 朱萬平 郭榮村 梁梟 每經編輯 楊夏

“鋰電企業愛扎堆”,但如果一定要在國內選出如今鋰電池產業之都或許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隨着全球動力電池產業規模的持續擴大,我國鋰電產業的集羣效應也越來越強。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各區域也正在逐步凝結出具有代表性的鋰電產業鏈聚集地。

在西部,四川正在悄然崛起。今年7月,全球鋰電“霸主”寧德時代(SZ300750,股價429.50元,1.05萬億元)宣佈與成都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寧德時代將在成都構建西南研發運營總部。而此前,寧德時代已宣佈在宜賓投資640億元,建設全球最大單體鋰電池生產基地項目。9月21日,總投資120億元的創明新能源項目簽約暨開工儀式在綿陽舉行。該項目將建設全自動電芯生產線及配套PACK生產線,規劃建設儲能板塊生產製造基地。

除兩大巨頭外,近兩年包括中創新航、億緯鋰能(SZ300014,股價90.03元,市值1709億元)、蜂巢能源等國內鋰電出貨量排名前十的企業,紛紛在四川落地建廠,投資規模約數千億元。此外天賜材料、貝特瑞、杉杉股份等一批鋰電產業鏈企業,也在用真金白銀“押注”四川。

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承接製造業有序轉移的實施意見》,提出將通過七大方面22條舉措推動全省承接製造業有序轉移,加快實施製造強省戰略。《意見》提出,將優化動力電池產業鏈供應鏈佈局,圍繞行業領軍企業完善跨區域產業生態圈。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建設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研發製造基地。

各大鋰電產業鏈企業盯上同一片地區,這當然不會是一種巧合。它們“加碼”四川的背後,其實是整個鋰電產業鏈西遷的縮影。那麼,爲何四川會成爲鋰電企業佈局的熱門地區?未來,它是否可能超越長三角成爲全國最重要的鋰電產業聚集地呢?

鋰電產業押注重金投資四川

8月的成都平原,驕陽似火。在成都西南方向,距離成都市區西南50公里的成都市新津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新津時代)廠區,也是一派繁忙景象,不時可以見到懸掛“閩J”車牌的大型拖掛貨車從廠區進出。“閩J”是福建省寧德市的車牌號,而新津時代正是寧德時代的全資子公司。據新津時代現場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廠區已投產多時。除了新津時代外,此次寧德時代計劃建設的西南研發運營總部同樣落址新津。

下游新能源汽車發展超預期,對上游鋰電池的需求猛增。

“鋰電池出貨量即將進入TWh時代,2023年全球出貨量預計超過1TWh(TWh是電量單位,1TWh等於10億KWh,1KWh即日常所稱1度電)。2025年中國鋰電池出貨量會邁過這一門檻,產值超過1萬億元。”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預測稱。更有行業報告指出,未來新能源汽車及儲能需求雙核驅動下,預計到2050年全球鋰電池出貨量將超過14TWh,形成超十萬億級的巨量市場規模。

面對未來十萬億級別的市場,全球鋰電池巨頭掀起了“擴產潮”,全球排名第二的LG新能源今年初登陸韓國資本市場,募集資金110億美元,誓言要把寧德時代拉下全球第一的寶座。蜂巢能源更爲激進,其宣稱一年之間將目標產能翻10倍,到2025年產能達到600GWh,屆時產能將超越比亞迪,與寧德時代並駕齊驅。

手握大把“鈔票”且雄心勃勃的鋰電池廠,急需尋找項目落腳地。而四川成爲這些企業重金“押注”的重鎮。

近日,億緯鋰能成都動力儲能電池項目建設啓動,項目總投資200億元,分兩期建設年產50GWh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而除億緯鋰能外,如今四川已聚集了寧德時代、蜂巢能源、中創新航爲首的鋰電產業集羣。此外,杉杉股份、德方納米、貝特瑞、格林美等數十家產業鏈企業紛紛在四川落戶建廠。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投資規模超過1900億元。

衆多企業紛紛來川投資,體現了動力電池產業鏈西移的大趨勢。

據GGII數據,2021年華東地區動力電池已投產產能達300GWh,全國佔比超60%,排名第一。四川在內的西南地區產能佔比12%,排名第二,但未來隨着動力電池企業在四川的投產,四川動力電池產能將超過350GWh。

鋰電產業西遷凸顯四川優勢

在各大鋰電產業鏈企業紛紛重金“押注”四川的同時,有關鋰電池產業向西部轉移、向四川轉移的聲音在業內也已出現。不久前,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便斷言,國內鋰電池產業鏈發展的趨勢一定是向西部轉移,特別是四川。

“前幾天,我也看到過一篇有關鋰電池西遷的文章,深以爲然。”近日,一家四川鋰電池產業鏈上市公司的高管在微信上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四川在主要生產要素成本,特別是電費、氣價、供應鏈配套和綜合營商環境等方面都具備一定優勢。

產業鏈西移的背後,其實也是鋰電池行業話語權不斷向上遊轉移。許多人可能還記得,在7月下旬的2022世界鋰電池大會上,廣汽集團(SH601238,股價12.88元,市值1348億元)董事長曾慶洪調侃自己是“給寧德時代打工”,而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羣卻吐槽“碳酸鋰(價格)短期暴漲”,暗示了自己也在給上游礦企“打工”。

“誰給誰打工”的爭論,體現的就是目前行業話語權的變動。據Wind數據,2022年9月1日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爲49萬元/噸,和去年同期的11.7萬元/噸相比,漲逾3倍。

在碳酸鋰等上游資源價格飆升的背景下,鋰電池產業鏈的利潤向上遊集聚。天齊鋰業半年報顯示,公司2022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120.05億元,同比增長超百倍。據贛鋒鋰業半年報,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73.5億元,同比增長402.51%。

如果說價格是由供需關係決定的,那碳酸鋰價格高企和上游礦企盈利大增的情況,都說明了鋰電池上游資源正處於“賣方市場”,整個產業鏈的“話語權”也正在向上遊轉移。

所以說,鋰電池下游相關企業佈局四川,也是意在加碼上游資源、搶奪“話語權”的一種方式。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近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採訪時表示,四川礦產資源富集,鋰輝石資源佔全國57%。根據融捷股份(SZ002192,股價118.05元,市值307億元)2021年年報,我國供給量最大且最具開發潛力的鋰礦主要集中在四川省甘孜州和阿壩州,四川省鋰礦探明鋰資源儲量按氧化鋰計約189萬噸(折LCE約468萬噸),且目前達到勘探程度的資源佔比僅31%,增儲空間廣闊。

“這種佈局會加速四川鋰礦開發進度,加大產業上游資源和中下游產業鏈整合,有助於帶動地方經濟快速發展。”張孝榮說。

礦產水電豐富促成產業高地

而在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看來,鋰電池行業看中的四川省資源優勢不僅侷限於鋰礦,還有磷礦及水電資源等。

從磷礦等資源角度,祁海珅在微信採訪中向記者表示:“四川是我國的能源化工及有色金屬產業重地,尤其是磷礦資源豐富、磷化工及鋰電池新能源等產業基礎也比較好,規模效益明顯。而新能源汽車的放量倍增和新能源發電、新型儲能等產業帶動了磷資源產品以及化工原料等的強勁需求。”

而與東部沿海地區相比,四川最突出的優勢之一是清潔能源。不少企業選擇到四川投資也是看中這裏的綠電資源。

“現在國際上很多電池廠有要求,即追溯到源頭是要使用清潔能源的。另一方面,(四川)水電富集,電價也比較便宜。”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從杉杉股份有關人士處瞭解到。目前,杉杉股份正在四川眉山投資100億元建設2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

祁海珅認爲,未來鋰電池行業集中度會向節能降耗明顯、改造升級能力強的大型龍頭企業傾斜。終端消費強勁需求動能客觀存在,四川省鋰電企業的優勢效應會更加明顯。

產業集羣效應或將吸引更多鋰電企業落戶。“對我們來說,主要的考慮就是兩個,要麼靠近市場,要麼靠近資源。”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諮詢欣旺達,公司有關人士稱。目前,欣旺達在四川德陽投資80億元建設20GW鋰電池和儲能產業生產基地。

作爲鋰電池的主要原材料,鋰礦是發展鋰電池產業基本上繞不開的核心,而四川的三州地區擁有豐富的鋰輝石資源,佔全國鋰輝石石礦的57%。

除資源豐富外,四川的品位也更高。這點無疑已被億緯鋰能、寧德時代、蜂巢能源、中創新航等正在佈局四川的鋰電池廠們所重視。在歐陽明高看來,四川不僅鋰資源豐富,佔到全國一半以上,石墨資源也在附近,加上人力成本低,這些都促使鋰電池產業向四川轉移。

不過,四川目前也並非能夠高枕無憂。“這幾年,雖然四川等地新增的鋰電池產能不少。但據我觀察,長三角地區新增的產能應該還是最多的。”近日,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在電話採訪中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靠近下游整車市場仍是鋰電池廠選址的重要考量。

墨柯還認爲,分析鋰電池行業的“西遷”不能僅看四川,更要從整個產業鏈的特性和全國視角出發:“鋰電產業喜歡扎堆,寧德時代去宜賓了,就很容易吸引材料等相關配套企業前往宜賓及其周邊地區。同時,廣大的西部之前也沒有一個像樣的鋰電產業聚集地,二者疊加,所以我們看到很多鋰電企業紛紛佈局四川。”

“中國地域遼闊,東南西北都要有一個鋰電產業鏈聚集地才正常。南邊是珠三角,東邊是長三角,西邊現在看來應該是四川。北邊在未來幾年應該也會出來一個聚集地。”墨柯還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