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劉燦邦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從協鑫科技(03800.HK)獲悉,9月27日,協鑫東立一期年產10萬噸顆粒硅及15萬噸納米硅項目(下稱烏海項目)開工儀式在內蒙古烏海市舉行。此前,協鑫科技已公告在內蒙古烏海投建顆粒硅及納米硅項目的決議。

據悉,烏海項目由協鑫科技與內蒙古東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源科技)共同投資建設,計劃2023年四季度竣工投產。

記者注意到,今年5月初,烏海市政府與協鑫集團、東源科技就總投資238億元建設顆粒硅及配套下游產業一體化項目舉行了簽約儀式。彼時的信息顯示,一期30萬噸高純納米硅粉、10萬噸顆粒硅生產項目總投資預計爲138億元,二期10萬噸顆粒硅生產項目總投資預計爲100億元。

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烏海項目能耗指標遠低於使用西門子工藝建設同等產能項目,全部投產後,將積極助力烏海早日實現國家“碳達峯”“碳中和”目標。

公開資料顯示,相較於改良西門子法生產的棒狀硅,硅烷流化牀法(FBR)顆粒硅質量更優、成本更低,且便於下游使用,特別是顆粒硅創下全球最低多晶硅料碳足跡紀錄,每生產1千克顆粒硅的碳足跡僅爲37千克二氧化碳當量。

值得一提的是,烏海項目開工意味着繼徐州、樂山、包頭、呼和浩特之後,協鑫科技第五個顆粒硅生產基地正式開建,同時,該項目也是協鑫科技在內蒙古落地的第三大顆粒硅基地,標誌着協鑫科技規劃建設的顆粒硅總產能已達70萬噸。

從相關項目進度來看,目前,協鑫科技已在江蘇徐州建成並投產6萬噸顆粒硅產能;四川樂山10萬噸顆粒硅項目已投產併產出合格產品;內蒙古包頭一期10萬噸顆粒硅項目正在全速推進,預計今年四季度正式投產;呼和浩特10萬噸顆粒硅項目也已經開工建設。

業內分析師認爲,協鑫科技已建成投產基地的先進技術以及成熟經驗,將讓烏海項目建設更加從容,未來生產顆粒硅的綜合電耗有望進一步降低,質量也將更加優異,達到電子級品質標準。

記者注意到,烏海項目除了建設10萬噸顆粒硅產能,還規劃建設了15萬噸納米硅項目,這是繼包頭項目之後,協鑫建設的第二個顆粒硅、納米硅一體化項目。烏海項目建成後,協鑫納米硅產能將達到30萬噸,其中包頭15萬噸將於2022年四季度投產。此外,東源科技15萬噸納米硅項目建成後,也將充分保證協鑫顆粒硅用料需求。

上述分析師認爲,隨着多晶硅產能急劇擴張,上游工業硅也面臨供不應求的局面,協鑫顆粒硅、納米硅一體化佈局,可有效保證工業硅供給,維護產業鏈安全。

目前,協鑫科技已拿到雙良節能、隆基綠能、TCL中環、晶澳科技上機數控愛康科技等多家頭部光伏企業的數個百億級硅料採購長單,在手訂單近80萬噸。稍早前,TCL中環總經理沈浩平表示,堅定看好能耗低、工藝技術成熟的顆粒硅路線,針對不同類型的顆粒硅,TCL中環創新使用工藝,可實現100%使用顆粒硅生產光伏單晶。這也意味着顆粒硅已獲得下游客戶認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