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保險報網

□本報記者 胡楊

中金公司最新研報顯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銀行理財配置公募基金產品1.27萬億元(不含專戶資管計劃),規模爲2019年末的2.4倍,其中固收類、混合類產品分別配置0.84萬億元、0.39萬億元。

受限於投研能力尚不成熟,部分銀行理財通過配置公募基金間接投資權益市場,優化收益表現。考慮到配置公募基金有利於理財產品豐富投資品種、滿足投資者多元化需求,未來一段時間內,銀行理財與公募基金的合作有望繼續加強。

穩定理財產品收益

資管新規實施後,資管行業發展更加規範。就銀行理財而言,現階段,我國理財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受投研經驗不足等因素影響,理財產品資產配置仍以固收類爲主。根據《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2年上)》,理財資金投向債券類、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餘額分別爲21.58萬億元、2.27萬億元、1.02萬億元,分別佔總投資資產的67.84%、7.14%、3.21%。

固收類“唱主角”能較好地契合銀行理財客羣的風險偏好。據上述報告披露,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個人理財投資者風險偏好以二級(穩健型)爲主,佔比爲35.51%。尤其在上半年相對震盪的市場經濟環境下,理財投資者整體投資風格更趨於保守,風險偏好爲三級(平衡型)、四級(平衡型)和五級(進取型)的投資者數量佔比與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降,分別減少1.81、0.34和0.22個百分點。

不過,出於提升產品收益、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等考慮,銀行理財增配權益資產的意願逐漸強烈,而通過公募基金間接投資權益市場成爲其中一個選項。中金公司研報認爲,“資產荒”困境之下,銀行理財或通過配置優質公募基金穩定產品收益。倘若未來非標資產配置空間進一步承壓,銀行理財需要尋找“類非標”的替代資產,以穩定理財產品收益;頭部公募債基依靠強大的投資管理實力,能夠滿足銀行理財穩健收益的訴求,有望成爲“後房地產時代”的資產配置選擇。

純債類公募基金更受青睞

FOF(Fund of Funds 基金中的基金)型理財產品是銀行理財與公募基金合作關係的重要體現。銀行理財FOF通過配置“一籃子”公募基金,能間接實現對權益類資產的配置並進一步分散投資風險。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發佈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底,銀行機構及理財公司共存續FOF型理財產品215只,存續規模1536億元,同比增長61.34%,產品類型以混合型爲主,風險等級集中於三級(中)風險。理財公司FOF型產品規模佔全部FOF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的77.98%。

據中金公司分析,銀行理財產品持倉的公募基金產品具備一系列特徵:首先,絕對收益能力是配置公募基金產品的核心關注因素。受到銀行理財客羣的低風險偏好特徵的影響,銀行理財在公募基金產品配置領域,延續了大類資產配置的整體思路,即聚焦產品的低迴撤、低風險,以及較爲穩定的絕對收益能力。其次,純債類產品受到銀行理財青睞,且理財配置的重倉公募基金產品風險相對較低。再次,銀行理財偏好選擇頭部公募機構產品,頭部集中度較高,固收類理財產品偏好的前十大公募基金機構已佔據銀行理財公募基金配置市場份額的67.2%。最後,銀行理財偏好選擇從業經歷較爲豐富的基金經理,偏向選擇從業年限更長、投資經驗更爲豐富的基金經理;同時偏好選擇成立時間較長、有一定業績印證的公募基金產品。

普益標準·詮資管研究中心指出,整體來看,中短期內理財公司通過與公募基金合作,能降低權益類等高風險資產配置的投研成本,還能通過與實力強大的公募基金合作發行爆款產品,增強客戶黏性,對於雙方來說,合作能產生雙贏的結果。長期來看,隨着理財公司投研團隊的逐步建立和投研體系的逐步完善,兩者的關係或從合作走向相對競爭,不過這很可能只會在頭部理財公司當中發生,且依賴於理財公司的投研實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