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加速開工、密集併網,廣東海上風電加速邁入“平價時代”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梁施婷,實習生李牧雲 廣州報道

揭陽神泉二350MW海上風電增容項目的首批機組併網將於9月底至10月初正式併網投產。

該項目於今年5月28日開工,預計在12月30日實現項目全容量併網發電,屆時也將成爲國內首個實現當年招標、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的的平價海上風電項目,刷新海上風電建設紀錄。

近年,廣東海上風電項目建設蹄疾步穩。沿着廣東4114.3公里的海岸線,廣東海上風電產業隨之鋪開,按照廣東“十四五”規劃,粵東和粵西地區將建設兩個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新能源與低碳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韋福雷表示,海上風電形成粵東、粵西兩大發電基地,粵東以汕尾、揭陽爲核心;粵西主要就是陽江、湛江爲核心。珠三角地區承擔了技術創新研發的功能,依託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形成以廣州、深圳、中山爲核心的佈局體系。

憑藉於此,廣東也逐步建立起從裝備製造、海上工程、運維到下游的電力消納以及儲能的海上風電全產業鏈,廣東海上風電也正加速步入平價上網的新階段。

海上風電技術跨越深海

揭陽神泉港自古代以來便是內陸與東南亞之間的貿易集散地,如今依靠天然深水良港的基礎,這裏成爲廣東發展海上風電的主陣地之一。

揭陽神泉二350MW海上風電項目增容項目是揭陽近海淺水區海上風電的重要建設項目之一,也是廣東省規劃的近海風電場之一,屬“十四五”時期粵東地區首個核準的海上風電項目。

作爲廣東省內單機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該項目單機容量達到10兆瓦級以上,總裝機容量達到502兆瓦,建成投產後,每年可發電17.43億千瓦時,節省標煤消耗52.7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40.29萬噸。

目前,揭陽市惠來縣石碑山風電場“上大壓小”(拆舊建新)、揭陽惠來海灣石風電場二期項目、揭陽揭西上砂風電場項目也在按計劃推進。該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揭陽海上風電投產規模達到336萬千瓦。通過海上風電的規模化開發,揭陽也將建設成爲廣東重要的清潔能源產業基地。

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員舒傑表示,風電產業的產業鏈長、覆蓋廣,涉及裝備製造、電器、儲能以及運維,廣東發展風電產業能吸引大型能源企業集聚,對產業以及經濟的發展帶來很大的推動作用。

當中,海上風電的運維將成爲產業生態體系的重要環節。與陸上風電相比,海上風電運維目前仍缺乏成熟經驗,標準體系尚待完善,推動運維規範化、智慧化勢在必行。

韋福雷表示,大型的海上風電基地將逐漸從近海往深遠海拓展,因此後期的運維將成爲非常重要的保障環節,廣東省的“十四五”規劃當中規劃了揭陽的海上風電運維基地,這也意味着,海上風電後期的運行將圍繞揭陽形成產業中心。

早在2019年,通用電氣(GE)在亞洲的首個海上風電機組總裝基地已經落地揭陽惠來臨港產業園。到今年7月,產業園已入駐企業24家,總投資1450億元,已建成國電投神泉一風電場、GE、國家管網等產業項目3個,在建產業項目13個,擬建產業項目8個,基礎設施項目10個。

據瞭解,揭陽將按照“海上風電母港”模式建設海上風電全產業鏈基地。到2025年,揭陽海上風電整機制造年產能預計達到272臺,配套系統500套,基本建成海工、運維及配套組裝基地。

近年來,廣東海上風電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下游電力消納和儲能的需求。從目前來看,廣東發展儲能主要以抽水蓄能爲主,已經規劃超過10個抽水蓄能電站,規模達到上百萬千萬時。

“海上風電面臨非常大的問題就是不穩定性,爲了保持整個電網的運行,發電和消納的銜接也需要儲能的參與,我們推算要求配備的儲能佔風電發電能力的10%到20%。”南方電網廣東公司併網與新能源管理部部長楊銀國測算,3000萬千瓦海上風電開發需額外配置約700萬千瓦儲能,同時到2030年廣東將建設海上風電接入電網輸電線路將超過1000公里,以支持海上風電發展和消納。

海上風電加速平價上網

2019年,我國海上風電項目平均報價約6000元/kW。而今年,我國不少地方的海上風電已經最低報價。

1月25日,浙能台州1號300MW海上風電場項目開標,7家整機商參與競標,東方電氣最低風機報價3548元/kW,項目平均報價4124元/kW。今年8月,廣東湛江徐聞海上風電場300MW增容項目,摺合單價低至3468元/kW。

這意味着,我國海上風電機組價格已經進入“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新階段。

韋福雷判斷,“雙碳”目標驅動下,加之廣東本身產業用電需求穩增,廣東有潛力將海上風電產業發展成爲世界級的優勢產業。

舒傑也表示,廣東作爲國家發展海上風電的一個重要基地,也是目前全世界規劃最大的海上風電的基地,從市場需求來看,廣東實現海上風電平價上網有很大優勢。

“廣東每年的電力消費量都在增加,電價本身也比其他內陸省份都要高,即便是平價上網,電價也能達到四毛五分多。海上風電大規模的開發以後,發電成本也會降低。所以,從風力資源、消納能力以及成本看,廣東實現平價上網有更大的優勢。”舒傑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分析。

據悉,今年廣東將繼續大力推進綠色製造、清潔生產,加快能源結構調整,新投產海上風電達到549萬千瓦;2021年,廣東新增550萬千瓦時海上風電。“十四五”前兩年,廣東累計新增海上風電預計將達1129萬千瓦時,與廣東“十四五“提出的1700萬千瓦時目標相比,完成進度已超66.4%。

值得一提的是,揭陽神泉二項目是我國首批海上風電平價上網發電項目之一,該項目可與已投產神泉一項目共用陸上集控中心及部分設備設施,可實現規模效應,對平價上網具有較強示範性。

尤其在海上風電項目國家補貼停止後,廣東接續出臺了海上風電“省補”政策,有力助推海上風電有序走向平價上網。

去年,廣東推出了海上風電的“省補”政策,推動項目開發由補貼向平價平穩過渡。政策提出,對2018年底前已完成核準、在2022-2024年全容量併網的省管海域項目逐年每千瓦分別補貼1500元、1000元、500元。

7月3日,廣東500千伏汕尾甲子海上風電場項目(一期、二期)接入系統工程——500千伏玄茅線正式投產,標誌着南方電網廣東汕尾供電局成功打通了國內首個平價海上風電場項目電力上網通道。

平價風電加速上網背後是海上風電項目核心技術的攻破,這也推動本土產業鏈的升級。

在國家電投揭陽神泉二項目上,明陽智能MySE8-195抗颱風型半直驅風電機組爲例,該機組應用了明陽智能完全獨立自主研發的低速比齒輪箱與中速永磁發電機結合的傳動系統,是全球首個批量採用光儲一體化系統作爲後備電源輔助系統的海上風電項目。

揭陽神泉二海上風電項目的國產化水平還體現在電力監控系統上。其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採用國產自研控制平臺,保護、測控、通信裝置國產化率達95%以上。

舒傑表示,隨着海上風電技術的成熟,風電度電成本也進一步打開下降的空間,這主要在於風電大機組技術以及海工工程和運維技術的突破。“目前,海上打機樁成本還是比較高,還需鼓勵發展更多大型的吊裝安裝及後期運維設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