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基金報

見習記者 王佳霖

中秋理財、教師節理財的餘溫尚未散去,國慶理財已隨假期臨近叩響投資者門扉。實際上,銀行在節假日前推出假日主題理財產品,已成慣例。據中國理財網,目前存續的名稱中帶有“國慶”二字的理財產品共有12只,發行機構包括中郵理財、建信理財、寧銀理財等,其中超七成產品爲R2等級(中低風險),業績比較基準較同類產品略高。

2022年銀行佈局國慶理財產品的號角已然吹響,烏魯木齊銀行、建信理財旗下理財產品已於本週開始募集,河北銀行等銀行旗下的國慶理財產品也將於9月29日開始募集。

國慶理財產品有何特色?當下應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記者採訪了業內人士,他們普遍認爲,國慶理財產品較同類產品收益率略高,對流動資金較爲寬裕的投資者而言,不失爲“閒錢”理財的好方法。但需要注意,投資理財的風險和收益相匹配,淨值化改革後銀行理財不再“保本”,投資者應調整自己的風險收益預期,合理配置資金。

假日主題理財已成慣例

收益率較同類產品略高

“基本上每逢節假日都會推出理財產品,這已成爲銀行的慣例”,一位從業三十餘年的銀行客戶經理向記者表示。

中國理財網顯示,目前存續的國慶理財產品共有12只,發行機構包括中郵理財、建信理財、寧銀理財等。“節假日專屬理財產品期限一般以1年以內中短期爲主,投資類型以固收類爲主,風險等級以中低爲主,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會略高於同類理財產品。”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總結道。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銀行會在國慶節前,以“國慶”爲由宣傳收益率略高的理財產品;但產品名稱並未冠以“國慶”二字。因此,各家銀行實際意義上存續的國慶理財產品遠不止12只。

談及假日主題理財產品成爲慣例的原因,該銀行客戶經理直言,可以從銀行和客戶兩個角度理解。從銀行的角度而言,較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可以維繫銀行現有客戶,“如果其他銀行藉機推出了更高收益的產品,現有客戶的資金有可能外流至其他銀行”。從客戶的角度而言,也能獲得較同類產品更高的收益,“是雙贏”。

“重要長假期間,銀行間市場資金通常比較緊俏,發行假日主題理財產品也有利於銀行吸收負債做資產配置。”格上財富金樟投資研究員蔣睿補充道。

銀行積極推出假日主題理財產品,或與其獨具吸引力也有關。“一方面,銷售機構提前營銷預熱,向意向客戶發佈海報或產品預約鏈接等,加之該類產品募集期較短,銷售時間僅爲節日期間,且募集額度有限,多方面因素提升了該類產品的吸引力,可推動客戶儘快投資;另一方面,該類特色產品豐富了供給端的業務類型,可作爲既滿足居民理財投資需要又滿足自身拓展多元化理財產品邊界的有益探索。”普益標準研究員杜宣瑋總結道。

2022國慶理財產品正在出爐

各銀行爲吸引投資者花樣百出

“近期,銀行理財市場的銷售及收益情況均呈現積極向好態勢。正值國慶假期即將來臨,不少銀行及理財公司推出國慶節專屬理財產品。”杜宣瑋表示。

據中國理財網,目前在售的名稱中包含“國慶”二字的理財產品共有三隻,分別來自烏魯木齊銀行和建信理財。烏魯木齊銀行旗下的國慶理財已於9月26日(本週一)開始銷售,國慶理財產品的期限較長,爲1~3年。建信理財推出的國慶節理財則爲3~6月的短期理財。三隻產品的投資類型均爲“固定收益式”,於9月28日開始銷售。

此外,河北銀行、浙江臨安農村商業銀行旗下的國慶理財產品將於9月29日開始銷售。

翻看建信理財在售的同類產品可以發現,其目前在售理財產品共13只,其中有8只產品的期限爲1~3年,2只產品的期限超3年,僅有國慶理財的期限類型低於6個月。也就是說,建信理財就國慶節特別推出了短期理財產品。

實際上,銀行借國慶節之機銷售理財產品時,可謂“花樣”百出。除了調整募集期外,部分銀行還瞄準新資金推出理財產品,僅限“於規定時間內提升該行金融資產餘額”的投資者購買,依提升資產餘額幅度的高低,限定購買理財產品的份額。

投資者應調整風險預期

結合自身需求合理配置資金

“淨值化改革後,每次客戶前來挑選理財產品,我都會提醒調整預期”,前述銀行客戶經理表示。

“在利率下行的大環境下,過往很容易實現的收益目標現在都較難實現,投資者最重要的是調整自己的風險收益預期,”格上財富金樟投資研究員蔣睿也強調。

在他看來,投資者在選購理財產品時,還應關注理財產品的規模、過往業績和持有人結構。“在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理財產品規模儘量大一些、儘量選擇底層分散集中度低的產品、過往沒有出現過淨值突然上漲或突然下跌情況的產品、儘量避開最大單一持有人佔比較很高的理財產品等。”

除了過往業績之外,劉銀平還從風險性和流動性等方面對投資者進行了提示。“資者購買理財產品首先要考察產品的風險因素,包括產品風險等級、投資類型、投資方向和比例、資產實際配置情況等;其次要考慮產品的申贖規則及流動性,包括封閉時間、開放週期等”。

“投資者應當認清自身風險偏好、投資需求、資金流動性等,從理財產品的風險、收益、流動性以及機構的投研管理能力等方面綜合考慮,合理配置資產”,普益標準研究員霍怡靜總結道。

針對理財產品近期收益率的下滑,業內人士普遍認爲,或將存在下行空間,但下行空間有限。“近期,地方性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有所下降,產品以中低風險的固收類產品爲主,但理財公司發行的產品業績比較基準沒有明顯的下降趨勢,大部分產品都配置了一定比例的權益類資產,沒有明顯的收益走向。未來固收類理財產品收益率或有一定下降空間,混合類、權益類理財產品收益率受股市影響較大,收益率漲跌情況難以預估。”劉銀平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