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能源危機加劇疊加寒冬將至,這讓取暖家電站上了風口。

除物美價廉的電熱毯之外,售價相對不菲的熱泵也在歐洲爆單了。 “我們的訂單已經排得非常長,真是忙不過來了!”德國造夢者(Dream Maker)德國公司總經理袁襲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歐洲消費者現在想買熱泵,恐需要等一年多才能提貨,簡直是“一機難求”,市場上但凡有設備馬上就被定掉,從這個角度而言,熱泵市場已成爲“賣方市場”,在整個商務模式裏,“生產商佔有最大話語權”。

她對記者表示,此前在歐洲,挪威、丹麥等北歐國家消費者喜歡購買熱泵,現在德國、法國、意大利消費者對熱泵的興趣開始大增,甚至有些南歐國家如葡萄牙的消費者,也開始詢問購買熱泵。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說天然氣價格高企是影響消費者購買的短期因素,從中長期看,歐盟推進的碳中和政策則在長期範圍內支撐熱泵行業發展。

信達證券家電行業首席分析師羅岸陽在近期發佈的研報中表示,歐盟擬推出5650億歐元能源計劃,再次明確熱泵長期邏輯,計劃在未來5年內安裝1000萬臺熱泵。

受此影響,A股的熱泵概念股也不斷走高。Wind數據顯示,9月29日開盤,能源出海指數報2527.32點,今年來上漲14.06%。空氣能熱泵指數報2382.32點,今年來上漲6.55%。

爲何熱泵在歐洲熱賣?

從去年年中開始,袁襲就意識到熱泵在歐洲有“要火”的苗頭。今年極端天氣不斷、能源危機愈演愈烈,加劇熱泵火爆行情。

歐洲熱泵協會(EHPA)的數據顯示,2021年,歐洲21個國家共售出218萬臺熱泵,比2020年增加近56萬臺。其中法國、德國、意大利佔了近50%的年銷售量。此外,歐盟安裝的熱泵總數達到1698萬臺,約佔供暖市場的14%。

需要解釋的是,雖然熱泵的名字有一個“熱”字,但它並不直接產生熱,只是“熱的搬運工”。

熱泵機組可從自然界中吸收熱量,經過熱泵“搬運”,獲得可用於生產、生活的熱能。 但不要因此小瞧這個搬運工,熱泵的熱效率通常可達300%~400%以上,即1度電至少搬運3~4度電,這比直接制熱的電熱水器等設備的熱效率還要高出幾倍,且幾乎無污染。 因此,熱泵近幾年廣受各國政府和消費者青睞。

與此同時,考慮到目前歐洲天然氣價格高企,熱泵已經成爲一個前期投入較貴但長期滲透率提升趨勢較爲明確的取暖產品。

以德國而言,冬天供暖的65%,包括家庭供暖和其他全國供暖,均使用天然氣。根據歐洲電力交易所數據,8月30日歐洲電力系統均價爲462.1歐元/兆瓦時,較年初增幅高達6倍;8月26日,荷蘭TTF基準天然氣期貨收盤價格爲339.195歐元/兆瓦時,較年初增幅高達5倍。

袁襲表示,在購買和安裝費方面熱泵較貴,譬如其產品線中,一臺覆蓋9千瓦左右的熱泵約在9000歐元以上,但在高氣價、高電價的背景下,如使用熱泵5~6年,總體算下來,比使用空調、熱水器等傳統制熱設備更便宜。

根據羅岸陽的計算,以80平方米的房間,48平方米的實際供暖面積爲例,按照去年德國平均0.2歐元/千瓦時的電價計算,如整個冬季都使用熱泵,採暖費用將爲664歐元/年。若採取傳統的天然氣取暖手段,則所需的費用約爲1126歐元。據此,使用熱泵可以節省約462歐元/年。

“同樣按照一家3口人,每人每天60升熱水用量,熱水加熱需求爲從常溫15度加熱至55度的基本情況來計算,若使用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一個家庭一年熱水所需電費將分別花費613歐元、416歐元;若使用空氣源熱泵熱水器,則每年熱水電費花費爲153歐元,這將省下260~400多歐元的開銷。 ”羅岸陽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補貼則是當前歐洲熱泵市場火熱的另一因素,其背後凸顯歐盟對於能源安全問題的考量。

羅岸陽對第一財經記者介紹,目前可以看到歐洲各國,歐盟可再生能源協會,歐洲熱泵協會等都在討論歐洲要如何擺脫能源危機,其中有兩個⻓期電子化項目,一個是熱泵,一個就是新能源⻋,這意味着,熱泵在歐洲“是一個核心用電設備,這就是熱泵的戰略地位。”

“政府提供補貼的邏輯更多是從能源安全角度出發。因爲這樣歐洲消費者可以減少使用天然氣,從需求端減少了對俄氣依賴。比如,歐盟的REPowerEU計劃或爲歐盟節省12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羅岸陽進一步解釋道,“此外,環保也切中了歐洲地區政府及民衆一以貫之的理念。”

據信達證券測算,若以德國補貼標準40%計算,按照2021年電費價格爲基準,則安裝熱泵的回報期約爲7年左右。“如果未來幾年歐洲氣價、電價仍維持高位,可能用不了3年就能回本。”羅岸陽分析道。

中國熱泵歐洲熱賣

歐洲熱泵需求大增,讓一些中國企業站上風口。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是歐洲空氣源熱泵進口第一大國,佔比高達60%。其中,多個國家呈爆發式增長,上半年對保加利亞、波蘭、意大利、西班牙出口額增幅分別高達614%、373%、198%、71%。在羅岸陽看來,中國熱泵行業供應鏈比較強,是能抓住歐洲商機的重要原因。

他認爲,我國企業比較靈活,在擴產與調整供應鏈方面的反應速度比較快。

“熱泵需求在歐洲突然出現, 增⻓較快,導致大部分歐洲供應鏈和生產能力跟不上,此時我國國內廠家在製造生產供應鏈方面的優勢就很明顯了。”他表示,“我們最核心的優勢就是供應鏈優勢。”

同時,國內企業在價格方面具有比較優勢,羅岸陽認爲,“如以歐洲當地情況來看,估計至少有30%以上的價格優勢”,其價差體現在原材料和人力成本方面。

德國造夢者在國內和德國都有工廠,而在德國南部有本地工廠,令該企業也擁有了較爲明顯的比較優勢。

“很多安裝商是我們的客戶,排隊排好長了。在供應上我們算快的(原因)在於,我們自己在工廠產量上提前做了部署。”她解釋道,如果一些供應鏈較長的競爭對手,其交貨時間都已經排到明年了。

“我們在國內的工廠屬於大型科技企業生態鏈的一環。通過這一生態鏈網絡,我們在國內可以覆蓋到的供應商就可以是上千甚至就是上萬家的。那我們在其中挑選供應商的餘地就很大了。比如誰家做的最好,誰家最便宜,這個我們都是很清楚的。因此,我們可以選到物美價廉的原材料產品。”她說。

“在德國,我們所有熱泵產品均按照德國標準生產,除此之外,我們還有物流優勢。我們有自己組裝線,現在還在擴建。隨後,我們可以使用國內生產過來的半成品。同時,我們還有自己的物流體系,如果是直接從國內進口成品的話,便可以直接送進倉庫轉運。通過對物流體系,我們可以更好地把握產品的供應流程。”袁襲進一步說。

“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的話,綜合起來看,國內生產一定優於在德國生產。”她解釋道,“高性價比的供應鏈,是我們在未來可能可以在整個歐洲市場制勝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利器(原話爲武器,不太妥當,因而改爲利器)。”

而在當下“一機難求”的背景下,誰能出貨誰就能搶佔市場份額。

袁襲表示,據她估計,工廠在中國國內擴建後,熱泵產品的產能週期或將縮短至兩個多月。

要看到的是,雖然中國對歐洲熱泵產品出口大增,但第一財經記者對比市場上熱泵產品,儘管歐洲和美國品牌價格較高,依然在歐洲暢銷。家用電器網站Pickhvac的排名顯示,2022年最佳熱泵品牌多來自於美國和歐洲。

“一般熱泵生產、銷售的整個流程是,熱泵企業在歐洲尋找渠道,渠道商再對接終端消費者。”袁襲向第一財經記者解釋道,“對於歐洲本土客戶來說,他們更青睞本土品牌,因爲這涉及到安裝、售後等一系列流程。”

“熱泵不能買回來一插,就可以即插即用,其難點就在於它的服務,是非常重服務的一個產品,其售後非常重要。”她說道,譬如所一個普通的終端客戶,買個熱泵拎到家裏,“他也不知道怎麼去處理。”

最終,德國客戶可能會在選擇時,“多花費三分之一的差價,但買了個放心,這樣未來的服務就有可能有所保障。國內熱泵企業當然可以去海外做渠道,但是他們就必須將擴大海外市場團隊,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她解釋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