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2022年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獎(WLA Prize)名單在上海揭曉,美國計算機科學與統計學家邁克爾·喬丹(Michael I. Jordan)因其“對機器學習的理論基礎及其應用作出了根本性貢獻”獲得“智能科學或數學獎”;德國生物化學家迪爾克·格爾利希(DirkGörlich)因其“對於蛋白質在細胞質和細胞核之間運輸的機理及其選擇性的關鍵發現”獲得“生命科學或醫學獎”。

WLA Prize每個單項獎獎金爲1000萬元人民幣,每年評選一次,這是目前全球獎勵金額最高的科技獎之一,也是迄今爲止中國獎勵金額最高的科技獎。

邁克爾·喬丹因對機器學習的理論基礎及其應用作出根本性貢獻獲獎。他在機器學習領域工作了近30年,是真正將機器學習用於特定主題模型,如文本分析、圖像分析的開創者之一。

機器學習是人工智能的基石,過去十年裏,機器學習在諸多領域的應用得到爆炸式發展,如自動駕駛汽車、X光片分析、蛋白質摺疊預測等,都離不開基於喬丹教授研究所塑造的理論框架。

頂科協獎“生命科學或醫學獎”獲獎者迪爾克·格爾利希(DirkGörlich)的主要研究方向爲細胞內運輸、核孔複合體、輸入蛋白和外輸蛋白、內在無序蛋白和相分離、重組抗體。他因對於蛋白質在細胞質和細胞核之間運輸的機理及其選擇性的關鍵發現獲獎。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蘊含着生命活動的奧祕。近8年來,格爾利希的論文被科學家持續高引用,並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證明其研究領域的重要性及其研究成果的影響力均不斷提升。

如今蛋白質在膠狀質結構內轉運機制的研究已深刻影響相關基礎研究並拓展至臨牀應用,例如瞭解並控制診療過程中分子遞送機制及與細胞核的產生的相互作用,對疾病治療的臨牀評估是非常重要的。

此次獲獎者的工作都富有原創性。例如格爾利希教授第一個發現了負責識別核蛋白信號併產生相互作用的輸入蛋白,並在開啓獨立研究後,持續獲得多項基礎性發現,從而徹底改變該領域的研究。他還發現了可形成凝膠狀的核孔複合體膠狀相態,正是這種膠狀質實現了RNA分子和小蛋白分子在細胞質內的選擇性運輸與通過。

頂科協方面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WLA Prize對標世界頂級科學大獎,定位爲設立於中國、由社會力量舉辦、面向全球科學家(不限國籍、不限年齡)評選和頒發的國際性科學大獎,邀請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圖靈獎得主在內的世界頂尖科學家擔任評審,用於表彰全球範圍內在各自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未來這一創設於中國境內的科學獎項有望打造成爲具有重大國際影響力的世界頂級科學大獎。

頂科協執行理事長、頂科協獎管理委員會主席吳向東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第五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將於11月舉行,兩位獲獎者將應邀來滬參加頒獎典禮和論壇系列活動。

頂科協方面還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首屆WLA Prize被提名的科學家也有來自中國的候選人,希望在未來的評選中,有中國科學家能夠脫穎而出。

隨着越來越多企業牽手科學家,我國的基礎研究多元化投入機制的苗頭已經顯現,這也將促進青年科學家做出更好的研究成果。“我覺得設立這樣一個獎項肯定是個好事情,有助於表彰在原創科研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不管是世界的還是中國的。”上海科技大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胡霽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