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香港今年最大規模IPO誕生,零跑汽車能否“領跑”?

9月29日,浙江電動車廠商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零跑汽車”,09863.HK)正式登陸香港市場,融資金額8億美元,創下今年以來港交所最大規模IPO交易,零跑汽車也是首家IPO首發地位於香港的電動車企業。

不過開盤後,零跑的股價就跌破發行價,截至今天收盤,零跑股價下跌至31.92港元/股,較48港元發行價下跌約33.5%,總市值約320億港元。

今年香港資本市場整體表現低迷,IPO交易數量下降了近90%。根據研究機構Refinitiv的數據,今年迄今爲止,香港IPO僅籌集了不到80億美元資金,創下2012年以來的新低,去年同期香港IPO籌資規模達到371億美元。

截至9月28日收盤,香港恒生指數今年以來下跌約25%,而科技股指數下跌達36.6%。

在這一背景下,零跑仍然堅持上市引發市場關注。零跑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朱江明表示:“確實一個不是很好的(上市)時間節點,因爲全球形勢動盪,國際金融市場處在下行通道,其他造車新勢力股價下行也比較多。但我們選擇上(市),主要原因是我們不在乎當下的時間段,造車是長跑,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此外,零跑高層在上市發佈會上回應第一財經記者稱:“我們的上市得到了監管層以及股東的大力支持。”

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零跑原本計劃融資規模達15億美元,最終縮減近半至8億美元。

朱江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對於仍然處於虧損的電動車企業而言,香港資本市場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他還表示,零跑汽車對標的是全球一流的電動車企業,具有核心部件的自研能力。

去年,零跑銷售了近4.4萬輛電動車。今年前8個月交付了約7.66萬輛汽車,在造車新勢力中排名第二。自2019年以來,該公司銷量每年增速達到500%。但由於小型車銷量佔比較大,零跑汽車營業收入與蔚來、理想存在差距。不過2021年售價超過18萬元的C11上市後,零跑汽車銷量結構正在改善,最近幾個月,C11銷量已經接近總銷量的50%。

在發佈招股書後,零跑汽車一度受到一些行業人士的質疑,一是在累計虧損55億元的情況下,朱江明2020年薪酬達到4648.9萬元;二是過去幾年零跑汽車研發投入只有14億元,僅與“蔚小理”一個季度研發投入相當。

對於天價年薪問題,朱江明表示“這是個誤會。”記者查詢招股書發現,2020年朱江明工資以及薪金爲零,股份付款4648.9萬元。

“這實際上是限制性股份激勵,它不具備現金性質,股權獎勵要以完成業績爲條件,是投資人爲了激勵管理層提高公司治理水平,達成業績的一種激勵手段。但在財務上,要以股份爲基礎的付款開支自授出日期起計入綜合全面虧損表。”一位投資人向記者表示,從行業內來看,4000多萬元股份激勵並不算多,比如理想汽車爲創始人李想制定的股權激勵計劃,最高可以授予李想價值約15.9億美元的期權;尚未上市的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的股權激勵達到12億元。

針對研發費用僅投入14億元的質疑,朱江明表示,一款車5億元的開發成本與行業內傳統車企的投入水平相當;另外得益於大華安防多年在電子技術領域的積累,零跑汽車節省了電子部分的研發開支。

在全球市場上,已經上市的蔚來、小鵬、理想等電動車企業今年以來也表現疲弱。在港股市場,小鵬汽車近一年股價跌幅達到70%左右,理想汽車近一年股價也自高點下跌了30%左右,蔚來汽車跌幅超過20%。

但得益於更早上市以及美股、港股兩地上市,“蔚小理”基本上都手握數百億元的現金儲備。而截至2022年3月31日,零跑汽車流動資金55.3億元,包括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及理財產品。

在現金流爲正之前,零跑汽車需要不斷改善業績,才能持續獲得良好的融資能力。招股書顯示,2023至2025年,零跑汽車將進入產品攻勢的強週期,2025年底前推出七款全新純電動車型,涵蓋不同尺寸的轎車、SUV及MPV。

值得一提的是,“缺芯少電”已成爲電動汽車公司的製造瓶頸。理想汽車近日發下調了第三季度交付預期,原因是電動車廠商受制於供應鏈生產瓶頸。

朱江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該公司已經鎖定了5家電芯供應商,從而能夠充分保證供應鏈的靈活性。

業內人士相信,中國電動車市場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零跑汽車這類企業雖然可能經歷短期資本市場“遇冷”,但長期發展仍有希望。

奧維諮詢董事合夥人張君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股價來看,零跑要從破發恢復,可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新能源汽車的賽道還是有較大增長空間的,新能源汽車的增長前景也較爲確定,但競爭也是激烈的。”

中國已經成爲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預計中國今年新能源汽車將佔到新車交付的四分之一。目前中國有300多家電動車企業提供不同價位的新能源車,從3.5萬元左右的產品,也有特斯拉及德國高端品牌的電動車型。

電動車也將成爲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產業支柱。爲推動電動車市場的增長,工信部和財政部已經將新能源汽車的購置稅免徵期限延長至2023年12月31日。中國國內公共充電樁數量也較一年前實現翻番,達到400萬個,還有更多充電樁正在建設中。

與此同時,中國電動車品牌也在走向全球。據統計,全球銷量前十的電動汽車品牌中有一半來自中國,其中比亞迪是中國最大的電動車廠商,全球銷量僅次於特斯拉。

研究機構Canalys分析師劉健森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汽車製造商的優勢在於效率和應用創新,相較於全球汽車製造商而言,他們更積極地將新技術結合到汽車中,能夠爲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娛樂等智能體驗。”

零跑汽車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兼總裁吳保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該公司也在進軍海外市場,首站爲以色列,未來還將開拓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市場。“歐洲市場對於汽車的品質和安全性要求是領先的,我們希望通過進入歐洲建立全球化的企業運營規範。”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