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短视频的兴起,让我们对视频的评价体系成为“是否几秒有反转”、“有没有出人意料的表演”、“是不是违背常理”,这些视频确实能在我们劳累一天之后给大脑一些刺激,让我们感到“兴奋”“快乐”。

如果花两个小时去看一家人的草原生活,似乎有背于现代人的观影习惯,所有有部分观众看了之后会反应觉得“平淡”。但我认为这确是这部电影的魅力,导演尔冬升用一种近乎观察者的角度去“还原”关于家的故事,我猜测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故事本身厚重的历史;二是想要重现时代浪潮下的个体的生活状态。

我说的就是正在院线热映的尔冬升导演的新作海的尽头是草原》。

尔冬升导演在采访中阐述了自己的理念“不想去拍的太复杂,故事简单,但是细腻”。

这种细腻放在电影里就会把镜头给到人物的情感变化和生活动作上,初看感到一些“平淡无味”是正常的,因为这部电影的表达也是“中式的”润物细无声的,内敛的传达最浓烈的内核。

已经看完的观众是可以接收到这种诉说式的叙事方式的,也被这种点点滴滴的渗透感动到。影片在“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背景下,讲述的是最朴素的价值观“家是由爱构成的”。

对于失去一个女儿的母亲来说,她是无助和无奈的,她的爱是让这个家的三个人都要“活下去”,所以她必须舍弃一个。这让她一生都在责怪自己,并觉得对女儿有亏欠,孩子确实送走了,但有一根细细地线始终缠绕在母亲的心里,这根线她一生都不会丢。

而这种植根于心中,只有当事人最能感同身受的境遇,导演尔冬升并没有过度煽情,而是有几个镜头就表达出老人“愧疚”:

在电影前半段有一段以杜思瀚视角看到的妈妈和妹妹在风雨中哭喊的镜头,这是她对妹妹的回忆:充满着眼泪不舍。

草原兄弟:在杜思瀚踏上寻亲之旅后遇到当地的导游和他的兄弟,有一些关于“未来做什么”的矛盾,他非常温柔地告诉对方,“他愿意做的事情才是最适合他的事情”,这是她对妹妹现状的态度:无论找不找得到妹妹,只要知道她是开心快乐的,他就是满意的。

草原采风:这是很细节的记录,杜思瀚在不清楚妹妹去向的时候他总是在用相机记录,但是知道妹妹音讯之后马上就放弃了这种记录,我想他记录是想给母亲看看妹妹生活的地方,也是想说服自己妹妹是自由的快乐的,但是知道妹妹下落之后,发现自己有些话无处诉说,那么这些搭配诉说的影像他也可以不要了。

这部电影很值得二刷,很值得回味,因为导演留了太多细节在里面,需要我们和他一起深入草原,深入历史去触碰那个宏大又细腻的情感。

饰演杜思瀚的陈宝国老师说,导演对这段历史是有感情的,他的创作状态是高昂的。这种高昂表达在影像上,更多的是对细节的打磨和年代感的呈现,在人与人的情感刻画上,尔冬升导演又是克制的。

让人哭,对尔冬升这样级别的导演来说并不难,难的是真的让人记住这件事里的人,相信草原额吉萨仁娜真的把杜思珩在草原上抚养长大,相信那个想要逃回上海的她真的是因为“爱”才重新站在草原上的。

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感受这部电影细腻的情感,再一次理解国、土地、家、爱与自己的联系,有时候不是我们太着急而是忘记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什么才是心灵最需要的。

导演和创作团队在内蒙古拍摄时遭遇天气变化,不得不暂停拍摄,所以我们能在电影里看到最美的大草原,因为那都是摄制组“筛选过、等待过”的;饰演牧民的演员也全都从0开始学蒙语,学骑马,学习草原生活的点点滴滴。与其说他们来到大草原拍戏,不如说他们用拍戏的方式学习怎样和草原相处。

马苏饰演的萨仁娜、阿云嘎饰演的阿爸、王锵饰演的哥哥、丁程鑫饰演的草原少年在画面上,眼神里都与草原融入在一起,让人以为他们就是生在这里,长在这里。

带着父母去看也会让两代人看到自己,看到父辈和孩子的心里状态。和父母一起讨论这部电影,他们是经历过那个历史时期的人会有更深刻的看法,年轻人则叛逆过,想“逃离”家庭过,他们也可以在电影中找到很多共情点。在两代人不断地探讨中,他们会渐渐发现自己不是再讨论这部电影,而是在说“爱”。

海的尽头是草原娓娓道来的氛围里,讲述的是一个情感汹涌的家国故事,让人不断回味这其中潺潺细流的暖意。

我们常说的民族团结,是国的“家和万事兴”!这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故事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很容易理解和共情的。我们说的“和睦”是家庭为单位的幸福,这种幸福不断汇聚就是安宁,就是平淡又珍贵的每一天。

近期,《海的尽头是草原》是最适合全家观看的电影,有辽阔的草原给眼睛上的享受,有一段历史重新学习,有一种感情一起珍重。让我们一起去电影院感受这份情感吧!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