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江蘇房地產經濟路在何方?

劉奇洪/文 

江蘇房地產業發展特點

江蘇的房地產業,就投資額、商品房銷售面積、商品房銷售額等關鍵指標而言,與江蘇省的經濟總量一樣,長期居於全國前兩名位置。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的2019年,江蘇房地產開發投資額12009.3億元,僅次於廣東的15852.2億元,排名第二;江蘇商品房銷售面積13973萬平方米,僅次於河南的14278萬平方米,排名第二;江蘇商品房銷售額16259.6億元,僅次於廣東的19748.2億元,排名第二。

儘管江蘇房地產業體量很大,但江蘇的本土房地產企業並不出衆,全國前20名的房地產企業中,鮮有江蘇房企的身影,就算有,也是老牌頭部房企自身出問題被擠出所致。

江蘇房企不出衆,並不是因爲“低調”。房地產企業發展依賴於城市發展、城市影響力,熟悉江蘇城市的人知道,蘇州、無錫、南通經濟總量大,並不是來自這些城市主城區的實力,而是來自這些城市下轄縣市的經濟實力,這些城市主城區的經濟總量比重均在55%以下,且這些城市經濟發展主要依賴於製造業發展。

南京作爲江蘇的省會城市,雖然科教影響力覆蓋全國,行政影響力覆蓋江蘇全省,但經濟影響力不會超過南京都市圈。

表1:2021年蘇州、無錫、南通市區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江蘇鮮有走到全國前列的房地產企業。“出圈”走到全國的房地產企業,一是因產業鏈發展延伸到房地產領域,如建築業起家的中南控股集團,不滿於一直“做乙方”而延伸到“做甲方”;二是由地方性企業亦步亦趨逐步發展成區域性企業或全國性企業,如有“第二萬達”之稱的新城控股集團;三是與商業、商貿高度捆綁的“兩星”(月星、紅星)和蘇寧。但江蘇房地產企業到了一定規模,就把總部遷到上海(“兩星”、新城),或在上海建立第二總部(中南、蘇寧)了。

江蘇經濟強、百姓富,工業化、城市化快速發展,本土房地產企業無法滿足本地百姓的住房需求,同時,江蘇各級政府補貼式園區開發,使得財政收支壓力增大,再也不能延續本土房地產企業“低價拿地、低價開發、低價銷售”的城市開發模式,需要引進全國頭部房地產企業打破“低價開發”循環。

於是,在2008年、2015年兩次房地產低谷後,江蘇各個城市迎來了全國頭部房地產企業攻城略地式的開發,重點方向:一是地市,圍繞各級開發區,走“產城融合”式開發道路,一般結合產業開發,拿地面積大,在主城邊緣或遠離主城;二是重點瞄準全國百強縣(市)的城區進行開發,圍繞優質基礎教育資源拿地;三是緊跟江蘇軌道交通建設步伐,在高鐵站、城鐵站、地鐵站附近拿地,按照TOD模式開發。

但這類房地產企業往往只求開發進度、銷售進度,加上客觀上存在“投資陣線長、管理層級多”的問題,導致一些項目資金跟不上、質量問題投訴多。

2020年後,新冠肺炎疫情反反覆覆、國際經濟形勢惡化,房地產業也迎來了真正的“拐點”,對激進的房地產企業來說,“活下去”成爲唯一命題,但在國內外經濟形勢沒有根本好轉的情況下,也許當前暴露的問題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江蘇房地產業存在主要問題

房地產業是工業化、城市化發展的產物,因爲工業化、城市化是吸引人的主要路徑,而房地產業迴歸本質是爲人提供住的空間。

十年來(2010-2020),江蘇是中國人口增加排名第三的省份,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江蘇增加了6088113人,僅次於廣東、浙江,同時,十三個地市也都實現了人口增加。但真正在江蘇全省人口比重中增加的城市只有蘇州、南京、無錫、常州四個,這也是江蘇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地市,反映在房價方面,也是相對較高的。與此對應的是,其他地市人口比重都是下降,房價也缺乏支撐依據。

一個城市的人口絕對值和相對值都呈增加趨勢,與產業發展緊密相關。近年來,江蘇經濟發展尤其是新興產業的發展也主要體現在這四個城市。

其中,蘇州人口增加,一方面得益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等產業發展,另一方面得益於蘇州大量科教資源(大學、科研機構);南京人口增加,一方面得益於南京都市圈發展,另一方面得益於南京科教優勢和軟件、智能電網等新興產業發展;無錫人口增加,一方面得益於物聯網、芯片、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發展,另一方面得益於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常州人口增加,一方面得益於光伏、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等新興產業發展,另一方面得益於本土民營企業快速發展。

由於蘇州、南京、無錫、常州等城市有新興產業強烈支撐,未來這四個城市還將繼續吸引外來人口,房地產業將隨着新興產業和城市發展呈穩定發展態勢。

表2:第七次人口普查江蘇省各地市人口及其所佔全省比重

南通、揚州、徐州、連雲港等地市,因交通區位、新興產業、城市發展還沒有到快速發展階段,導致在江蘇省的人口比重數據出現降低,但未來5-10年,隨着交通區位、新興產業和城市發展的變化,南通、揚州、徐州、連雲港人口比重將呈上升態勢,房地產業也將有望呈健康發展態勢。其中,南通得益於通州灣開發和蘇南、上海產業轉移;徐州得益於教育、醫療和交通發達,從而吸引蘇魯皖豫周邊城市人口遷入;揚州發展得益於交通改善、新興產業超前佈局、高教資源豐富和宜居城市環境;連雲港得益於門戶城市位置和交通優勢。

泰州、鹽城、淮安、宿遷、鎮江五市,由於新興產業發展不足,同時隨着交通發展導致虹吸現象,人口不太可能出現大幅增加趨勢,例如,隨着跨越長江通道建設,鹽城、泰州將可能有更多人口遷入到上海、蘇州、無錫、常州,其中,鹽城人口遷入上海、蘇州爲主,泰州人口遷入無錫、常州爲主;隨着寧鎮地鐵建設開通,鎮江將有更多人口遷入南京。

江蘇房地產業發展趨勢

產業發展導致人口增加,人口增加導致房地產業發展。江蘇經濟發展的優勢在製造業,江蘇經濟發展的劣勢在服務業尤其現代服務業。

江蘇經濟的發展趨勢:一是隨着工業4.0時代到來,中國經濟發展的熱點,將由“2C”產業轉向“2B”產業,未來江蘇圍繞“專精特新”產業發展起來的主題產業園將成爲最有生命力的經濟增長點;二是江蘇都市圈將成爲區域發展重點,江蘇經濟將由縣域經濟爲重點轉爲都市圈經濟,這就導致都市圈核心城市能級將要提升,同時都市圈中的節點城鎮、門戶城鎮成爲發展重點;三是江蘇高教資源將趨於分佈式配置,圍繞高教資源的佈局,教育地產將是房地產業發展重要方向;四是江蘇城市化由市區城市化轉爲全域城市化,導致房地產業發展重點不侷限於城區、市區,而是全域。

根據江蘇社會經濟發展趨勢變化,堅持“人口跟着產業走、房產跟着產業走”原則,江蘇房地產業發展方向:一是關注都市圈核心城市更新項目,城市更新將是房地產業未來重點發展方向,重點需要關注南京、無錫、常州、徐州、南通等城市老城改造;二是圍繞主題產業園,按照“產城融合”發展模式,發展產業新城,重點關注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南通等城市產業新城發展;三是根據高教資源分佈式配置,發展高教地產,重點關注蘇州、無錫、常州等地高校佈局;四是以縣區市爲範圍,根據都市圈全域城市化需要,發展多樣化地產項目,重點是全國百強縣市全域城市化;五是根據軌道交通發展,關注TOD開發模式;六是關注商貿物流業發展,發展物流地產、電商地產。

(作者爲河海大學區域和城市高質量發展智庫首席專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