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丸都山

如无意外,微软和谷歌将在未来两周先后召开新品发布会,更新旗下的终端产品。

早在今年5月的谷歌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就对Pixel 7系列以及Pixel Watch进行了预热,就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除了“自研芯片”这个卖点外,Pixel 7基本是在原地踏步。

根据科技媒体GSMArena的分析,这一代Pixel将800万像素的前置摄像头升级到1200万像素,电池容量升级为4614mAh,并搭载谷歌Tensor G2芯片。

这枚芯片表现如何呢?此前Geekbench流出的测试结果显示,Tensor G2芯片的单核性能和多核性能提升在10%左右,在历经两代的升级后,最新的Tensor芯片性能尚不及2020年发布的骁龙888,这已经不是“挤牙膏”的问题了。

尽管大多数Pixel用户都是冲着“原生安卓”去的,但如此拉跨(垮)的硬件配置,恐怕很难说服消费者为其买单。

而微软方面,由于今年是Surface系列的诞生十周年,微软此前表示要对旗下产品进行一次全面的升级。在10月12日的发布会上,Surface Pro 9、Surface Laptop 5以及Surface Studio 3在内的多款新品可能会悉数亮相。

与谷歌的硬件产品线相比,微软还是具备一定优势的,毕竟在“二合一电脑”这个细分市场中,他们算是独一份。但如果放眼整个笔电市场,或是平板市场,微软似乎始终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遇。

2018年第三季度,微软曾凭借价格相对低廉的Surface Go在北美市场斩获4.1%的份额,而这已经是微软10年来取得的最佳成绩。在北美和西欧以外的地区,Surface系列的表现一直不尽人意。

谷歌与微软,一个坐拥全球最大搜索引擎,一个统治桌面端系统30余年,这两个软件行业的巨头在终端产品开发上屡屡碰壁,但却始终没有放弃开辟终端市场的希望。

甚至还在不断加码。

斗志昂扬,就是不太靠谱

年初至今,谷歌和微软都加快了自家在终端产品的布局,但似乎屡屡出现“魔幻操作”。

今年7月,据报道,谷歌计划将部分Pixel产能迁移至越南,即将发布的Pixel 7的部分订单将会由越南发出。

谷歌计划从中国大陆迁出产线的消息最早可以追溯到2019年,尽管越南的电子产业链相对薄弱,但该地区低廉的人工成本一直吸引着国际大厂,而且负责组装Pixel的富士康,以及提供部分组件的仁宝早已动身前往越南。

因此,谷歌的这一计划基本还是符合自身利益的。可紧接着,这家公司的魔幻操作就来了。

9月12日,有消息称Google已邀请印度制造商竞标组装生产50万至100万部Pixel智能手机,相当于该设备预计年产量的10%至20%。

早在2014年,包括小米、vivo、三星在内的一众手机厂商就已经开始在印度建厂,由于印度政府对进口的智能手机加征20%的关税,且该地区消费者对于价格又十分敏感,这些手机厂商不得不“卷到印度”来让获取竞争优势。

但不同于上述产品线庞大的厂商,谷歌的Pixel系列只有三款产品:Pixel A、Pixel以及Pixel Pro。其中最便宜的Pixel A售价为449美元,根据eMarketer的统计数据,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中,250美元以下的机型要占据总出货量的95%,即使有20%的关税减免,Pixel的竞争力又会增加多少呢?

当然,谷歌的这一动作可能出于“政治因素”的考量,但其在本国市场的迷惑行为也是不少。

7月初,谷歌宣布在北美地区的Pixel 6售价从699美元下调至499美元,如此大的降价幅度可能是为了10月发布的新机Pixel 7让路。但问题是,此时距离平价版机型Pixel 6A开售仅过去一个月,这款手机的定价是449美元。相差50美元的定价,却阉割了无线充电、相机、电池容量等。

原本高低搭配的产品线硬生生变成“左右互搏”,谷歌的这个降价策略也彻底惹恼了用户。Trading Platform的调查显示,多达36%的Pixel用户考虑放弃谷歌,准备换其它品牌手机。

提到左右互博,就不得不说一下微软,这家公司近两年的在Surface上的产品策略让人愈发感到迷惑。

在推出Surface Laptop go后,微软在“二合一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两个类别中已经拥有6条产品线。

按照微软的定义,Surface GO是“便携二合一电脑”,Surface Pro是“便携兼顾性能的二合一电脑”,Surface Pro X是“性能堪比笔电的二合一电脑”,Laptop Go是“便携性堪比二合一电脑的笔电”……

如此令人眼花缭乱的产品线,甚至有理由怀疑微软的产品开发团队也没有梳理清楚Surface不同产品的定位。

不过,相较于微软的手机,Surface系列已经算是相当靠谱的了。

可能很少人知道,微软其实也在做手机。2020年9月,微软推出了折叠屏手机Surface Duo,它最奇特的地方在于两块屏幕通过铰链的链接实现180°翻折,外观就像是一个手机壳内放了两部手机。

到了2021年,微软又推出了它的迭代版本Suface Duo 2,仍然延续了这一设计。今年4月,微软方面宣布将这款手机的售价从1499.99美元下调至999.99美元。

这个设计的槽点已经不知从何说起……

数码爱好者们对这款手机价格的调整并不关心,大家更好奇的是:这东西也有人买?

据悉,微软会在明年上半年推出Surface Duo 3,同样还是两款“拼接屏”的设计,不同的是,这次屏幕可以旋转到360°……

其实是迫不得已?

实际上,尽管微软与谷歌都是靠软件起家,但他们切入硬件赛道并不算晚。

早在2010年,谷歌就发布了自有品牌Nexus,并推出由HTC代工的Nexus One,起初谷歌并没有打算把这款手机作为“电子消费品”,而是更倾向于给开发者提供一个廉价的“调试设备”。但也正是因为其便宜的定价,这款手机在诞生后便迅速“出圈”,在市场中一度供不应求。

这也引来了一个问题,谷歌的做法实际上已经对合作商的销量造成了影响,当时的安卓系统毕竟羽翼未满,很多时候还需要仰仗手机大厂们的鼻息。

谷歌对此的解决方案是,频繁更换代工厂,谁也不得罪。此后4年,谷歌的Nexus系列先后与三星、LG、摩托罗拉、华为展开合作。直到2015年,此时的安卓在全球已经砍下了87.5%的市场,谷歌也自认为经过5年的沉淀,对于终端产品的开发已了然于心。

于是在次年6月,首款Pixel手机正式上线,但在失去手机厂商的支持后,谷歌在供应链管理上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一个直观的感受是,Pixel的历代升级总感觉较其他厂商“慢半拍”,无论是SoC,还是相机模组,新款Pixel始终无法提供行业内最前沿的解决方案。

当然,眼下谷歌也缺乏足够的内驱力去解决这一问题。

自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全球手机出货量直线下滑,行业已无可避免地驶向红海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谷歌没有任何可能性突出重围,它唯一能做的就是为安卓系统保留一个展示窗口。

由于安卓系统开源的特性,各手机厂商都会基于自家产品的定位进行“魔改”,而谷歌需要窗口去展示迭代后的“原生安卓”,也需要给数码极客和开发者们提供一个可以“折腾”的平台。

现阶段,Pixel能扮演的角色也仅限于此。

相比之下,微软做Suface的初衷十分明确。在智能手机普及期,微软的Windows Mobile和Windows Phone两代操作系统先后折戟,几乎在同一时间,使用手机操作系统的iPad和安卓平板诞生。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搭载Windows操作系统的终端产品中是没有“触控交互”的。要知道,微软是最先在这个领域展开布局的公司,早在Windows 8时代,微软就开始尝试触控交互的设计,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软却面临着率先出局的危机。

因此,Surface系列产品的开发对于微软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但无论是谷歌的Pixel,还是微软的Surface,它们对各自领域所能产生的影响极为有限,谷歌和微软也没有明确表示要在智能手机或是笔电市场中死磕。实际上,从最近两家公司的动作来看,未来它们在硬件开发商更可能会押宝AR行业。

去年4月,微软曾靠Hololens 2头显斩获美国陆军218亿美元的订单,而在今年谷歌开发者大会上,新一代Google Glass的宣传片也表明这个被谷歌关停5年的项目即将卷土重来。

在AR这个行业中,谷歌和微软占据较大的先发优势,两家公司相关的专利申请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经过十余年的沉淀,现如今不仅拿出了可靠的终端产品,而且都已完成基础性平台的搭建,后续产品开发也有较大的升级空间。

如今看来,微软和谷歌这对“难兄难弟”,倒是很有希望在AR行业中填补过去的遗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