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雲南網

利用公衆好奇心騙取流量,進而實施詐騙的違法行爲,應該被及時制止。社會多方齊抓共管,定能還給大衆一個安全、健康、文明的互聯網空間。

相關報道網絡截圖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李永志

“邊刷視頻邊賺錢”“輕鬆日賺百元”……在部分短視頻平臺、社交媒體平臺上,我們經常能看見這樣的廣告語。此類APP普遍宣稱隨便刷刷視頻便能日入過百,看上去頗具誘惑力,但其中陷阱不少。據媒體披露,多款號稱可以“刷視頻賺錢”的App,實際上根本無法兌現。用戶下載相應軟件後,APP會在視頻數量、用戶等級、提現門檻等方面設置連環套路,誘導充值消費,甚至出現“拉人頭”“老帶新”等傳銷式騙術。

“刷視頻賺錢”廣告之所以在社交平臺“大行其道”,主要原因可能在於近幾年短視頻市場規模發展迅速,不少平臺企業爲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分到更多“蛋糕”,便用“刷視頻賺錢”方式在短時間內獲取巨大流量,實現流量變現。回顧此前新聞報道,類似套路早已被媒體多次曝光,然而就現實情況來看,部分短視頻平臺並沒有收斂,誘導套路依然存在。面對如此情況,只有視頻用戶、新聞媒體、監管部門多方協力,齊抓共管,纔有可能讓“刷視頻賺錢”不再煩人。

用戶需提高防騙意識。不輕易點擊陌生鏈接及二維碼,更不要暴露自己的住址、電話號碼等隱私,對“動動手指就賺錢”的說辭保持高度警惕,避免落入欺詐陷阱。此外,建議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等官方防詐騙軟件,以便及時獲取相關預警及反詐小知識,提高自身防騙意識。

媒體需強化宣傳報道。曝光相關短視頻平臺不實宣傳和欺詐業務模式,指出其存在的誘導用戶充值、“拉人頭”等行爲。聯合消費者協會加強反詐騙知識宣傳,指導消費者識別套路以及有效維權,充分揭露“刷視頻賺錢”真相,對違規短視頻平臺起到震懾警示。

監管部門需加大審覈力度。落實短視頻平臺實名制註冊登記,對短視頻開發者及用戶進行監督,減少平臺內容亂象;完善短視頻平臺法律法規,及時填補業內監管空白,建立有效投訴舉報機制,打擊違法違規企業;定期公佈擾亂市場秩序、侵害消費者權益的短視頻詐騙APP,壓縮相關軟件的滋生空間,切實保障消費者權益。

總之,利用公衆好奇心騙取流量,進而實施詐騙的違法行爲,應該被及時制止。社會多方齊抓共管,定能還給大衆一個安全、健康、文明的互聯網空間。

彩雲網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彩雲網評,投稿郵箱yncywp@163.com,稿費從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