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記者連線】 

當地時間26日,丹麥和瑞典附近水域的“北溪-2”和“北溪-1”天然氣管道發現三處泄漏點。丹麥能源署署長在新聞公報中說,天然氣管道出現泄漏是極其罕見的。瑞典海事局已敦促商船在至少5海里或約10公里外繞開受損航線。28日,丹麥防長對媒體表示,“北溪”管道中殘留的氣體太多,不斷泄漏的天然氣將至少會阻止調查1至2周。

9月28日上午,芬蘭外長哈維斯托向芬蘭廣播公司表示,“北溪”天然氣管道受到的破壞是異常的,目前還未找到自然的解釋,似乎不是海底地震或山體滑坡的原因,不能排除蓄意破壞的可能性,現階段也不能排除國家行爲者參與事件。瑞典和丹麥兩國的地震機構已對爆炸進行了登記,現在有必要對此事進行徹底調查。

反思“對俄依賴”

哈維斯托認爲,在某種程度上,天然氣管道爆炸或被炸燬事件提醒了歐洲對俄羅斯天然氣的能源依賴是一種風險,如今風險成真對未來歐洲天然氣價格趨勢是個壞消息。他指出,當前這種情況給波羅的海環境和航運帶來了許多風險,一方面存在天然氣燃燒風險,必須在波羅的海該區域建立安全區,禁止民用船舶通行;另一方面,管道釋放的氣體量將決定對氣候的影響有多大。總之,該事件對航運和大氣的影響非常令人擔憂。

哈維斯托認爲,“北溪”天然氣管道的泄漏不會直接對芬蘭的供應安全構成威脅,但從波羅的海安全的角度來看,此事很重要。波羅的海發生的一切都是芬蘭必須密切關注的,尤其是這類危機是否會成爲一種混合影響力行動。不排除未來還會發生類似影響歐洲能源供應的行動,芬蘭必須爲各種威脅和危機做好準備。

芬蘭防長安蒂·凱科寧向媒體表示,燃氣管道不會自行爆炸,有蓄意破壞的跡象,雖然並未對芬蘭構成安全威脅,但這是一件嚴重的事情。據當地媒體報道,芬蘭外交部正在與瑞典和丹麥當局保持密切聯繫,以調查所發生的事件。

芬蘭灣海岸警衛隊主任桑泰裏·萊塔寧對媒體表示,雖然“北溪”天然氣管道也穿過芬蘭的專屬經濟區,但警衛隊並不特別擔心芬蘭海岸附近的天然氣管道會出現泄漏。海岸警衛隊的偵察機通常每天在芬蘭灣飛行巡視,但由於技術故障,26至27日未進行正常的偵察飛行。芬蘭灣海岸警衛隊總幹事佩特里·薩利亦稱,雖然丹麥海域“北溪”管道的泄漏點非常大,在海上很遠就可以看到,但尚未發現芬蘭專屬經濟區內375公里長的北溪管道存在泄漏問題,通常海員觀察或歐洲衛星系統會幫助海岸警衛隊發現可能的管道泄漏。

據丹麥國防軍稱,“北溪”管道最大泄漏點的海上直徑已遠超過一公里。芬蘭環境研究所研究部門負責人科爾皮寧·薩穆裏表示,天然氣管道泄漏對波羅的海底部和水域的影響可能很小且非常有限,其主要危害是對氣候環境的長期持續影響,天然氣中含有強致氣候變暖的氣體甲烷。芬蘭能源協會專家海基·林德福斯告訴記者,正常使用的天然氣管道發生泄漏的概率非常小,“北溪”管道事件不太可能是正常運行產生的故障。海上天然氣管道修復的工作非常複雜,如果泄漏面積大且漏點多的話,將是一項艱鉅的大工程。

或遇“令人難忘的冬天”

“北溪”爆炸雖疑雲重重,而其實際影響之大是確定的。芬蘭外交政策研究所的研究員米娜·奧蘭德認爲,泄漏事件將成爲“北溪”天然氣管道“棺材上的最後一顆釘子”。

“北溪”管道泄漏事件發生在俄烏衝突持續和歐洲能源危機加劇的關鍵時期,對於芬蘭而言,正值僅餘匈牙利和土耳其兩國尚未批准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的“臨門一腳”之時,事件本身及可能導致安全局勢升級等現實風險引發芬蘭各界的關注和熱議。

28日上午,芬蘭議會國防委員會成員約納斯·孔泰發佈聲明稱,“安全政治局勢有升級的危險,不能排除衝突蔓延到波羅的海和北部地區”。由於“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等原因,希望總理向議會通報當前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形勢。約納斯·孔泰認爲,當前局勢發展讓很多芬蘭人感到擔憂,應不惜一切代價避免這種事態發展,芬蘭必須與夥伴國家共同確保波羅的海穩定,確保國家海運航線安全運行。約納斯·孔泰指出,當前局勢非常特殊,很少有如此需要政府及時向議會通報外交與安全政策的情況,“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對芬蘭及周邊地區安全造成重大影響,並非所有信息都不能公開處理,希望政府與議會有關方面進行更多的內部討論。

一些芬蘭學者認爲,“北溪”管道泄漏事件可能與俄羅斯有關。芬蘭外交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哈里·米科拉認爲,天然氣管道爆炸可能是俄羅斯的混合行動,其目的是打破西方的團結並展示其攻擊基礎設施的能力,這種破壞可能是“使戰爭升級的行爲”。哈里·米科拉稱,雖然波羅的海國家已經加強了軍事準備,但她認爲西方直接與俄羅斯宣戰還不太可能,目前還看不到。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正處於低谷,恢復正常還遙遙無期。

芬蘭獨立通訊社MV-Lehti主編普特科寧撰文稱,“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似乎是對西方國家的警告,但那些馬上就站出來指責俄羅斯的人,沒有提供任何證據和合理的邏輯。28日芬蘭媒體實時轉發了俄羅斯政府發言人的講話,該發言人強烈否認俄與“北溪”管道爆炸事件有任何關係,稱切斷管道不符合歐洲的利益,並要求必須調查爆炸原因。該發言人暗示,切斷管道使向歐洲供應天然氣的美國公司利潤立即增加了。

“北溪”天然氣管道受損爆炸事件究竟何人所爲,可能一時還沒有線索。但可以肯定的是,雖然歐盟地下儲氣設施的填充率已基本達到目標水平,如沒有“北溪”管道在供暖季提供穩定的天然氣供應,歐洲國家即將到來的冬天會令人非常難忘。

(本報赫爾辛基9月29日電 本報駐赫爾辛基記者 張智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