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极端强硬”的连续大幅度加息、人民币汇率被迫兑美元贬值,个别英美媒体忙不迭地跳出来“唱空”中国经济。专业的经济分析者都知道,一国的汇率政策是为本国经济稳定、增长服务的,是为一国百姓的民生幸福服务的。因此,简单通过汇率变化就判断其对经济的影响,显然是过于粗糙的推理,只能蒙蔽和煽动非理性的读者。那么,人民币汇率的近期变化是合理的吗?或者说,近期人民币汇率兑美元贬值对中国经济利大于弊吗?中国进出口企业到底是怎么想的?

首先,人民币汇率近期兑美元单边贬值,确实剧烈,否则人民银行也不会出手干预,试图用加大人民币汇率投机成本的办法,打击金融投机行为,把人民币汇率的趋势引回长期逻辑上。通俗地说,大家都知道中国一直保持着对美国的巨大贸易顺差,人民币兑美元长期是应该升值的;但是,美联储持续大幅度加息,让全球资本、特别是热钱回流美国,人民币被迫跟随欧元、日元、英镑兑美元贬值。只是这种贬值的幅度和速度不应太快,否则就会有投机客钻空子炒作牟利。

一个反例就是英镑的超速贬值。英镑从今年至今贬值超过30%,很大程度上就是英国宏观政策的失误。货币政策“无视”国内通胀高企不跟随美国快速加息、新一届的英国政府还宣布扩大赤字以减税和能源补贴,这无疑让全球金融市场无奈、甚至愤怒。既然英国政府放弃稳健审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金融投机者加码做空英镑也就自然而然了。

相对于英国,中国似乎更有主动贬值货币刺激出口的需要。以笔者近期对宁波等中国出口基地的实地调研发现,2021年人民币的高估值、大宗商品和海运价格的高成本,让出口企业有些难;进入2022年,人民币的适度贬值,加上以铜铝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从二季度开始的下跌,让出口企业松了一口气,毕竟中国出口的大部分商品还是以美元标价的,而这个价格总是有些黏性。当然,相当数量的出口商称,过去财大气粗的欧洲客户也开始利用各种理由压低价格,反映出“老欧洲”购买力的下降。

事实上,中国和欧美发达经济体财富地位的变化,早就让中国政府和外贸企业摒弃靠货币贬值促进出口的“捷径”,越来越多走出国门的“中国制造”是以技术含量和精巧设计赢得市场的。这方面的案例不胜枚举,以普通人最有体会的汽车行业为例,国产品牌整车出口到欧日美等传统汽车业强国,靠的并非仅仅是物美价廉;锦上添花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出口,更是实现了中国车在全球技术含量的品牌化。

另一方面,传统中国外贸企业收购国外品牌或是自主投资培育全球消费知名品牌,已经渐成趋势。笔者近期调研南京丝绸产业发现,中国丝绸传统外贸企业已经蜕变升级,早就开始雇用国际化的设计团队、品牌建设团队、销售渠道专业体系,全面进军世界顶级时装市场。中国企业跨境收购投资的一大底气,就是改革开放以来靠辛勤工作积攒的外汇储备。无论是“走出去”战略还是并购海外专利技术的中国企业,都不需要一个被低估的人民币,甚至已有部分人希望人民币或可被适度高估。

这种不同企业对人民币汇率的态度,恰恰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多样化需求。总体而言,疫情期间人民币汇率虽然起起伏伏,近期兑美元贬值幅度较大,但3年来人民币对全球主要货币总体还是升值的,特别是对英镑和日元的升值幅度颇大。这也让一向敏感的日本稍有担忧,因为汇率水平直接反映一国的国际购买力。当人民币越来越“值钱”,将会吸引更多国际级科技人才到中国发展,这会拉开中日之间的科技发展水平。

总之,人民币汇率的短期波动加大,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促进全球化的一个必然趋势,短期的单边贬值远不能成为“唱空”中国经济的借口。中国政府的宏观政策是为了经济全局和民生幸福,维持一个稳定的人民币利率水平、及时打压过分金融投机行为,是政策的出发点和底线。从金融市场角度,随着美联储加息进入下半场,2023年美国国内的“通胀恐慌”或会缓解,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的基本面将不复存在,恶意做空人民币一定会受到市场的严厉惩罚。(作者是甬兴证券副总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