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边万莉 北京报道  抵押贷款迎利好政策。近日,银保监会、央行发布《关于推动动产和权利融资业务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应收账款融资、商品和货权融资、供应链融资等方面指引银行推动动产和权利融资业务创新。

《指导意见》要求,银行机构应根据自身业务开展情况和风险控制能力,将符合押品条件的动产和权利纳入押品目录,包括交通运输工具、生产设备、活体、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动产,以及现有的和将有的应收账款、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货权、林权等权利。同时,针对不同信贷主体需求,不断改进动产和权利融资服务,如,推广农机具、农用车、农副产品以及牲畜、水产品等活体担保融资,积极稳妥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服务乡村振兴。

系统总结有益经验,突出政策可操作性

2022年4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提出“依法发展动产融资”,对相关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目前,动产和权利融资逐渐成为企业尤其是新型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重要融资方式之一,亟须总结推广良好经验,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动产和权利融资实际上早有实践。2019年以来,央行会同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地方政府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陆续开展统一登记试点,市场监管部门将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登记职能委托给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依托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统一办理。

例如,央行重庆营管部从2020年起探索推广生猪活体抵押贷款,推动银行和保险联动,在当年实现辖区生猪活体、生猪圈舍抵押贷款突破,累计发放贷款2亿元,并进一步扩大到肉牛等产业。同时,还引导银行推出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和商业价值信用贷款专属产品。截至2020年12月末,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已为5000多家科技型企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83.24亿元;商业价值信用贷款已经为近5000户中小企业预授信53亿元。

2021年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由此,我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制度正式建立,有效解决了附着在统一动产或权利上的担保交易信息分散、不透明、易产生权利冲突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起草《指导意见》,银保监会、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政策针对性。聚焦以动产和权利为主的企业资产结构实际和以不动产为主的银行担保融资现状之间的错配矛盾,积极盘活各类动产和权利,进一步营造公平便捷营商环境,提高企业融资可得性和获得感,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

二是系统总结有益经验,突出政策可操作性。《指导意见》总结了目前银行机构开展动产和权利融资业务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模式,在扩大押品准入范围、丰富融资服务模式、深化供应链金融服务、提升动产和权利融资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对银行机构提出要求,努力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动产和权利融资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坚持分类施策,预留业务创新空间,突出政策前瞻性。目前动产和权利融资种类较多,业务成熟度有差异,风险特征显著不同。《指导意见》提出根据不同类别动产和权利融资特点优化贷前贷中贷后管理流程,鼓励银行机构实施差异化管理。

加大动产和权利融资服务力度,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指导意见》要求,加大动产和权利融资服务力度。具体来看,一是科学合理拓宽押品范畴;二是充分发挥动产和权利融资对薄弱领域的支持作用;三是加强动产和权利融资差异化管理。

银保监会、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银行机构应根据自身业务开展情况和风险控制能力,将符合押品条件的动产和权利纳入押品目录,包括交通运输工具、生产设备、活体、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动产,以及现有的和将有的应收账款、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货权、林权等权利。

同时,针对不同信贷主体需求,银行机构应不断改进动产和权利融资服务。例如,开发各类融资产品,合理降低对不动产担保的依赖,提升小微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质效;推广农机具、农用车、农副产品以及牲畜、水产品等活体担保融资,积极稳妥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支持科技企业发展。

再次,加强动产和权利融资差异化管理。鼓励银行机构建立健全动产和权利融资分类管理制度,配置专项额度,提高风险容忍度,并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适度提高抵质押率上限。努力培育专业人才队伍,制定差异化的考核激励安排,细化落实尽职免责制度,提高信贷人员积极性。

值得一提的是,《指导意见》对提升动产融资风险管控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

除进一步明确强化动产和权利价值评估、落实担保登记公示要求、规范在押动产管理和第三方监管合作、拓宽动产处置变现渠道等要求外,还强调了以下内容:一是实施分类信贷管理;二是推进供应链融资“线上化”管理;三是推进新技术在押品管控中的应用。

银保监会、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银行机构应积极推动运用物联网、电子围栏、生物识别等手段,实现动产押品的智能感知、识别、定位、跟踪和监控,提升押品管理智能化水平。有条件的银行机构可搭建物联网数据平台,对物联网设备采集数据进行关联和建模,提升风控精准性、针对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