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溪管道泄漏,歐洲的天然氣還夠用嗎?德法等國儲量超9成,但冬天過完就耗盡了

歐洲即將迎來一場北極寒潮,人們還來不及搶購足夠的保暖用品,他們最擔心的事情卻發生了。

9月27日,俄羅斯的北溪天然氣管道公司發佈聲明稱,3條海上管道一天內同時發生損壞。屋漏偏逢連夜雨,9月29日,瑞典方面表示,在受損的北溪管道中,又發現第四個泄漏點。

在全球能源稀缺的當下,此次泄漏,無疑讓歐洲的天然氣供應雪上加霜。

更糟糕的是,一些跡象表明,今年的冬季可能會比往年更加寒冷。

最新的天氣預報顯示:本週倫敦的氣溫將比平均水平低5攝氏度,9月28日,德國法蘭克福的氣溫將比正常水平低3.5攝氏度,而法國和西班牙的氣溫也將比季節性標準低3—4攝氏度。

儘管冬天還未真正來臨,但不少歐洲人已經開始焦慮,歐洲現有的天然氣儲量,是否足以讓他們度過這個艱難的季節?

天然氣儲量:東歐最慘

歐盟的能源數據平臺“儲氣庫存一覽表”(Agsi)宣佈,歐盟的天然氣儲量已經達到了88.17%,不過,各國之間的儲氣量存在很大差異。

從數據上來看,一些歐洲國家的確已經成功地儲存了足夠的天然氣,而其他一些國家則需要在即將到來的冬季內苦苦支撐。

具體來看,歐盟主要國家的儲量看起來還行,德國達到了91.5%,法國達到了96.83%,比利時91.17%,丹麥95.21%,意大利90.04%,波蘭97.95%。

但大部分東歐國家的情況則截然不同,它們天然氣儲量或許不足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整個嚴冬,其中保加利亞74.17%,匈牙利72.63%,拉脫維亞僅有52.92%。

從數據上來看,歐洲主要發達國家的情況會好一些,但是不代表沒有問題。

“如果一切順利,德國的庫存保持在高水平,如果我們運氣好、天氣也幫忙的話,我們有可能平穩地過冬。”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表示,不過他也提醒,即便儲量達到9成以上,也並不意味着可以放心過冬,因爲冬季結束之時,德國的天然氣儲存將耗盡。

東歐國家則會面臨更明顯的能源危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表明,東歐國家的經濟將會受到俄羅斯天然氣斷供的巨大影響——這些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將會下降6%。

尋找替代方案

面對管道泄漏,天然氣斷供,歐洲各國正在爭分奪秒地尋找替代品。

根據歐盟委員會發布的俄羅斯天然氣彌補計劃,目前有三個方案,第一個是“南方天然氣走廊”項目。該走廊途徑阿塞拜疆、格魯吉亞、土耳其、希臘、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和亞得里亞海,並將通過3500多公里長的管道運往意大利。

歐盟委員會的數據顯示,這條管道已經向歐洲輸送了1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據預計,到2022年底,此管道的流量將達到最高水平,即105億立方米的天然氣。而東歐國家將會是這條管道的第一個受益者。

第二個方案,是以地中海爲基礎搭建一個把天然氣輸送到達歐洲的平臺。在這方面,歐盟委員會提到了阿爾及利亞、埃及和塞浦路斯等三個國家,旨在通過天然氣管道或進口液化天然氣,以彌補天然氣供應的削減。

第三個方案,則是進口和儲存液化天然氣,歐盟委員會方面目前已經確定了美國、卡塔爾和東非這三個主要來源。

曾宣佈放棄化石能源和核電的德國,現在不得已表示,正在修復此前關閉的燃煤發電廠。預計修復後,每月將燃燒超過10萬噸的煤炭,與此同時,奧地利、波蘭、荷蘭、希臘等歐洲國家也紛紛重新啓動各自的燃煤電廠。此外,德國也開始考慮啓用核能發電。

不過,美國媒體毫不客氣地指出,所有的這些替代解決方案都需要時間,修建新的核電站,甚至需要近10年的時間。

而能源危機正在切實影響歐洲居民的生活。眼下,歐洲多地許多地方的電費都在增加。一些餐廳的電費從一年前的每月2000歐元增長到7000歐元,部分主要行業爲了節省電費,甚至開始讓員工休假,並縮減開支。

比利時一家研究機構表示,歐洲有可能將要度過二戰以來最糟糕的一個冬天,歐洲各國政府將不得不做出一些艱難的決定,包括將歐洲天然氣消耗量減少10%-15%。

該機構認爲,以德國爲例,爲了克服接下來6個月的危機,德國能耗必須減少20%。同時還要對市場進行監控,避免能源價格上漲。

分析認爲,歐盟的能源市場極其脆弱,價格的猛然上漲會導致歐洲整個製造業徹底關閉,給歐洲經濟帶來毀滅性打擊,並帶來失業潮、高物價等各種社會與經濟生活的動盪。

哥倫比亞大學的全球能源政策中心的研究員塔季揚娜·米特羅娃說:“我們從未遇到過這種情況,未來會非常痛苦。”

對歐洲來說,更糟糕的情況可能還在後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