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南方日報

增城鄧山村烏欖年銷售超500萬元

“致富果”富了一村人

增城欖雕屬於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烏欖全身都是寶,果肉可以加工成美味的食材,欖核可以進行雕刻,加工成工藝品,欖仁更是上品的食材。

鄧山秋色,美麗田園。

鄧山村是廣州增城區小樓鎮西南部的一個行政村,種植有1000多畝優質烏欖樹,百年以上的古烏欖樹近1000棵,齊刷刷地昂揚在梯級山地之上,這種壯觀的陣勢,在整個嶺南都是罕見的。

每到烏欖成熟的季節,可以在這裏看到真人版的“泰山”,他們穿梭跳躍在樹叢中摘打果子,成爲了烏欖收穫季的一道美麗風景線。作爲日常三餐的雜鹹,無論是兒時的餐桌,還是如今銷往各地的衍生產品。烏欖,已深深地融入鄧山村人的骨子裏。

採寫:南方日報記者 鍾曉宇

見習記者 洪鈺敏

攝影:南方日報記者 梁鉅聰

烏欖全身都是寶

金九銀十,恰逢烏欖成熟的季節,村民梁伯成又開始忙碌起來了。

“好豐收,好價錢。”伴隨梁伯成的吆喝,只見他站在較粗的枝幹上,用一支長竹竿,伸到枝頭處震動拍打,烏欖便“簇簇”往下落。烏欖樹的樹冠寬大、樹身粗壯、枝葉繁茂,但樹枝十分脆弱,是無法靠人爬樹去徒手採摘烏欖的,因此,摘欖,又叫“打欖”。

“烏欖全身都是寶,果肉可以加工成美味的食材,欖核可以進行雕刻,加工成工藝品,欖仁更是上品的食材。”梁伯成介紹,鄧山烏欖以左尾品種居多,因是生長在原生態高山古梯田,與其他烏欖品種相比,具有皮薄、肉厚、幼嫩、油質適中、味道芳香等特點,且出仁率高。

摘下的烏欖,梁伯成便會對其進行簡單加工,醃製好的烏欖,廣府人一般稱爲“欖角”。“將烏欖放入水中,水開後還要煮上十多分鐘,待水涼後倒去澀水,用一根網繩,在已經煮過的欖果中間繞一圈,用手輕輕一拉,將欖的皮肉切成兩半,除去欖核,在欖角上再撒些鹽,醃幾天後便食用了。”梁伯成介紹道。

每當收穫季節,成千上萬顆烏欖果實累累,商家們不顧山高路遠,上門設點收購,經加工後轉銷外地。隨着種植業從低端、零散的傳統生產模式向規模化、標準化的現代生產模式升級,鄧山烏欖的品牌越來越有知名度。它們不但是村民的“搖錢樹”,更是時代變遷的活化石。

立足本土特色烏欖資源,鄧山村創立了烏欖農民專業合作社,把規範和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作爲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採取統一經營管理的模式,以此促進產業融合,提升鄧山烏欖經濟價值,帶動村集體經濟和村莊產業發展能力。

據瞭解,通過烏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運作,烏欖的售價從以往的每斤6—8元提升到每斤12—14元。2021年,村民們僅靠出售烏欖便獲得超500萬元的經濟收入。

欖雕煥發新活力

“能以徑寸之木,爲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這是《核舟記》裏的描寫。而在廣州也有異曲同工的藝術品,那就是廣州欖雕,欖雕始創於增城新塘鎮,早在明代就已盛行達到很高水平。

一把雕刀,一方桌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周漢軍手持刻刀,將小小的烏欖核雕刻出一幅幅美麗的風景。作爲欖雕工藝傳承人,周漢軍在夏街古驛道上租下黎賀榛故居後,對其進行了修繕,創立欖雕藝術展覽館——欖人欖園,成爲廣州欖雕傳承基地。

增城欖雕屬於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但傳統的增城欖雕作品,題材缺乏新意,難以刺激顧客的購買慾望。在周漢軍看來,把欖雕做成有增城特色的旅遊商品,能夠激發欖雕藝人的創作慾望。

何仙姑,是民間神話中的八仙之一,相傳她救死扶傷,護百姓平安。關於何仙姑衆多傳說中,嶺南增城之何仙姑脫穎而出,而小樓鎮,則是古書記載中的何仙姑家鄉。歷史文化在烏欖上得到傳承,何仙姑的故事則栩栩如生呈現在一個個欖核上。

在創作過程中,周漢軍蒐集增城歷史題材、民間傳說和民間故事,以此作爲欖雕的創作題材,解決了欖雕作品題材單調性的問題。比如《何仙姑系列故事》《賓公佛系列故事》《荔鄉懷古系列故事》,這些作品不僅有歷史文化內涵,而且題材新穎,構圖多樣化。

爲了讓更多人瞭解欖雕,周漢軍還定期組織活動,讓社會上的愛好者以及部分中小學生過來參觀,“讓更多人摸到欖雕,欖雕纔會活下去。”周漢軍目前有衆多徒弟,這些徒弟如今漸漸出師,能夠獨立工作了。

“文化會產生很大的效應。我們就是把文化植入欖雕上,欖雕是一個載體,我們通過欖雕作爲一個故事的載體去傳播我們文化。我們除了傳承這個技藝,更要傳承傳統文化,這纔是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周漢軍說。

特色文旅促發展

文化是地區的靈魂,旅遊則是載體,文旅融合方顯魅力。每年,小樓鎮都會啓動烏欖文化旅遊的有關活動,用文旅民俗的方式推廣烏欖文化,打造一張獨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烏欖成熟季節是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景區內的烏欖由當地村民承包打理,廣州二龍山花園生態景區與村民合作,提供專門售賣點。廣州二龍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賴錫志介紹,烏欖節已經舉辦了7年,在每年的烏欖節期間,遊客前來不僅可以觀賞和體驗傳統的“打欖”、界欖等勞作,還可以親手製作烏欖美食,感受當地獨特的烏欖文化。

“我們景區就在2015年的時候就開始推廣,用烏欖作爲一個農產品,結合旅遊,作爲一個民俗文旅的形式去推廣。不僅僅是爲了更多遊客可以來遊玩,更多的是想讓烏欖的內容,烏欖的文化傳承下去,不僅僅是成爲簡單的一個農產品,更加成爲我們當地的文化符號。”賴錫志說。

連點成線,串珠成鏈。串聯二龍、沙崗、鄧山的仙欖沙龍新鄉村示範帶被寄予厚望。以鄧山名村建設的經驗爲模板,以烏欖產業和農耕體驗爲特色,以民宿康養、欖韻研學、創新創業爲支撐,以黨建引領、聯農帶農、人才培育、數字鄉村爲保障,推動發展複合型產業體系,充分將農文旅融合起來。

鄧山村第一書記賴共愛介紹,鄧山村把建設任務轉化爲發展資源,把梯田變爲欖園,小樓鎮依據梯田走勢,打造了環線步道、汀道、休閒平臺和拱橋等設施,配套建設景觀水池,吸引了四面八方遊客前來遊覽。

未來,鄧山村將持續打造烏欖的文化IP,結合二龍山文旅項目,以烏欖文化節,欖雕文化爲牽引,讓烏欖文化“走出去”。“我們將結合鄧山村實際,繼續引進適合本村發展的一個精細農業烏欖種植項目以及烏欖周邊文旅項目,把我們鄧山村打造成一個鄉村文旅融合示範村。”賴共愛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