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訪中國農業大學經管學院院長司偉:極端天氣不會影響我國糧食安全,多措並舉應對外部環境變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莎 北京報道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是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也是今年“三農”工作的兩條底線任務之一。今年糧食生產經歷極端天氣、疫情、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等多重考驗,目前夏糧已豐收到手,秋糧即將大面積收穫,今年糧食生產有望再獲豐收。

我國糧食產量十八連豐,但仍有一些公衆關注的問題等待答疑釋惑,諸如極端天氣事件增加、全球疫情、地緣衝突升溫、國內糧食生產日趨集中對我國糧食生產乃至糧食安全的影響,應該採取怎樣的應對措施。再如在耕地紅線壓力下,一邊是穩定糧食麪積和糧食產量,一邊是滿足居民日益多元化的食物升級需求,二者如何得兼?

對此,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了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司偉。

農業生產如何更好適應氣候變化

《21世紀》:7月以來南方遭遇罕見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增加秋糧生產壓力,據氣象預測,今年華西秋雨強度較往年偏強,長江中下游秋季降水偏少,可能夏秋連旱,這將對明年糧食生產帶來怎樣的影響?全球變暖,極端天氣事件增加,農業生產如何更好適應氣候變化?

司偉:糧食安全是一個較爲寬泛的概念,既包括糧食生產,也要考慮糧食貿易、糧食需求基礎上的糧食供需平衡。國際上對糧食安全的定義有消費者可得到糧食和消費者能負擔得起兩個維度。

極端天氣引起的乾旱或洪澇,可能會造成糧食生產波動或局部地區糧食減產,但尚未對我國全局糧食產量造成明顯影響,更不會造成整體缺糧或糧價暴漲而影響糧食安全。因爲中國擁有發育良好的糧食統一大市場,通過糧食流通和區域調劑可以消化局部糧食生產波動。

就今年而言,夏糧和早稻已經豐收,爲全年糧食穩產增產奠定了基礎,從近期公開信息來看,秋糧也豐收在望。至於秋冬天氣變化對明年糧食生產的影響,我認爲現在下判斷爲時尚早。

雖然天氣和氣溫變化往往是一個短期過程,但仍要重視極端天氣可能對農業生產帶來的影響,並採取針對性預防和應對措施。

具體來看,在農業生產方面,一是把握農時,關注土壤墒情,及時播種;二是若因天氣原因錯過最佳播種期,可及時更換種植品種,並對品種進行優化創新以更好適應氣候變化;三是在農產品生產技術指導意見的發佈和各地落實環節中,考慮極端天氣等自然因素的影響,提早謀劃。

在應急管理方面,強化應急管理措施,提前安排糧食應急預案,防災減災,減少甚至避免對糧食產量帶來較大損失。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持續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防汛抗旱設施建設等相關工作,提高農業生產對氣候變化的應對、適應能力。

在政策支持方面,強化農業保險等政策工具的應用,更好保障農業生產主體的經濟收益。另外,還要加強氣候監測、預報預警。整體而言,農業生產要更好適應氣候變化,需要農業農村、氣象、應急管理、金融等多部門共同支持,協同推進。

《21世紀》:有研究認爲未來幾年“南旱北澇”形勢將持續,這可能對我國農業生產帶來哪些壓力?

司偉:“南旱北澇”的判斷是否可靠可能還需要更多的科學證據,一些科學家也在做這方面研究,但據公開資料,尚未有定論。但基於氣候等自然條件變化對糧食生產進行調整,體現的是中國農業的韌性,也是中國農耕文明適應氣候變化的國人智慧的體現。一些地區已有針對氣候變化,更換種植品種和調整種植方式的豐富實踐。

糧食生產如何穩定面積和產量

《21世紀》: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是今年“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但種糧收益低於種植經濟作物或外出務工收益,極端天氣、農資價格上漲等進一步增加糧食生產的不確定性。政策端應如何發力,保糧食麪積和產量?

司偉:雖然種植經濟作物收益相對高,但糧食生產具有一定的公共品屬性,不能僅考慮種植農產品的經濟收益。

保障糧食麪積和產量,需要調動和保護好“兩個積極性”。一方面繼續強化已有的農業支持政策,讓農民種糧不喫虧,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另一方面需要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提高地方政府抓糧食生產的積極性。

在糧食成本構成中,勞動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佔比最高,此外,近兩年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尤其是肥料價格上漲比較突出。對此也要採取針對性措施,不能被動受制於國際市場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

《21世紀》:糧食生產雖有一定公共品屬性,但在市場經濟中,糧食也要交易流通,那政策補貼和政策支持是否存在“天花板”?

司偉:當生產率提升之後,產品價格會降低,這是一般的經濟規律。但農產品與工業產品的市場競爭關係不同,國與國之間的農產品交易不是基於分工基礎上的完全競爭關係。糧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必備物質,糧食貿易不只是生產率的考量,也不可能完全依靠貿易。

但我們在理念上又希望實現農產品的自由貿易,因爲從全球角度來說,如果自由貿易得以進行,生產率不高的國家可以從生產率高的國家進口糧食,實現資源稟賦互補,互利共贏,但這在現實中很難實現。

WTO爲促進全球貿易,在規則中給各個國家設置了相應的約束條件,防止各國農產品補貼扭曲國際貿易市場,這是我們在考慮農業支持政策中必須注意的“天花板”所在。但是,農業支持政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要考慮新時期中國農業發展的特點,制定既符合WTO農業補貼要求,又能促進小農經濟包容發展的農業支持政策。

《21世紀》:我國小農戶佔農業經營主體的98%以上,其經營耕地面積約佔總耕地面積的70%,小農戶承受和應對各類不確定因素的能力相對弱。應該如何更好保障小農戶收益,調動其種糧積極性?

司偉:小農戶是我國農業生產的主體,這意味着我們在政策中要更多考慮小農戶,這是包容性增長的重要內容,也是推進鄉村振興和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應有之義。我們對待小農戶要有足夠的歷史耐心,不能操之過急。

怎樣保障小農戶收益?一是加強面向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在城鄉公共服務沒有實現均等化之前,土地仍是小農戶的心理保障,因而可以通過一系列社會化服務措施,降低小農戶的生產成本,增加其收益。

二是相關支持政策更加關注小農戶。在過去一段時間的糧食生產實踐中,我們希望支持種糧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來實現規模化經營,提高農業競爭力,因而支持政策更多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傾斜,未來應優化部分政策的瞄準性,更加關注小農戶種糧收益,實現包容性增長。

三是想辦法促進小農戶鏈接大市場,這一塊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如利用數字經濟紅利,在返鄉創業人員的組織和帶動下,用市場倒逼小農戶調整其農業生產行爲,提高其生產標準化程度和產品質量,打造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將千千萬萬的小農戶與大市場對接,進一步促進農民增收,增加其種糧積極性。

內外部壓力下如何保障糧食安全

《21世紀》:我國糧食生產區域集中化趨勢明顯,2021年13個糧食主產區產量佔總產量的78.5%,主銷區和產銷平衡區自給率下降。如何看待我國糧食生產集中化趨勢?如何應對糧食區域供給不平衡?

司偉:我國糧食生產的集中化趨勢在產量和生產區域邊界上都有所體現,過去糧食集中連片生產,區域生產被認爲是比較優勢的體現,通過糧食生產經濟帶實現專業化生產和空間佈局合理化。但現在大家意識到,過去“南糧北運”,現在“北糧南運”,實際上是主產區在萎縮,尤其是現在糧食生產集中在長江以北地區,存在較大的可持續發展風險。

對此,我認爲要加強利益分配、利益補償和黨政同責考覈。

一是在中央財政及相關的農業支持政策方面,強化對糧食主產區的支持,避免產糧大縣都是財政小縣的情況,讓種糧的人不喫虧,種糧的縣不喫虧;二是注意利益補償機制,主產區與主銷區之間怎麼補償,如何從理念變成行動,是需要研究的方向;三是黨政同責要落實,主產區、主銷區、產銷平衡區責任一起扛,強化糧食生產的考覈。

《21世紀》:我國是世界第一大糧食進口國,近期外部環境變化會對我國糧食進口帶來怎樣的影響?如何應對?

司偉:對中國來說,糧食安全是永恆的話題。在生產方面,中國人口多,土地資源總量大,但人均佔有耕地少,總體是一個資源緊缺的國家。在消費方面,我國正處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階段,處於邁向現代化的關鍵節點,居民生活和食物消費也相應轉變,比如,從過去以植物性蛋白質來源爲主,現在轉向植物蛋白和肉類蛋白質並重。

現在我們應該比任何時候都更加註意外部環境的變化,因爲一方面,我國是第一大糧食進口國,國際糧食價格上漲會增加我國的糧食進口成本,而且部分進口農產品的產業鏈長,貿易成本上漲的影響通道廣。另一方面,地緣政治摩擦或衝突會影響我國的貿易渠道,甚至全球農產品的貿易格局。

但除了可能的負面影響,我們也要認識到外部環境的變化對中國農業發展也是一個難得的轉型機遇。

具體應如何應對?一是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將遏制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落到實處。

二是通過系列措施,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

三是從大食物觀角度來認識中國的糧食問題。因爲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其實是食物安全問題,要推動我國農業與食物系統轉型,具體表現爲通過農業生產結構性調整,在綠色發展背景下,既保障糧食產量提升,又實現營養與健康。

四是我國應該積極參與全球糧食治理,倡導糧食貿易,避免貿易封鎖。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糧食安全也關乎全球糧食安全,要共同維護全球糧食安全。

我們要始終記得一個樸素的道理,即“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21世紀》:你提到要從大食物觀出發,基於綠色發展調整糧食生產結構,前面你也提到我國耕地資源有限,而大豆等作物單產相對主糧低,調結構如何兼顧糧食產量、耕地紅線、綠色發展和居民美好生活需要?

司偉:其實有很多方式,在生產端,一方面調整生產結構,加大科技投入,推進種業振興,提高單產;另一方面,在農業生產之外,技術創新也大有可爲,如通過人造肉、無土蔬菜栽培等技術革新,彌補傳統農業生產資源的不足,助力食物供應結構優化與升級。

在消費端,倡導健康的食物消費觀,優化肉類消費結構,推廣健康的膳食模式,養成更健康的飲食習慣,減少營養過剩或不均衡帶來個體或公共醫療資源負擔,避免食物浪費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