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媒:亚洲应为油气短缺做好准备

参考消息网9月30日报道 日本《日经亚洲》杂志网站9月28日发表题为《亚洲必须为迫在眉睫的油气短缺做好准备》的文章,作者是新加坡万达洞察公司创始人万达娜·哈里。文章认为,一场正在酝酿中的全球能源危机,有可能破坏亚洲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全文摘编如下:

近两年来,全球石油生产能力出现史无前例且很可能不可逆转的下降,再加上重建石油产能所需的投资持续减少,这一切正在走向雪崩,这很可能令世界感到不安。

亚洲新兴市场将受到最严重的影响,因为该地区将恢复其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能源消费中心的地位,并不得不在油价日益上涨的同时尽可能从国际市场吸引石油。

对价格敏感的亚洲液化天然气进口商已经被欧洲同行挤出市场,这些欧洲同行愿意为液化天然气支付最高运费,因为从俄罗斯进口的管道天然气最近几个月已经枯竭。

同样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在石油领域,太多买家追逐太少的原油,这迫使亚洲国家要么出高价买油满足自身需求,要么转向污染严重得多的替代品——煤炭

目前,世界陷入结构性石油供应短缺的可怕前景被搁置一边。

众所周知,石油市场目光短浅。近几个月来,对衰退的担忧与日俱增,加上石油消耗前景暗淡,这些因素导致原油价格与3月时的峰值相比下跌33%。

此外,对经济放缓导致油价相对较低的预期可能会进一步抑制本已十分疲软的油气勘探和开发支出。

欧佩克大多数成员国及其盟友一直未能将原油供应恢复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这是一个重大信号。如今,这些国家在恢复此前的产量方面,遇到了一堵难以逾越的墙,包括全球对化石燃料日益严重的抵制。

这个以欧佩克为首的产油国联盟的成员们一直在逐步提高原油的月度产量目标,以试图赶上疫情后全球需求的复苏,但8月份的原油日产量比承诺的少350万桶。

欧佩克内部和其他主要产油国的过剩产能已经被压低到每天仅100万桶。在“欧佩克+”联盟之外,目前也看不到太多缓解的迹象。

美国不再是过去那种摇摆不定的产油国。预计其原油产量要到2023年才会回到2019年每天1230万桶的峰值,但就连这一预测现在也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几十年来,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巨头一直是世界能源供应的基石,而主要投资者正将化石燃料从他们的投资组合中撤出,他们在等待潜在的、更清洁的替代品在商业或技术上变得更可行。

在投资者、股东、决策者和环保游说团体的压力下,这些公司不敢提出相反观点。少数欧佩克成员国领导人继续警告不要在新能源准备就绪之前放弃传统的能源来源,但他们的观点被认为是自私自利。

诚然,这是一场正在酝酿中的全球危机,它有可能破坏亚洲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亚洲开发银行在9月21日发布的最新《亚洲发展展望》报告中指出,亚洲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超过了疫情后的世界其他国家,而且预计在将到来的衰退环境中会表现得更好。

这一地区的决策者必须优先考虑能源可负担性和可获取性,在选择方案时需要采用上述所有办法。它们当然应该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但这只是解决方案中的一小部分。

印度尼西亚和印度正重新开始努力,以提高它们国内有限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该地区拥有更多未开发油气潜力的国家也会这样做。

亚洲国家领导者应该加强与中东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商的接触,并为它们提高产能的努力提供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