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有句話叫“可憐天下父母心”,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能成龍成鳳,爲孩子付出了百般精力,甚至是以犧牲自我爲前提,但結果好像都不盡如意。

很多父母百思不得其解,爲什麼自己盡心盡力,反倒讓孩子越來越遠離自己。

就像《小歡喜》裏面 的喬英子,爲了逃離母親險些跳海,而母親更是撕心裂肺地喊:我做的一切都是爲了你啊!

其實,無論是親子關係、夫妻關係還是父母關係,彼此從來都是環環相扣的 ,沒有單獨脫離出來的關係,我們在社會上遇到的各種人際關係,雛形就是我們的原生家庭,以小的原生家庭爲一環:父母自然是主角,孩子是配角,後代的性格與他人交往的方式,都和父母的相處模式緊密相連。

代際傳承”指的是:父母有意(或無意間)將自己的行爲、思維方式等傳遞給自己的孩子,以至於孩子在某些情況下表現出與父母相似的行爲或者思維方式。

我們都明白一句話叫做“原生家庭影響孩子一生”,但是這個說法並不準確,真正影響孩子的是不只是原生家庭,而是指整個家族包含原生家庭在內的傳遞,這種傳遞既包括正面的,也包括負面的。

也就是 說,你孩子的“不好”現狀,不僅要分析你和你伴侶的相處模式,還要分析你和你父母相處的模式,以及你伴侶和他的父母相處模式。

甚至於,還要分析你和伴侶各自父母的情感依戀模式。

聽起來是不是很複雜,但是任何問題要想理清,就要從源頭解決。

所謂伐木不自其本,必復生;塞水不自其源,必複流;滅禍不自其基,必復亂。心理問題如果不解決,就會代代相傳,繼續讓你的後代去承擔你未解決的痛苦,這和富不過三代是一樣的道理。

下面我們會從簡單三個角度幫助你有效自我覺知,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幫助你在你孩子這裏“止損”。父母的心理問題會代代相傳,如果你要養育孩子,希望你明白3點。

一、我們對父母的內射

心理學上有個詞語叫,內射型認同,內攝型認同是指一個人把另一個身上的某種品質當作自己模仿,學習的對象(勇敢,果斷)。

在長期的學習,模仿後,個體就會把模仿對象的這些品質內化爲自己的品質,這些品質逐漸成爲我們的三觀和待人待物穩定的態度。

相信大家能夠理解,這個最常見 的就是我們和父母的關係。而內射型認同後,他們就在心理形成了一種內在關係模式,這種內在關係模式,是我們在和父母的關係中學來的,無論父母的關係好不好,我們都會情不自禁“學以致用”,比如與伴侶的互動,教育孩子的方式、在職場中的表現......

用武志紅老師的華說:這種關係,可以投射到任何一段關係中,導致我們不斷重複構建相似的關係。所以你會發現,你爲什麼總找相似的伴侶。

如你沒有被意識到的你“內在關係模式”,那就很可能在中間掙扎拉扯,陷入一次又一次又一次困在關係當中。

二、我和伴侶的“認同”與“反認同”

舉個例子,a女士對嚴厲暴虐的父親恨之入骨,於是她選擇了與父親截然相反的丈夫,他對自己額外溺愛,而a女士同樣討厭當初不作爲的母親,於是她變成了”女強人”剛烈帶有控制慾。

a女士反轉了和父母的關係模式,這個叫做反認同。

而認同某種程度是“懦弱”的認命,因爲認同,代際傳承強迫重複了那些最傷心的關係模式,但細心的人已經發現了,兩者其實都走向了兩個極端。都是不健康的。

a女士和溺愛她的丈夫同樣處理不好關係,她把丈夫培養成“舔狗”,無底線地對她好,這樣的做法,在潛意識裏其實是在“報復男性”--報復父親。

無論 是認同還是反認同,這些負面影響不會消失,只會繼續影響到下一代。

三、我們對孩子的投射

投射性認同和內攝性認同有所不同,內攝是對內,向攝是要把 “ 父母 ” 的外部世界的東西,吸納到 “ 我 ” 之中。而投射是向外。就是要把“我”之中的東西投射到 外部世界。

投射用通俗的話講,就是我把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品質,投射到孩子身上,我也覺得孩子喜歡或不喜歡(儘管事實並非如此),比如我和伴侶的關係處不好,在潛意識裏,我無法按照內攝的品質去“塑造”伴侶,改變不了對方,恨對方,那我讓孩子也“討厭”對方,很多母親都喜歡當着孩子面說父親 的壞話,母親這樣做其實就是把孩子當成了延續投射的工具,替自己“報復男性”或“嫉妒女性”或“出人頭地”等等

投射最容易將“壞”的投出去,因爲我們的內在心靈能夠處理“好”,而處理不了“壞”,所以要把這種“壞”的焦慮投射出去,讓別人替我們去分擔。

從父母到你,再到你和你的伴侶,再到你的孩子,這些關係都是一環扣一環的,以上這種代際傳承的模式,會在你的子女身上重演,但不代表一模一樣。

很多父母焦慮?怎麼辦,怎麼才能教會孩子,挽救婚姻,那你可能真的及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與此同時,只有帶着覺知,不斷地 自我調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真正有效解決你和你孩子的相問題,也能緩和你和伴侶的關係

終其一生,我們都在爲做一個自由而完整的人而努力。

- The End -作者 | 湯米編輯 | 不下雨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羣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