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月30日烈士紀念日,由中央黨校出版集團大有書局推出的《何建明紅色三部曲》,收入了當代報告文學領軍人物、著名作家何建明的《忠誠與背叛》《革命者》和《雨花臺》三部重要紅色革命題材作品,謹以此書獻給爲新中國解放事業而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們。

本次由大有書局集結出版的《何建明紅色三部曲》,生動再現了重慶紅巖、上海龍華、南京雨花臺三處紀念地所發生的革命鬥爭故事,聚焦在國民黨反動派的殺人魔窟、陰溼黑暗的死角中迸射出的共產黨人最耀眼的黨性與人性的光輝,涉及革命烈士多達千人,其內容豐富而精彩,堪稱“文學革命恢宏史”。

參觀重慶紅巖紀念館深受震撼 寫出《忠誠與背叛》

何建明向北京青年報記者談及創作這三部作品的緣起時稱,2011年建黨九十週年期間,他生平第一次參觀重慶紅巖革命紀念館,深受震撼,顛覆了他以前看《紅巖》小說的那種固有認知和印象。“我在紀念館裏看到的真實的紅巖故事,遠遠超過小說裏的紅巖故事。在我看來,羅廣斌、楊益言創作的《紅巖》小說,完成了好人跟壞人鬥爭的故事,但是真實的紅巖故事複雜性、尖銳性、深刻度遠遠超過了小說本身。”

何建明稱,他在重慶走訪時,通過大量新解密的史料及歷史細節,對倖存下來的革命者及其後代的採訪,真實再現了中共中央南方局領導的地下黨在重慶解放前夕艱苦卓絕的戰鬥,生動而真實地詮釋了“忠誠與背叛”這一宏大命題。這裏麪包括了甫志高被捕後,經不住敵人嚴刑拷打而招供,出賣中共地下黨組織後,是如何遭獄友的唾棄後悔悟,最終他還是被國民黨槍殺,叛徒得不到好下場的結局,由此體現了人性在黨性面前的複雜性和脆弱性。

《忠誠與背叛》一經出版便在全黨和全國掀起了“紅色黨史的閱讀熱潮”,成爲全黨、全軍“忠誠教育”的重點推薦讀物,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並被改編成多個新版的“紅巖”故事題材影視作品。

讓革命烈士“鮮活”起來 《雨花臺》鄧中夏事蹟長達4萬字

寫完了《忠誠與背叛》,何建明將目光投向南京雨花臺。“從紅巖這個點,到雨花臺這個更大的面,這裏面故事鬥爭的複雜性、黨史的寬闊度也增加了我寫作的難度。”何建明稱,南京雨花臺革命烈士地所埋葬的烈士人數及身份要比“紅巖”烈士多得多和重要得多,爲此,他在《雨花臺》裏所寫到的烈士就多達300餘人,所涉及的各方面的歷史人物1000多人,這在他40餘年的創作中從未有過。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雨花臺》這本書裏,何建明在第一章用了長達46頁4萬字的篇幅來寫革命烈士鄧中夏。他稱中學歷史教科書裏的鄧中夏事蹟太過簡單刻板化,他要在這本書裏寫出有血有肉,又有思想情感的鄧中夏。比如,出身有錢人家,風華正茂、皮鞋擦得錚亮的鄧中夏是如何在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在北大學生救國會上激情演講,徐悲鴻又是如何將鄧中夏的這一精神狀態通過繪畫形式在《國民》雜誌上作爲封面圖予以呈現;還有鄧中夏原來是一大代表,爲什麼沒有出席黨的一大,在這期間他在忙什麼,他是怎樣安排毛澤東、董必武等黨代表的住處的等等。

“其實當時鄧中夏有更大的事要做,他爲籌備建黨工作忙得不可開交,抽菸抽得滿身都是菸灰,根本顧不得講究自己的形象了,他嘔心瀝血地奮戰在建黨第一線。”何建明說道。他還在書中寫了鄧中夏遭王明貶職,一個月只拿8塊大洋在上海艱難生存的處境,即便這樣,鄧中夏也沒有放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後來他被叛徒出賣,蔣介石派手下和他談判,稱只要籤個字,就能做國民政府教育部長,但是鄧中夏面對這名利誘惑毫不動心,在被國民黨反動派執行槍決前一天,還在監獄給獄友們上黨課。

在何建明看來,想要讓黨史和革命史“立”起來,“活”起來,就得讓鄧中夏這樣的歷史人物故事更加鮮活,更接地氣。在不違反歷史真實性原則的情況下,通過報告文學這樣一種題材,對他的人物性格和內心世界的刻畫,讓當下的讀者與他有親近感,觸摸感,從而同情共鳴,抵達人們內心深處共有的情感和靈魂。

尋找中共建黨初心和使命 聚集上海寫出《革命者》

就這樣,通過《雨花臺》裏一個個前赴後繼的革命英雄事蹟,何建明開始尋找這背後的初心使命,由此完成了《革命者》這本書。他將目光聚焦在上海,這裏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中共建黨的初心,除了推翻舊的統治,還要建立新社會,爲勞苦大衆謀幸福。

值得一提的是,在《革命者》序中,何建明以第二人稱“你”的敘事手法來寫民主人士黃炎培在北平參加開國大典後,從《大公報》上獲悉在國民黨政府中央銀行工作的兒子黃競武與十幾名員工爲了阻止國民黨將領湯恩伯將國庫內的最後一批黃金偷運到臺灣,而慘遭國民黨反動派逮捕殺害的消息後悲痛欲絕的心情。

“黃炎培追隨大半生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夢想就這樣破碎了,剛剛成立的新中國卻讓他獲得了重生,他被推舉爲政務院首任副總理,開啓爲人民服務的事業。1949年10月1日這一天,還是黃炎培的70壽辰,他悲喜交加,寫下了一首長詩。”何建明稱,他觀察到這一細節,並將這首長詩引用進文章內,同時動用電影文學手法來敘寫黃炎培此次時刻的心理活動。

十年磨三劍,何建明懷着黨史和革命史的深厚感情和興趣,花費大量時間,採訪了數以百計的當事人和專家,走遍了中共革命鬥爭地,發掘了許多鮮爲人知的寶貴史料,推出了《何建明紅色三部曲》,生動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和革命者在艱苦卓絕的年代爲了信仰而英勇犧牲的悲壯故事。讓革命史“立體”起來,讓英雄人物“鮮活”起來,讓紅色好故事在讀者內心“生出根”來,這是何建明在紅色題材紀實文學創作中的思考和探索。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恩傑

編輯/崔巍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