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主持人:武平被譽爲“林改第一縣”,林改給武平的旅遊產業發展帶來了哪些紅利?武平是如何講好林改故事,推動縣域旅遊產業發展的?

張麗華:今年,是林改20週年。二十年來,我們始終牢記囑託,搶抓機遇,奮勇前進,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森林旅遊,讓“綠水青山”更有效地成爲羣衆致富的“金山銀山”。

武平梁野山瀑布。李國潮攝

林改二十年,給我們帶來了美麗生態,也帶了發展機遇。我們依託林改發展成效,搶抓國家支持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建設、龍巖與廣州開展對口合作等重大歷史機遇,主動融入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建設,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和輻射,增添了旅遊產業發展後勁。

這些年,我們持續發揚“敢爲人先、接力奮鬥”林改首創經驗,講好林改故事,堅持“旅遊富民”縣域發展戰略,全力打造“兩區”康養休閒旅遊度假區“後花園”。

一方面,把生態資源轉化爲旅遊資源。發揮綠色生態優勢,創新開發“五氧”“五福”等系列旅遊產品,打造黨員幹部教育、學生研學、工會職工療養、企業團建、遊客康養度假等“五大基地”。推動“+旅遊”融合發展。走出了一條全域旅遊引領綠色發展的新時代路子。

武平黃金百香果。謝進發攝

另一方面,把綠色產品轉化爲旅遊產品。注重把山林農田當景區、把林農產品當旅遊產品,大力發展林下特色產業,武平百香果、象洞雞曾代言“福建味道”,武平紫靈芝種植1.97萬畝、面積全國最大,富貴籽產量佔全國市場95%以上,綠茶炒綠產量全省最多,2021年實現林下經濟產值40.2億元,帶動3萬農戶增收致富,讓“綠色山田”成爲百姓的“致富源泉”。

龍巖市武平縣委書記張麗華與人民網主持人面對面。劉鵬標攝

主持人:鄉村旅遊大有文章可作,武平如何差異化發展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張麗華:武平立足林改帶來的生態優勢,從山水中找優勢,在綠色發展上下功夫,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加快創建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示範縣。

在規劃上,實行黨管旅遊和三級書記抓旅遊工作機制,把鄉村旅遊納入全域旅遊“一盤棋”。讓規劃更緊扣武平鄉村特色,既顯前瞻性又顯實操性。在配套上,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完善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鄉村風景道、配套電瓶車道、自行車騎遊道、步行慢道及等公共服務設施,形成“五彩繽紛、四季有花”的特色旅遊景觀。

在發展過程中,我們注重運用“市場爲主、運營前置”的理念開發鄉村旅遊,不斷引入懂經營、會策劃、善管理的市場經營主體,爲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注入“源頭活水”。在東留黃坊田園樂園,村委帶領村民投資建設田園樂園,引進梁野久謠公司運營管理,推動開發農耕體驗、東留捶魚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和果酒釀造生物課程等特色體驗活動,爲鄉村旅遊發展注入“新活力”。

千鷺湖溼地。鍾文泉攝

按串點連線成片的建設發展思路,武平打造了環梁野山、環千鷺湖、環六甲湖三大鄉村振興示範片,將一個個散落的“美麗盆景”串聯成“連片風景”。經過多年持續打造,梁野山下“五朵金花”全面開花,2021年吸引遊客超200萬人次,成爲武平鄉村“會客廳”。今年4月,“春生夏長‘鄉’約大美武平之旅”成爲全省三個之一入選全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

我們堅持把山林農田當景區、把林農產品當旅遊產品,在特色現代農業發展中植入旅遊元素,大力發展鄉村觀光、林下休閒、園中採摘、田上農耕、農家消費等旅遊業態,連續舉辦農民豐收節、水果採摘節、賞花節、田野音樂節等鄉村節事活動,促進旅遊消費,推動“綠色山田”成爲百姓的“幸福源泉”。

主持人:如果讓您用一句話來向大家推介武平,您會怎麼說呢?

張麗華:這裏是千年古縣、客家祖地;這裏是革命搖籃、林改策源;這裏是天然氧吧、經濟十佳;這裏是文明城市、平安福地。

“林改第一縣”是起點,“天然氧吧”是重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