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時,爲隱蔽主攻意圖,牽制高平方向的越軍主力,解放軍廣州軍區陸軍第41軍向茶靈正面的八達嶺、八姑嶺發起攻擊。這兩座山嶺距離國境線2-3公里,有一條我國援建的公路從廣西靖西縣龍邦向南通過兩嶺,再經茶靈直達高平,距離只有36公里。因此,這裏是越軍的重點防禦方向,敵步兵346師將號稱“決戰決勝團”的步兵677團和188炮兵團一部放在了這裏,還有地方軍1個獨立營和1個邊防連助戰。

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原定的作戰方案中,茶靈是重點突破口。因爲離高平近,威脅大,正可吸引越軍在此大戰一場。根據軍委的決心修改戰役計劃後,要大包抄,大迂迴,打殲滅戰,從茶靈正面突破屬於內線作戰,難以達到迂迴包抄的目的,反而有趕羊之嫌,不容易全殲敵軍。因此,許世友和廣州軍區前指將第41軍的作戰重點放在從龍邦西側的念井突破,向高平以西進行內外雙層的大迂迴,配合第42軍在佈局關方向的突破穿插全殲高平越軍。在茶靈方向,只以一個步兵團進行牽制性攻擊,吸引越軍的注意力,用的是聲東擊西之計。在北、南集團迂迴對進後,高平之敵無法南逃,只能向北部茶靈、廣淵、下琅、重慶方向敗逃,這裏就是口袋陣的袋底了,越軍插翅難飛。

向茶靈方向進行攻擊的是第41軍123師368團,加強了師屬4個炮兵營和1個高炮連。368團1個步兵團畢竟兵力太少,又沒有坦克部隊支援,難以沿公路向茶靈進行大張旗鼓的進攻。好在配屬的炮火還算強大,沿邊界拔點進攻綽綽有餘,反正只要進攻兇猛,打得熱鬧,能吸引越軍的注意力就行了。經過偵察敵情和分析判斷,368團將攻擊目標鎖定爲八達嶺和八姑嶺地區,有越軍1個加強連防守,我軍能形成絕對的兵力火力優勢。

2月17日全線總攻開始後,368團拿出步兵2、3營從左右兩翼發起突擊,同時以4個炮兵營和團、營屬迫擊炮進行火力支援。開始較爲順利,攻擊部隊多路並進,相繼拿下了八達嶺、八姑嶺的301號、303號高地以及八姑嶺東南側的15號高地、815高地,對八姑嶺越軍核心陣地12號、13號、14號、302號高地形成了三面包圍之勢。在繼續進攻八姑嶺核心陣地時,因各高地相鄰較近,戰鬥地域狹窄,越軍交叉火力猛烈,攻擊部隊組織得不夠好,火力支援不及時,一時形成對峙達5個多小時,攻擊部隊傷亡很大,一上午沒能解決戰鬥。一線指揮員在向上級彙報情況時,不夠清楚準確,團指揮所沒有及時掌握全部戰情,影響了進攻決心,以致進展停滯時間過長。

直到下午,368團纔將預備隊1營2連投入戰鬥,繼續發展進攻。2連不愧曾獲得廣州軍區授予的“硬骨頭六連式連隊”榮譽稱號,以小羣多路躍進,反覆向敵衝擊,浴血奮戰3個多小時,連續攻佔12號、202號、302號、13號4個高地,擊斃越軍68人,勝利完成了戰鬥任務。與此同時,團指揮所指揮其他部隊發起圍攻,經過苦戰又將14號高地攻佔。戰至17日17時20分左右,368團全部攻佔了八達嶺和八姑嶺各陣地。

進攻八達嶺和八姑嶺的戰鬥,歷時16小時,368團及配屬炮兵殲滅越軍1個加強連,共斃敵205人,傷敵57人,摧毀越軍地堡和暗堡30餘個、掩蔽部57個、哨所4個,繳獲各種槍支、火炮、彈藥一批。368團傷亡也超過了200人。令人遺憾的是,由於師首長對前線戰況掌握不清,又機械理解軍指揮所指示,在部隊已經攻佔兩嶺的情況下,不顧前線指揮員的反對意見,強行命令部隊撤出既得陣地。這樣一來,368團一天的戰果前功盡棄,錯失了向茶靈方向進攻的有利條件和時機。重新佔領八達嶺和八姑嶺,還要等到2月27日的第二次戰鬥。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