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已經習慣了早醒。兒子就睡在旁邊。

忽然,聽到十歲的兒子一陣陣的抽泣。他並沒有醒,顯然這只是睡夢中的抽泣。

難道是因爲昨天批評他,批評得太狠了?

也許不是。

同樣的情形,兒子在小筆鼻的時候,就發生過。

像一些小朋友一樣,白天的時候,兒子在牀上睡覺容易醒,睡不踏實。於是,我就乾脆抱着他睡,這樣,他大概可以多睡一個多小時。

很多人說抱着睡不好。但我的直覺告訴我:睡總比不睡好,睡多總比睡少好,畢竟小朋友正在發育。

慢慢地我發現了一個現象,就是兒子在睡覺的時候會哭。當然不是號啕大哭,而是撇着小嘴兒地抽泣。然後再過一段時間,又會在夢中微笑。等他開始夢中微笑時,經驗告訴我:他快要醒了。

也許,每個人的睡眠後期,都有這麼一個過程:先是哭,然後是笑。如果睡眠不足,沒有達到“笑”的階段,甚至連“哭”的階段都沒有達到,那麼,他在白天的情緒等方面,會受到影響,因爲沒有“睡夠”。

如果這個理論成立,那麼,我就不必爲我年輕時候的“睡懶覺”自責了。

初中的時候,常常午睡過頭而遲到。因爲成績好,老師並沒有責怪什麼。

高中開始住宿,同學們普遍成績好,我的成績也就沒有那麼拔尖兒。但是,午睡過頭的情形還是經常發生。常常是我一覺醒來,宿舍裏早已空空如也,寂靜得可怕。也許是老師對我沒報什麼期望,何況睡懶覺不影響其他同學,所以也沒人理會我的遲到。

這種情形持續到了大學,下午的課常常因爲“睡過頭”而曠課。我當時多少爲此自責過。

如今看來,我“睡過頭”不是錯,而是學校的作息制度安排錯了:午睡時間安排不夠長,導致我不夠睡,沒有睡到“笑醒”。

顯然,夠不夠睡,是非常“個體化”的事情。有的人,睡六七個小時就夠了,但對我來說,沒有八九個小時,還是不夠。據說,成大事的人,往往是精力旺盛、睡眠少的人,從這個指標上看,我難成大事。我的“貪睡”,大概是遺傳的因素,我的媽媽就很貪睡。

優質睡眠的一個標準,就是微笑着醒來。這是每個人的義務。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