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形成旅遊、山泉水、勞務、種養、苗繡等5個主導產業,村民年人均純收入從2013年的1668元躍升到去年的20167元……在湖南花垣縣十八洞村,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千年苗寨生機蓬勃,印證了精準扶貧方略的科學性,也爲推進鄉村振興注入信心力量。

思想就是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西十八洞村首提、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的精準扶貧方略,爲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行動指南和重要遵循。從明確“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到強調“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再到把精準脫貧作爲三大攻堅戰之一進行全面部署,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堅持精準方略,提高脫貧實效,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對於貧困人口規模龐大的國家,如何找準貧困人口、實施扶真貧是普遍性難題。2012年底,我國貧困發生率爲10.2%,減貧已進入國際公認的“最艱難階段”,面對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如何啃下“硬骨頭”,實現全面小康“一個都不能少”?如何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讓脫貧攻堅經得起歷史檢驗?在精準扶貧方略引領下,扶貧開發進入“滴灌式”精準扶貧新階段: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解決“扶持誰”的問題;加強領導、建強隊伍,解決“誰來扶”的問題;區分類別、靶向施策,解決“怎麼扶”的問題;嚴格標準、有序退出,解決“如何退”的問題;跟蹤監測、防止返貧,解決“如何穩”的問題。一系列有力舉措,極大增強了脫貧攻堅的針對性有效性,有力提升了脫貧攻堅的整體效能,真正起到了拔窮根的作用。

精準扶貧方略,是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制勝法寶,也是中國減貧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一切從實際出發、遵循事物發展規律的科學態度,面對新矛盾新問題大膽闖、大膽試的創新勇氣,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不懈探索,對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遠大追求。實踐充分證明,精準扶貧方略,不僅確保了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而且有力提升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豐富和發展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和治國方略。

精準扶貧的寶貴經驗,源於中國,屬於世界。在實地考察中國的減貧實踐後,時任哈薩克斯坦人民黨主席、議會下院黨團主席的科努羅夫感慨:“如此精細化的扶貧工作令我們感到震撼。一個負責任的執政黨就應該這樣認真幫助貧困羣體,研究解決貧困問題。”曾擔任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的本揚先後到訪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福建寧德下岐村,感受精準扶貧,表示“要把中國同志的好做法帶回老撾去”。2018年,“精準扶貧”等理念被寫入第七十三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的關於消除農村貧困問題的決議。

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調研。在一戶村民家中,總書記拿起已經被翻得起了毛邊的《扶貧手冊》和《貧困戶精準管理手冊》,一頁頁翻着,一項項看着、問着,也感慨着:“這手冊用得多了,翻舊了!”“精準”,早已成爲新時代脫貧攻堅最顯著的特徵,更帶來深刻啓示:面向未來,堅持精準的科學方法、落實精準的工作要求,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我們就一定能爲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科學路徑和持久動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上書寫新的不凡篇章。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