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中國科技產業智庫「甲子光年」在線上成功舉辦了「甲子引力X」元宇宙峯會,甲子光年智庫院長宋濤重磅發佈了《中國特色的元宇宙與實施路徑研究》主題報告,以下爲報告詳細內容。

大家好,我是甲子光年智庫的宋濤。

首先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甲子光年本次大會。這次我們會議的主題聚焦元宇宙。元宇宙的概念已經火了一段時間了。但是什麼是元宇宙,元宇宙構成要素是什麼?元宇宙有沒有等級?它的進化路徑是什麼?中國應該如何建設具有自身特色的元宇宙?有哪些關鍵角色?他們需要發揮哪些作用?

這是我們舉辦這次大會的一個主要目的,希望通過聚合業內人士,共同探討這些問題的答案。希望爲中國元宇宙建設提供一個觀察的窗口。

接下來,就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開始我今天的分享。我今天的分享主題是中國特色的元宇宙與實施路徑。


我的分享主要討論五個話題。

第一部分起源:跟大家分享一下甲子光年認爲元宇宙產生的本質原因是什麼,驅動元宇宙發展和制約元宇宙發展的要素有哪些。

第二部分要素:討論一下元宇宙構成的核心要素有哪些,構成要素交織所產生的應用場景是什麼,由此構畫出的元宇宙生態體系是怎樣的,以及我們定義的元宇宙是什麼!

第三部分差異:討論中美元宇宙發展的差異有哪些。

第四部分特色:提出中國特色的元宇宙是什麼,核心要素有哪些,元宇宙的評價等級如何劃分,實施路徑是什麼。

第五部分策略:針對不同層級不同角色給出佈局發展元宇宙的策略方向建議。


Part1 元宇宙的起源與本質



我們先來看第一部分,元宇宙的起源與本質。


1.1 世界經濟發展歷程:體驗經濟已成現階段經濟模式,其在生產和消費行爲方面更爲注重體驗與互動


爲了探討元宇宙的本質原因是什麼這個問題,我們特別梳理世界經濟模式發展的歷程。


經濟發展的演進已從過去的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走向現階段的體驗經濟,而各經濟發展階段在生產行爲及消費行爲上呈現不同的型態。


● 18世紀中葉之前,是農業經濟時代,主要以原料生產爲主,消費行爲以自給自足爲原則;

● 18世紀中葉-20世紀中葉,是工業經濟時代,主要以商品製造爲主,強調商品功能與效率;

● 20世紀70年代-20世紀末,是服務經濟時代,主要強調分工及產品功能,消費行爲以服務爲導向;

● 21世紀之後,是體驗經濟的時代,注重以提升服務爲首,並以商品爲道具,消費行爲上更爲追求感性與情景的訴求,創造沉浸式體驗服務,注重商品與消費的互動與體驗。


所以,從大的發展背景上來說,我們當下是處於一個體驗經濟的時代。


1.2 體驗經濟的發展歷程:體驗經濟主要聚焦人的六識設定體驗基本要素


既然我們現在處於一個體驗經濟時代,那麼有必要看一下體驗的基本要素。


主要包括感官、情感、思考、行動和關聯五個基本要素。這些體驗要素是跟人的六識對應的,比如感官是對應的眼、耳、鼻、舌等體驗,情感和思考則更注重意,注重情感共鳴和認同感。行動則對應身,關聯則是對應六識的綜合。


所以體驗五大基本要素是作用於人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其中,感官、情感、思考是屬於個體體驗,主要作用於單個消費者個體,而行動和關聯則屬於羣體體驗,是必須有相關羣體的互動纔會產生的體驗。


1.2 體驗經濟的發展歷程:體驗經濟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分別對應了信息通信技術的四個階段


基於這五大基本要素的體驗策略與深度情況,體驗經濟也已經發展了四個階段。分別是個體體驗、複合體驗、全面體驗和主動體驗階段。


● 個體體驗:主要是基於五大基本要素單獨開展的體驗活動或策略,尤其是針對感官、情感、思考三類個體體驗要素的相關體驗較多;

● 複合體驗:則是將體驗要素與體驗媒介進行了整合,以體驗矩陣的形式開展體驗工作。

● 全面體驗:則是在體驗要素、體驗媒介基礎之上,隨着互聯網時代到來,開始注重基於用戶全生命週期的體驗,而且會涉及到全部五大體驗要素。因此,稱之爲全面性體驗。


前面三類體驗,嚴格來說都是屬於被動式體驗,消費者或用戶獲取的體驗信息都是被動式接收的,很難進行自主選擇。而隨着進入第四階段,開始注重主動式體驗,沉浸式體驗。

● 主動體驗/沉浸體驗:全面體驗營銷隨着數字化水平提高不斷深化,現在已經進入四維體系階段,將消費者購買行爲路徑納入體系中。


隨着數字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企業可以實現消費者在過去不同購買行爲路徑環節的打通,實現覆蓋完整購買行爲路徑的數據採集和分析,從而可以實現購買行爲路徑分析,將其納入全面體驗營銷核心座標系中,推動全面體驗營銷理論向着四維體系進化。


體驗的四個發展階段伴隨的是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這說明,體驗水平的提升是信息通信技術不斷提升帶來的。二者具有緊密的聯繫。


1.2 體驗經濟的發展歷程:計算、存儲、網絡升級推動體驗應用發展,從而形成基礎設施-體驗應用的循環


爲此,我們特意梳理了數字化發展水平與體驗水平的對應情況。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隨着數字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尤其是計算、存儲、網絡等數字基礎設施水平的不斷提升,推動了體驗水平的不斷釋放和需求的不斷滿足,從而推動體驗水平由個體體驗向主動體驗/沉浸體驗升級。


與之所對應的就是體驗所需的交互水平、內容承載形式、硬件載體的不斷提升。


1.2 體驗經濟的發展歷程:計算、存儲、網絡等基礎設施——體驗需求的循環催生不同階段的體驗產品



上面我們對比了很多維度的發展情況,內容有些多,爲了讓大家更便於理解,我們進行了收斂。


甲子光年將算力、存儲、網絡等基礎設施支撐能力統稱爲元力,用元力水平來代表數字基礎設施水平。同時將元力與體驗水平進行交叉,會發現元力的提升【數字基礎設施在計算、存儲、網絡等方面支撐元宇宙發展的能力】推動體驗應用發展,從而形成基礎設施-體驗應用的循環。體驗需求的循環提升催生不同階段的體驗產品,而當體驗進入第四階段之後,數字時代推動沉浸體驗/主動體驗成爲主流,從而催生了元宇宙的風口。


所以,甲子光年認爲,元宇宙發展的本質是體驗需求的升級,是數字基礎設施水平的不斷提高,推動體驗需求得到不斷滿足,從而催生出了元宇宙。


1.3 元宇宙發展的基礎要素:計算、存儲、網絡等數字基礎設施是第一基礎要素,甲子光年將其稱之爲元力


解答了元宇宙發展的本質原因是什麼之後,我們又面臨着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元宇宙發展的基礎要素有哪些,這些基礎要素是否成熟?


甲子光年梳理了五大基礎要素,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基礎要素。就是剛剛提到元力,也就是計算、存儲、網絡等數字基礎設施的能力。元力直接決定了體驗需求能否滿足,對應的體驗應用產品和服務能否落地。因此,元力是決定元宇宙發展的第一要素。


1.3 元宇宙發展的基礎要素:軟件基礎,技術逐步成熟,具備了軟件基礎


第二個基礎要素則是軟件要素。隨着支撐元宇宙發展的底層軟件技術,尤其是區塊鏈技術、分佈式存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逐步成熟,爲元宇宙場景的落地掃除了軟件層面的障礙。


1.3 元宇宙發展的基礎要素:硬件基礎,內容承載終端形態的演變,具備了硬件基礎


除了基礎設施和軟件基礎要素之外,另一個非常重要的要素是硬件基礎,其直接決定了交互形式和水平,以及內容承載形態。對應不同體驗階段,內容硬件終端也在不斷發展,從最初的傳媒到PC電腦,再到移動智能終端,再到可以支撐沉浸體驗的交互設備。


硬件基礎不斷完善,爲元宇宙式的沉浸體驗提供了承載終端。


1.3 元宇宙發展的基礎要素:宏觀環境,地緣政治推動,具備了宏觀環境基礎


第四個基礎要素則是宏觀環境,在全球處於中美競爭的大背景之下,地緣政治成爲推動很多產業發展的決定性要素。美國開展積極佈局web3.0相關體系,嘗試將新一代互聯網發展機遇留在美國,試圖搶佔先機。這進一步推動中美大國競爭從現實世界走向現實與虛擬世界並行的狀態。


這爲推動元宇宙的發展提供了基礎的宏觀環境要素。


1.3 元宇宙發展的基礎要素:能源體系,計算、存儲、網絡的發展最終要體現在能源消耗上,在能源體系未發生根本性革命之前,相關基礎設施的能效比將是元宇宙發展的基礎要素


剛纔有提到,元宇宙發展第一要素是元力,也就是計算、存儲、網絡等數字基礎設施能力,而這些能力本質上還要落到能源消耗上面。在我國已經明確提出實現“雙碳”目標的情況之下,在能源體系尚未發生根本性革命的背景之下,數字基礎設施如何有效地平衡能源消耗與效率的問題,將會成爲決定元宇宙是否可以得到大發展的基礎要素。


1.4 元宇宙發展的驅動力和制動力:元力不足、能效比和金融體系是制約元宇宙發展前景的主要原因


我們討論完元宇宙發展的基礎要素之後,我們再來看一下推動元宇宙發展的驅動力和制動力。


最近看到很多研究機構都推出了元宇宙的相關報告,但大部分都是分析推動元宇宙向上發展的原因或要素,很少有分析制約元宇宙發展的,或者元宇宙的劣勢。


所以今天既跟大家討論一下驅動力,也着重分享一下甲子光年觀察到的元宇宙制動力。


主要驅動力基本跟我們基礎要素重合,主要包括用戶體驗、政策支持、技術成熟、大國競爭的戰略牽引,產業入局元宇宙、交互設備的成熟與進入消費級市場等。


制動力方面,甲子光年認爲有五個制動力會影響元宇宙的發展:


● 算力不足。元宇宙發展壯大離不開底層算力支撐,但當下算力無法支撐高效率的元宇宙落地。

● 數據量過於龐大。元宇宙場景落地伴隨的是龐大的底層數據的產生,現階段的大數據處理能力和效率都無法達到最佳要求。

● 網絡帶寬支持不足。元宇宙落地場景有重要的體驗和交互需求,其需要較高的網絡帶寬支持,網速直接決定了體驗和交互效果。

● 能效比的平衡。如何解決能源消耗與效率的問題,將是制約元宇宙能否進入大規模普及的重要制約因素。

● 金融體系缺失。金融監管體系和交易體系缺失將會制約元宇宙的發展。


Part2 元宇宙構成要素與關鍵應用場景


上面是我們第一部分的分享,主要向大家解答了甲子光年認爲的元宇宙發展的本質是什麼,其基礎要素、驅動力和制動力是什麼。


第二部分呢,我們將重點探討元宇宙由哪些核心要素構成,這些要素相互交織之後又形成了哪些關鍵應用場景。


2.1 元宇宙的構成要素:元宇宙的核心構成要素爲人、物、場、事、金【金融】、度【制度】

我們先來看一下元宇宙的構成要素。

甲子光年認爲元宇宙的核心構成要素有六個,分別是人、物、場、事、金、度。


● 人,就是人物形象、角色等,包括現實世界的人和虛擬世界的數字人。

● 物,則是動物、植物、物品等。

● 場,則是指空間、場所、場景、環境等。

● 事,則是在人、物、場等要素構成的體系下所發生或從事的事件。

● 金,是指與現實世界相對應的金融交易體系、數字貨幣體系等。

● 度,則是社會治理制度、法律體系、道德體系、管理機制等。


只有這六個構成要素具備,才能稱之爲一個元宇宙。


2.2 元宇宙的主要應用場景:現實與虛擬世界構成要素交織產生應用場景,構建兩儀共生、交互相融的元宇宙


上面提到的六個構成要素,又可以區分爲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兩個維度,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交織則直接產生元宇宙的主要應用場景。


例如,基於現實世界的人物形象設立虛擬世界的人物,則產生了數字人的應用場景。將現實世界的物品復原到虛擬世界,則產生數字藏品的應用場景。同樣的,虛擬場景、虛擬事件/活動、數字貨幣、虛擬組織等場景也相應產生。


我們這兒之所以強調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兩儀共生、交互相融,是因爲我們對元宇宙的定義與其他很多機構不同。很多機構將元宇宙定義爲一個虛擬世界,甲子光年認爲這是有所遺漏的。甲子光年認爲元宇宙不是單一的虛擬世界,而是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共生的兩儀世界。如果一個元宇宙只注重虛擬世界的構建,是不完整的,不是真元宇宙。


2.3 元宇宙生態體系:元宇宙是兩儀世界,是現實與虛擬世界兩儀共生的一個生態體系


基於這個理念,以及元宇宙的主要應用場景,甲子光年進一步細化梳理出了元宇宙的生態體系。甲子光年認爲,元宇宙是兩儀世界,是現實與虛擬世界兩儀共生的一個生態體系。


剛纔提到的這些構成要素和應用場景,更多的是反應在生態體系中的應用層。在應用層下面,還會有交互層、行業方案層、通用場景層、PaaS層、IaaS層、硬件層等。這是甲子光年梳理出的完整生態體系圖。左邊標註的不同環節注重關注的核心參與角色,右側標註了不同環節對應的業務鏈。


需要說明的是,甲子光年將交互層向上提放在應用層下面,而不是放在最底層的硬件層上面,這主要是基於按距離最終用戶的遠近來設定的層級分配,交互層和應用層是兩個直接跟最終用戶接觸併產生體驗的兩個關鍵層級。


2.3 元宇宙生態體系:元宇宙生態體系需要建立基於現實世界的社會治理制度和金融交易體系


將生態體系簡化之後就是現在的簡化生態體系圖,再將上面提到的社會治理制度和金融交易體系加入即可組成完整的元宇宙。


在元宇宙的生態體系中,不同生態環節會對應不同的關鍵角色和業務鏈環節,比如:


● G端國家級部門會注重社會治理制度、金融交易體系和基礎設施等環節的;

● G端地方政府更注重生態體系中的基礎設施環節;

● 產業端注重產業鏈各個環節,注重形成產業集羣效應,實現生態鏈的上下打通與共贏;

● 用戶端,則注重應用層和交互層,注重體驗感知和應用,注重交互設備,注重對實際經濟場景的賦能。


Part3 中美元宇宙的差異分析


關於元宇宙的構成要素和關鍵應用場景及生態體系,到這兒就跟大家分享完了。接下來我們看第三部分,將重點跟大家探討中美元宇宙的差異。我們將從戰略、國家、產業、企業、應用場景等層面進行對比。


3.1 戰略層面:美國推動者是產業界,中國則是戰略驅動型市場,頂層設計先行


首先,來看戰略層面。


甲子光年在很多大會上都分享過中美兩個國家的市場開發模式是完全相反的。


中國是戰略驅動型市場,會先有頂層設計,再做配套政策,然後地方政府跟進市場培育,然後資本介入、企業大規模入局、產品開發、技術研發。


美國則是產業驅動型市場,開發模式正好相反,先做底層技術研發,然後開發產品,然後企業入局,最後開始政策和相關法規設定。


反應到元宇宙的佈局上,中美兩國在戰略層面的差異也是相同的,美國元宇宙推動者是產業界,中國元宇宙推動者則是頂層設計先行。


3.2 國家層面:中國從頂層設計自上而下佈局,美國從產業端自下而上推動


在國家層面的佈局來看,中國是政策先行,公司入局,技術研發,是屬於從頂層設計自上而下的產業佈局方式。美國則是從產業端自下而上的推動,先鼓勵底層技術研發,然後公司佈局產品,然後出臺較爲全面的支持政策。


在相關政策方面,中美也有一定差異性,中國會根據頂層設計出臺配套政策,會有針對性的扶持,美國則是完全根據產業反饋制定政策,而不去統籌考慮優先發展方向,習慣全面佈局策略。


3.3 產業層面:美國優勢領域在於底層基礎設施和通用場景層,中國着力發展應用層和交互層


從產業層面來看,中美兩國的產業佈局差異性也很明顯。


從產業鏈佈局環節方面,美國注重全產業鏈環節佈局,中國則側重應用層、交互層、行業方案、PaaS層、IaaS層和硬件層。


從重點鼓勵扶持環節來看,美國注重鼓勵社會治理體系、金融系統、通用場景、IaaS層和硬件層,這幾個環節優勢比較明顯。中國則強調應用賦能實體經濟,注重應用層、交互層、行業方案層、PaaS層的佈局,這幾個方面優勢較爲明顯。


簡單概況來說,中國側重應用賦能實體,美國注重全面佈局發展。


3.4 企業層面:中國企業更注重對實體經濟應用佈局,通用場景佈局不足,美國企業更爲全面


從企業層面來看,中國企業佈局元宇宙更多聚焦沉浸體驗、數字人、數字孿生、虛擬場景等,而且強調這些應用場景對實體經濟的賦能,注重幫助實體經濟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升級,實現降本增效目的。


美國企業佈局則更爲全面,既注重沉浸式體驗場景佈局,也注重鏈上經濟、去中心化基礎設施等,注重對底層技術的研發投入。


3.4 企業層面:企業佈局元宇宙的發展路徑多基於自身原有優勢基因拓展


從企業佈局元宇宙側介入策略來看,中美企業佈局元宇宙的發展路徑基本類似,都是選擇基於自身原有優勢領域進行拓展和佈局。例如,在web2.0時代擅長遊戲、視頻平臺的,在進入元宇宙時則選擇應用層場景開展布局。


3.5 應用層面:中國注重實體經濟相關應用場景的賦能,美國注重金融平臺去中心化組織應用


從中美企業佈局應用層面的差異來看,中國企業在應用層佈局時更多是注重應用場景對實體經濟的賦能,強調對產業鏈下游的賦能。美國企業則注重通用場景、金融交易平臺、去中心化組織等方面的應用落地。所以,在應用層面,中美的發力點和佈局方向具有顯著差異性。


Part4 中國特色元宇宙及其實施路徑


在分析完中美元宇宙佈局的差異之後,我們就需要思考一個問題,中國應該如何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元宇宙?需要具備哪些核心要素?實施路徑如何?


帶着這些問題,我們來看第四部分的內容。


4.1 中國元宇宙的時代答卷:元宇宙對實體經濟的數字化轉型賦能,將承擔推動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時代責任


首先,我們來看爲什麼需要建立中國特色的元宇宙。中國經濟當下正處於結構調整期,需要新動能推動經濟結構優化與發展,爲此國家已經將數據納入五大生產要素之中,新要素的產生需要新體系評估,同時也需要新世界來承載。元宇宙就是這個新世界的承載體。


所以,我們面臨一個建設中國特色元宇宙的時代答卷,需要回答如何建設中國特色元宇宙,如何實現元宇宙對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賦能,進而推動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時代責任。


4.2 中國特色元宇宙的核心要素:賦能實體經濟轉型,注重能效比,關注計算、存儲和網絡等基礎設施元力


要想建設中國特色元宇宙,就需要首先梳理出中國特色元宇宙的核心要素有哪些。


在今年年初的時候,甲子光年推出了最新的科技產業評估指標體系:價值導向評估體系,這已經是甲子光年連續四年更新升級科技產業評估指標體系了。該體系主要從生產工具水平、實體經濟賦能場景和價值體現三個維度進行評估。


基於新的價值導向評估體系,甲子光年梳理出了中國特色元宇宙的核心要素,分別是對應X軸生產工具水平的元力,對應Y軸實體經濟的賦能實體經濟場景,對應Z軸價值體現的能效比。


由此得出了構建中國特色元宇宙的核心要素主要是賦能實體經濟轉型,注重能效比,關注計算、存儲和網絡等基礎設施元力。


4.3 中國特色元宇宙的等級劃分:基於元力與能效比將元宇宙劃分爲四個等級,當下正處於低能效比低元力的元宇宙1.0


在明確了中國特色元宇宙的核心要素之後,我們又將元力和能效比兩個關鍵要素進行了交叉分析,從而得出了中國特色元宇宙的等級劃分方式,甲子光年將中國特色元宇宙劃分爲了四個等級,分別是元宇宙1.0、元宇宙2.0、元宇宙3.0和元宇宙4.0。


● 元宇宙1.0:低能效比,低元力的元宇宙,即算力、存儲、網絡等基礎設施依賴度較低,且能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的元宇宙;

● 元宇宙2.0:低能效比,高元力的元宇宙,即算力、存儲、網絡等基礎設施依賴度較高,且能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的元宇宙;

● 元宇宙3.0:高能效比,高元力的元宇宙,即算力、存儲、網絡等基礎設施消耗大,且能源消耗小、利用效率高的元宇宙;

● 元宇宙4.0:高能效比,適宜元力的元宇宙,即算力、存儲、網絡等基礎設施消耗較爲合適,且能源消耗小、利用效率高的元宇宙;


當下,中國的元宇宙水平尚處於低能效比和低元力的1.0階段。


4.4 中國特色元宇宙的實施路徑:從元宇宙的等級劃分可以看出中國特色元宇宙未來將有兩大實施路徑


從元宇宙的等級劃分可以看出中國特色元宇宙未來將有兩大路徑:


● 路徑1:是循序漸進的等級升級路徑,從元宇宙1.0逐步過渡到高元力依賴度低能效比的2.0,然後再發展到高元力高能效比的3.0,最後實現向適度元力和高能效比的元宇宙4.0。

● 路徑2:則是跨越式發展的路徑,從低能效比、低元力的元宇宙1.0級別實現跨越式發展,直接跳過2.0和3.0級別,實現向元力消耗較爲合適,且能源消耗小、利用效率高的元宇宙4.0。


4.5 中國特色元宇宙的實施方法論:基於中國市場特點和元力與能效比要求制定八步實施策略


在明確了中國特色元宇宙的等級劃分與實施路徑之後,就需要進一步確定中國特色元宇宙的實施方法,爲此甲子光年基於中國市場特點和元力與能效比等核心要素要求,制定出了八步走的實施策略。


● 頂層設計:國家層面需要從宏觀角度爲元宇宙的發展做出頂層設計,並對元宇宙進行定調和指明方向。

● 政策配套:頂層設計出臺之後,需要進一步出臺國家級的宏觀指導性政策和綱領,並對具體鼓勵發展的方向出臺相關指導意見,以推動市場進入培育期,確保各地方政府開始跟進推動元宇宙市場發展。

● 市場培育:在國家宏觀政策出臺之後,開始進入市場培育期,各地方政府和區域需跟進出臺配套政策和發展規劃,並明確落地措施,制定執行計劃。

● 基礎設施:國家和地方政府應統籌規劃支持元宇宙發展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並明確提出相關碳中和實施路徑和要求,以確保元宇宙發展的底層基礎設施元力和能效比達到要求。

● 資本介入:鼓勵資本市場介入元宇宙賽道,並鼓勵地方政府成立扶持元宇宙發展的產業母基金或專項基金,爲培育元宇宙新興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 企業入局:傳統企業和新興企業紛紛佈局元宇宙,出臺元宇宙戰略規劃,業務佈局和產品研發計劃,開始介入元宇宙市場,並逐步建立產業聯盟。

● 產品研發:根據產品研發計劃開展底層技術開發、產品設計、產品開發、產品銷售,建立元宇宙產品業務線,並逐步形成產品鏈和解決方案。

● 賦能實體:將元宇宙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實際應用到實體經濟的數字化轉型中來,提高實體經濟的效率,推動實現中國經濟結構的優化與調整。


Part5 基於不同角色的中國特色元宇宙發展策略建議


第四部分我們定義了中國特色元宇宙,以及相關等級劃分和實施路徑,並提出了中國特色元宇宙落地發展的實施步驟。


那麼,在建設中國特色元宇宙的過程中,不同的關鍵角色應該發揮哪些作用?不同層級應該如何推動元宇宙的落地與發展,從哪些方面制定發展策略呢?


最後一個部分,甲子光年希望對不同關鍵角色提供一下發展策略建議,希望爲推動中國特色元宇宙發展貢獻一點力量。


5.1 中國特色元宇宙的關鍵角色:中國特色元宇宙具有五大關鍵角色:政府、產業、學研、用戶和個人


既然是針對不同關鍵角色提出發展策略建議,那麼就需要首先確定中國特色元宇宙有哪些關鍵角色。甲子光年共梳理出了五大關鍵角色,分別是政府、產業、學研、用戶和個人。


● 政府角色,主要包括兩類,一個是國家級政府,一個是地方政府。

● 產業角色,主要包括供給側和服務側兩類,供給側主要以元宇宙的廠商爲主,服務側則包括產業協會、聯盟、園區等。

● 學研角色,主要是學術研究層面的機構,例如大學研究機構、企業研究機構、事業單位科研機構等,以及相關科研成果轉化服務機構。

● 用戶角色,則主要是需求側企業,即有數字化轉型需求的企業用戶。

● 個人角色,則主要是個人消費者。


5.2 關鍵角色在實施路徑中的責任環節:關鍵角色在實施路徑中的責任環節具有明顯的側重點,不同角色發揮不同作用


基於這些關鍵角色的分析,其在落實中國特色元宇宙的實施過程中,重點關注的環節或責任環節是有明顯不同的。


● 國家級政府部門,更注重頂層設計、政策配套、市場培育這前三大步驟,強調宏觀規劃和政策支持。

● 地方政府部門,則是從市場培育環節開始,包括基礎設施和資本介入環節。尤其注重區域產業落地與市場培育。

● 產業層面,則注重從基礎設施一直到賦能實體經濟的後五個關鍵環節步驟,注重產業落地、產品研發和實際應用賦能。

● 學研層面,則更多聚焦企業入局和產品研發環節,注重底層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

● 企業用戶層面,注重產業研發和賦能實體經濟應用,關注應用場景實際使用及其配套產品的聯合研發環節。

● 個人用戶層面,則主要關注實際應用,尤其是消費者產品的落地與使用。


通過不同關鍵角色在各自責任環節的佈局與發力,聯合構建完整的中國特色元宇宙的實施路徑,從而推動中國特色元宇宙的真正實施。


5.3 關鍵角色在產業鏈佈局中的關注環節:關鍵角色在產業鏈中核心介入的環節具有顯著差異,各角色應該注重自身環節


各關鍵角色在實施路徑方面有各自的責任環節,同時在元宇宙生態體系中也有各自側重的核心介入佈局環節,不同角色選擇介入的產業鏈環節也有顯著不同和側重點。


● G端政府,注重社會治理制度、金融交易體系、基礎設施等層面的佈局和指導。

● B端產業層面,注重基礎設施、技術等環節,且需要構建覆蓋完整產業鏈的產業生態體系。

● B端供給側廠商,基於自身業務特點注重某一個產業環節,例如基礎設施、技術、場景、行業等層面,並構建覆蓋上下游的產業閉環。

● 產學研端,則注重技術方面的佈局,尤其是IaaS層和PaaS層相關技術發展。

● C端用戶,則主要聚焦用戶層,尤其是應用層和交互層。



不同關鍵角色在實施路徑中的責任環節和產業鏈佈局中的側重環節均有所不同,分工明確,環環銜接,才能確保中國特色元宇宙的落地與壯大。


基於這些分析,我們爲每個關鍵角色分別梳理了實施路徑中的重點策略和產業佈局的建議環節。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關鍵角色國家層面的政府機構。


5.4 G端【國家層面】:頂層規劃需明確定調和方向,並需注重制度體系、金融體系、基礎設施建設


國家層面的政府機構在實施路徑方面重點關注頂層設計、政策配套和市場培育三個環節,在產業鏈佈局方面則注重社會治理制度、金融交易體系和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環節的規劃佈局和政策支持


具體策略建議:


● 頂層設計:國家層面需要從宏觀角度爲元宇宙的發展做出頂層設計,尤其在金融交易體系、社會治理制度方面給出明確定調和指明方向。

● 政策配套:需從國家層面出臺宏觀指導性政策和綱領,並對具體鼓勵發展的方向出臺相關指導意見,尤其要注重新一代數字基礎設施的鼓勵與引導,並對重點應用場景和實體經濟賦能領域進行細化指導,以推動市場進入培育期,確保各地方政府開始跟進推動元宇宙市場發展。

● 市場培育:鼓勵各地方政府和區域跟進出臺配套政策和發展規劃,並明確落地措施,制定執行計劃。



5.5 G端【地方政府級】:注重發揮區域特色,打造特色產業集羣,發揮產業鏈集聚效應與區域協同效應


地方政府機構在構建中國特色元宇宙的實施路徑方面重點關注市場培育、基礎設施和資本介入三個環節,強調區域特色打造和產業集羣構建,利用基礎設施優勢和資本優勢招商引資。


在產業鏈佈局方面則注重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層的IaaS與PaaS環節的區域發展規劃、產業園佈局、招商引進和政策支持。


具體策略建議:


● 市場培育:地方政府需根據中央定調和政策指導制定符合當地產業特色的發展規劃,並出臺產業扶持政策、落地措施,制定未來執行計劃。

● 基礎設施:地方政府可根據國家對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出臺符合當地特點的基礎設施發展政策,在人才、土地、稅金、產業扶持等方面給出政策, 構建以基礎設施爲特色的產業園,通過招商引進,打造數字基礎設施產業集羣。

● 資本介入:地方政府可根據當地產業特色設立專項扶持基金,鼓勵引進符合當地產業特色的企業,並逐步建立完整的產業鏈集羣。

● 技術研發:鼓勵轄區企業、院校和科研院所開展底層技術研發,通過給予人才、知識產權保護、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政策和制度支持,搭建產學研用特色的現代科技服務體系。



5.6 產業/企業層面:企業佈局需注重技術研發、產品可用性,通過產業聯盟生態賦能實體經濟轉型


產業/企業層面在實施路徑方面則注重基礎設施、資本介入、企業入局、產品研發和賦能實體五個關鍵環節,是中國特色元宇宙實施路徑中的最核心角色,需要共同打造覆蓋產業鏈上下游的生態聯盟體系,在做好自身佈局生態環節的基礎上共同構建小的產業集羣,發揮生態效益。


因此,產業/企業層面在產業鏈環節介入方面需結合企業自身優勢領域確定戰略介入環節和產品佈局策略,並嘗試與其他企業聯合建立產業聯盟,以實現產業鏈互補。


具體策略建議:

● 戰略佈局:企業需根據內外部環境和自身優勢確定佈局元宇宙的公司戰略規劃,明確業務佈局和產品研發計劃,開始介入元宇宙。

● 產業聯盟:企業需在明確自身產品定位後,建立與產業上下游企業的聯盟合作關係,以打造基於自身業務體系的產業鏈聯盟,以便於更好爲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

● 技術研發:企業在明確自身產品規劃和定位的基礎之上,需加大底層技術的研發力度,以確保產品的技術成熟度和先進性。

● 資本優勢:企業在發展初期可以充分借用資本力量,爲企業發展注入資金支持。

● 賦能實體:企業在規劃業務產品時需側重能爲實體經濟轉型提供數字化升級賦能的相關細分賽道。

● 注重效能:企業產品和解決方案需要注重對計算、存儲、網絡的依賴度,確保不過於依賴基礎設施元力,以高能效比提供服務。


5.7 學/研層面:需注重底層軟硬件技術的研發和成果轉化,打造技術生態聯盟


學研層面,在構建中國特色元宇宙的實施路徑中更關注企業入局和產品研發環節,尤其注重底層技術研發和成功轉化。因此,其在產業鏈環節更注重技術層,尤其需關注軟硬件底層技術的研發和相關專利成果的轉化,確保技術驅動市場發展。


具體策略建議:


● 技術研發:企業、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學研界需注重開展底層技術研發和科研成果轉化,尤其需要注重底層計算、存儲、網絡等軟硬件技術的研發和成果轉化。

● 生態聯盟:需發揮學研界的優勢,搭建產學研用特色的技術生態聯盟,整合構建覆蓋產業界各層級的技術生態體系 ,確保技術成果可以得到快速落地與應用。

● 企業入局:企業應根據自身特點設立專職研究機構,構建技術驅動型的產品研發模式和業務拓展模式。

● 注重效能:技術研發方向應注重滿足賦能實體經濟轉型的相關技術需求,尤其是一些具有“卡脖子”特點的關鍵技術,同時注重能效提升和能源消耗。


5.8 用戶層面:關注元宇宙對企業日常經營、生產和管理的數字化轉型賦能作用


用戶層面在實施路徑中更關注在產品研發和賦能實體經濟方面,產業鏈佈局方面用戶層重點關注產業鏈的應用層、交互層、行業解決方案與通用場景,關注相關應用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賦能作用。


具體策略建議:


● 企業用戶:企業會關注元宇宙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賦能作用,對日常經營、生產和管理等效率的提升與成本效益,尤其是實體經濟相關領域的應用對企業降本增效的作用。因此企業用戶會積極參與到前期的產品研發中來,與供給側廠商採取共研共建方式拓展元宇宙應用場景,以便於更好地賦能企業轉型。

● 個人用戶:個人用戶主要關注消費級產品的推出,尤其是新一代消費級的交互設備的上市,將會助推行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尾頁


以上,就是我們今天的分享內容。


希望我們的分享能爲大家拋磚引玉,爲共同建設中國特色元宇宙而努力。


期待能與更多業內專家和從業者交流,爲元宇宙發展貢獻一份智庫力量。


謝謝大家!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