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不久,已經從蘇聯返回延安的林彪,最初接到的命令,是出任八路軍山東軍區司令員。與他一起出發前往山東的蕭勁光,將擔任副司令員。然而9月23日,正當兩位首長風塵僕僕趕到河南濮陽地界時,卻突然接到了新的命令。

之前選擇由林彪出任山東軍區司令員,倒是比較容易理解的,畢竟山東軍區就是由八路軍第115師主力和山東縱隊共同發展起來的,軍區司令部同兼115師師部,羅榮桓同志當時的職務是“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第115師代師長兼政委”。

所以讓林彪接手山東軍區的指揮權,那就是回到老部隊嘛,理所應當。不過就在林、蕭千里迢迢趕路的期間,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1945年9月14日,最先進入東北的八路軍冀東軍區十六分區司令員曾克林,與蘇軍代表一起,從瀋陽乘飛機到達延安。

曾克林緊急彙報了東北的大好局面,引起黨中央的高度重視,連夜開會並電請在重慶的主席同意,做出了迅速搶佔東北的決定,隨即在延安緊急組建了東北局:以彭真爲書記,委員有陳雲、程子華、林楓、伍修權等四人,隨蘇軍飛機趕回瀋陽。

(注意職務)

你看東北局的最初名單中有林彪的名字嗎?所以關於“林彪掛帥東北”的說法,在這一時間點是不成立的。那麼林彪在河南濮陽接到的新命令是什麼呢:改任冀熱遼軍區司令員,也就是負責河北東部、熱河南部和遼寧西南部這片區域,軍區司令部設在冀東。

這是黨中央根據形勢變化,做出的最新決策:1、羅榮桓從山東到東北,協助彭真同志工作;2、新四軍軍長陳毅北上山東,接任山東軍區司令員(饒爲政委);3、組建冀熱遼中央局,以李富春爲書記,同時擴編冀熱遼軍區,以林彪任司令員。

解釋一下,那就是爲了搶佔東北,我軍各大軍區的主要首長和軍事力量要整體上“北移”,而冀熱遼軍區原來是晉察冀軍區下轄的二級軍區,現在就要升格爲大軍區,與山東、晉察冀、晉冀魯豫、東北是平級了,所以才設立“冀熱遼中央局”。

如果讀者仔細看了電視劇《大決戰》,應該對林彪剛出場時的背景介紹有印象,字幕很清晰:“冀熱遼軍區司令員”。

也就是說,到1945年9月下旬,林彪仍然沒有奉命“掛帥東北”,他前往指揮的是冀熱遼軍區部隊,而非東北全部的部隊。

再看看地圖就明白,冀熱遼軍區當時的中心任務任務只有一個:在冀東、熱河和遼西作戰,阻止敵人越過山海關進入東北。

直白點說,就是林彪要率有力部隊把敵人擋在山海關外,至少不能進入東北腹地,以掩護和保障彭真、羅榮桓率部順利控制東北。

林彪和蕭勁光接到命令後,從河南轉向北上,先騎馬到達河北南宮縣,然後坐汽車趕往固安縣的冀東軍區第十分區,在該軍區部隊的掩護下,歷經20多天風餐露宿,於10月初到達河北東部的玉田縣,這裏是原冀熱遼軍區司令部所在地。

就在林彪、蕭勁光着手擴建軍區和整頓部隊的時候,情況再次發生重大變化:敵人不僅從陸路逼近山海關(自秦皇島登陸),還在美國軍艦的幫助下,又準備在遼寧的葫蘆島、營口兩個港口登陸,兵鋒直指瀋陽,到這個時候,就算守住山海關,意義也不是很大了。

主持中央工作的少奇同志,於10月中旬急電林、蕭:“現美蔣軍急於在營口、葫蘆島登陸,蘇軍恐難以拒絕,冀東戰略地位,已不如瀋陽重要,望你們星夜趕往瀋陽,指揮作戰”!

換言之,林彪奉命主持東北軍事,已經是1945年10月的晚些時候了。於是林、蕭離開冀東,再經半個月行程趕赴瀋陽,由於身邊沒有攜帶大功率電臺,期間一度“失聯”,把東北局和延安都急壞了。

直到10月29日他們才匆匆趕到瀋陽,與東北局主要領導們會合,兩天後就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總司令”,意味着冀熱遼和東北部隊實現了統一指揮,但是嚴格點說,還不算“掛帥東北”,只能稱之爲“將”。

因爲我們的原則是“黨指揮槍”,林彪雖然出任東北我軍的總司令,但他還只是一名中央委員,而彭真不僅是政治局委員、東北局書記,還兼東北我軍的第一政委,所以“掛帥東北”的仍然是彭真同志,林彪只是主要“協助軍事工作”。

某種意義上,跟東北敵人的組織架構差不多,重慶派來接收東北的是“東北行營”,行營主任是陸軍二級上將熊式輝,他負責全盤的事務。

再以黃埔嫡系陸軍中將杜聿明,就任行營下屬的“東北保安司令長官部”長官,主要負責指揮作戰事宜,那誰是老大?還是熊嘛。

東北解放戰爭從1945年11月就全面打響了,林彪率領八路軍、新四軍的出關部隊,抵禦杜聿明的進攻,1946年初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稱“東北民主聯軍”,但是組織形式基本沒有變化,林彪是總司令,彭真是第一政委、羅榮桓是第二政委。

轉折始自1946年春季爆發的四平保衛戰,面對敵人精銳的美械部隊,東北我軍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戰略,四平是堅決死守還是應該適時放棄,東北局內部爭論得很厲害。

而四平保衛戰的最終失利,使東北我軍遭到重大傷亡,八路軍、新四軍骨幹傷亡8000餘人,這都證明林彪的意見是正確的。

林彪提出不應該跟敵人正面硬剛,我軍放棄大中城市,佔領廣大農村開闢根據地,積蓄力量並整編來自四面八方的部隊,等到實力允許時,再跟杜聿明一較長短,與彭真同志的意見不一致。

東北局內部意見的不統一,也必然引起部隊思想上的混亂。此時軍事形勢也很危險,到1946年6月上旬,敵人已經連續攻佔四平、長春,三個精銳軍全線逼近松花江,東北甚至有全境淪於敵手的可能。

有鑑於東北戰場的嚴峻形勢,以及東北局領導層內部出現的分歧,一時難以形成強有力的領導,“換帥”勢在必行,延安方面經過認真考慮,於1946年6月16日發電指示:

“東北局:目前東北形勢嚴重,爲了統一領導,決定以林彪爲東北局書記、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以彭、羅、高、陳四同志爲東北局副書記兼副政委,並以林、彭、羅、高、陳組織東北局常委”。

到這個時間節點,林彪纔是真正的“掛帥東北”,然而距離抗戰勝利,已經過去整整十個月的時間了!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