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抗战期间中国军人的巨大牺牲,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不过动辄“武汉会战歼敌二十七万”、“薛岳击毙日寇十万”等口号式宣传,则完全罔顾抗日战争的真实情况,更是歪曲了那段艰难的历史,某种意义上,跟抗日神剧一样遗害无穷。

(孙立人)

网络上一些混事胡吹的“历史创作者”,已经被真正的历史爱好者抨击得大部分偃旗息鼓,近日才发现,原来都转战视频平台了。反正是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比如什么胡琏率20000人在石牌跟鬼子拼刺刀、孙立人下令枪毙1200个日军俘虏等等,都是很早已被戳穿的段子。

更有甚者,盲目吹嘘孙立人将军的抗日战绩,诸如什么“抗战十大名将之首”、“击毙日军七万五千人排名第一”云云。须知,整个八年全面抗战,何应钦承认的毙敌数量仅为45万人,近年来不断考证添加也只有70余万人,如果按某些人的说法,只需几大名将就足可以把侵华日军全干掉了。

中国军民以伤亡3500万人的代价,历经十四年才赶跑日本侵略者,如果杀鬼子都像几个“名将”那般简单,这不是侮辱3000多万同胞和380万官兵流过的血吗?比如孙立人,可以尊称其为抗日名将,但不切实际地强加战果,其实也是一种不尊重,跟“抗日神剧”的效果没什么两样。

一、“驻印军”的组建过程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为了保住抗战的输血管“滇缅公路”,中国军队曾经两次出兵域外,第一次是1942年5月,以三个精锐军(第5军、第6军和第66军)组成“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正式踏出国门赴缅参战。

第一路军以土木系要员罗卓英为司令长官,由于其人还在赣北第19集团军司令部(兼九战区副司令长官),所以未到职前,由副司令长官兼第5军军长杜聿明,出任“代理司令长官”,实际指挥三个军的先期作战。

而这时的孙立人,还只是第66军(军长张轸)所属的新编第38师师长,连军长都不是。战场实际情况是,还没等罗卓英赶到正式接管指挥权,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已经在英国人的愚弄下,先胜后败被迫撤退。

(杜聿明)

狡猾的日军派出第56师团,穿插攻占了远征军归国的咽喉所在:腊戌,突然截断了杜聿明所部的退路,直接向东撤回云南的道路就此不通。当杜聿明率军再折向北方,企图换路突围时,要点密支那又被日军两个联队提前占领。

于是远征军只剩下两个选择:要么就近撤往印度东部,要么钻进原始森林翻越大山回国。杜聿明既缺乏强攻密支那的勇气,又不愿意抗命前往印度,最终选择放弃重装备钻进了野人山,走上了一条充满白骨的道路。

这一战,逃亡路上的损失远大于战场伤亡,约10万远征军将士伤亡61000余人,杜聿明的指挥是很有问题的。当然也有不那么听话的,一个是第5军的廖耀湘新编第22师,另一个是第66军的孙立人新编第38师。

这两位将军从纯军事角度出发、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选择率兵撤入印度,其中新22师保存了3000余人,新38师保存了4000余人,损失虽重却保持了建制完整。

一同撤往印度的,还有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史迪威,带着110多人的第一路军司令部成功脱险。缅甸之役,是中、英、美三个国家军队的联合作战,武器装备物资大多由美方提供,史迪威自然有话语权。

史迪威这老头发誓要报仇,于是向中美高层同时提出建议,以撤到印度的新22师、新38师为基干,组建一支完全由美国提供装备、训练、后勤和空中支援的部队,经过整训后再反攻杀回缅甸去。

这支部队就是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它只是抗日远征军的一部分,只是情况较为特殊罢了。

(史迪威视察驻印军)

二、新一军不等于“驻印军”

不久以后,再以退到云南的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残部为基础,增调宋希濂第11集团军、霍揆彰第20集团军等部,重新组建了第二期中国远征军(首任司令长官陈诚),也准备加强美械和训练后,反攻滇西和缅甸。

为了区分这两支远征军部队,驻印军被冠以代号中国远征军“X部队”、怒江以东的部队称为“Y部队”,关于Y部队的情况笔者之前多有介绍,这里只说孙立人所在的X部队。

1942年10月,根据两国高层之间的协议,原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部奉令撤销,另组为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以美方史迪威为总指挥、中方的罗卓英为副总指挥

期间由于罗卓英与史迪威严重不和,后调第8军军长郑洞国接任,依据实际情况,新22师和新38师分别脱离了原建制,就地合编为新编第一军。

这两个师最初加一起只有7000余人,重庆方面于是利用驼峰航线的的美军飞机,每天送达物资回航的机会,再空运几百名士兵到印度蓝姆伽,以补充新一军的兵员匮乏。

至1943年10月,完成美械装备和美式训练的驻印军,开始反攻缅北,此时主要战斗序列是:

总指挥:史迪威中将

副总指挥:郑洞国中将

新编第一军(陆战主力):郑洞国兼任军长

下辖廖耀湘新编第22师、孙立人新编第38师

中美混合突击队:美军黑格准将,下辖两个支队

驻印军总部直辖之战车、工兵、通讯、后勤等单位(番号略)

也就是说,此时的孙立人中将,仅仅是驻印军所辖新一军的两个主力师师长之一,而不是驻印军的最高指挥官!这里首先回顾驻印军的组建过程,就是为了说明孙立人在其中的职务和位置。

那么驻印军在缅北反攻初期歼灭日寇的数量,即便不能算在美国人史迪威头上,至少也应以副总指挥兼新一军军长郑洞国来代表吧?

另外必须说清楚,驻印军前期的歼敌数字,除了廖耀湘新22师干掉鬼子的数量外,还要包括中美联合突击队、直属的战车等部队的战果,那些兵那些坦克也是杀了不少鬼子的,怎么能全算在孙立人一个师长的头上?

(第20集团军霍揆彰)

三、新一军正式分家

驻印军是较早在缅北实施反攻的,而直到半年多以后的1944年5月,卫立煌指挥“Y部队”才接到重庆的正式命令,所属两个集团军强渡怒江,拉开了滇西反攻的序幕。

而此时郑洞国的新一军,已经胜利攻克了缅北重镇密支那,为了等候Y部队突破滇西日军防线进入缅甸,然后再共同夹击中缅交界地带的敌人,新一军在密支那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战场休整。

正是在这一期间,重庆当局为了扩充美械部队的数量、进一步掌控驻印军,在史迪威的要求下,顺水推舟先后空运来三个师的部队,纳入到驻印军的作战序列,分别是第14师、第50师、新编第30师。

(郑洞国军长)

其中一个便利条件,是远征军两路反攻部队此时已攻克大片日占区,迫使日军航空兵的基地不断后撤,而陈纳德的第14航空队又实力大增,进而牢牢地掌握了滇西到缅北的制空权。

否则像之前那样,单纯依赖驼峰航线运兵,猴年马月也运不来三个师。那么既然驻印军的步兵已经扩充到五个师,再使用一个军的建制就不合理了,于是就地分拆为新一军和新六军。

其中黄埔六期的廖耀湘直接晋升新六军中将军长,该军下辖新运来的第14师、第50师,以及廖的基本部队新22师。

(廖耀湘)

而孙立人也是直接晋升新一军军长,带着基本部队新38师接手了新一军的番号和“衣钵”,但是因为兵力有限,新一军重新组建时,只下辖新38师和新30师这两个师,总兵力是不及新六军的。

也就是说,新六军番号存在的时间很短,从1944年成军到1948年被歼,期间不过四年多光景。同样,孙立人正式担任新一军军长的时间也不长,1944年晋升到1947年被“明升暗降”,也就那么三年。

豫湘桂战役惨败的1944年底,新六军奉调空运回国(留下第50师划入新一军),所以从1944年6月到1945年1月的这大半年时间里,两个军仍然是联手作战,新六军整体战果也肯定不输于新一军,毕竟多一个师呢。

四、驻印军整体歼敌数量

网上流传孙立人击毙鬼子七万五的段子,大约来自在广州白云山麓的新一军印缅阵亡将士公墓,彼时孙立人率部自缅抵粤,后奉命入广州对日受降,于是有机会有条件在广州祭奠阵亡官兵并设立公墓。

孙立人在“碑记”中写道:“二年以来,迭克重镇,归复土地六万平方公里,毙敌官兵七万四千人,伤者倍之,而我将士壮烈成仁者亦及万余”。宣传用的东西,很多时候是并不精确的,因为军事常识在那摆着。

按照这个数字,既然毙敌74000人“且伤者倍之”,则击伤日军不少于14万人,那就等于新一军累计歼敌近22万人。稍微有点抗战常识,或者对二战日军的战斗力有个大概了解,您觉得这个数靠谱么?很明显是吹大了。

(新一军部队)

根据日本战后公布的资料,其缅甸方面军总兵力为303501人,战斗损失为185000余人,残部撤入泰国等地,最终向盟军投降。如果按孙立人的说法,缅甸方面军基本就算被新一军全歼了,这明显是开国际玩笑了。

一方面,是英军确实消灭了相当数量的鬼子,并且拒绝驻印军深入缅甸腹地(心里有鬼),因此中国军队的歼敌时间和数字,只截至1945年3月与英军在“乔梅”会师为止;另一方面,日本投降后也确有10余万原缅甸方面军部队缴械。

那么真实的战果如何呢?从1943年10月驻印军自利多反攻算起,至1945年3月,驻印军总计克复缅北50个城镇,击毙日军27699人、击伤日军42760人、俘虏日军395人,合击毙伤俘日军70584人,不妨可以称作“歼灭日寇七万余人”。

述(最多18

在整个滇西缅北反攻作战中,“驻印军”总计伤亡17711人,实话实说,能跟日军打出接近一比四的战损,绝对已是战场奇迹了,这也拜驻印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空中支援和后勤保障非常得力所赐。

在曹剑浪先生的《国民党军简史》一书中,坚持认为中国远征军X、Y两支部队的歼敌数字,拢共只有48500人,我们引用的还是数字相对较多的资料,因此刻薄点说,歼敌74000余人这个数值都有些水分。

在装备、训练、后勤、空援等四个方面,都逊于驻印军的卫立煌所部,战斗伤亡则高达67403人,歼灭日军数量仅为21057人,比如打一个松山即伤亡7000人,而消灭的日军数量仅为1400人,战损比是反过来的三比一。

新一军和后建的新六军战斗力较强,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分拆后组建的新一军,也根本没可能打出一比十三的战损,孙立人和廖耀湘率领的部队不是奥特曼呐!某种意义上,远征军整体上的伤亡数字,也是消灭日军数量的佐证。

五、孙立人的真实战绩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介绍新一军和新六军的分拆,是为了说明驻印军的这个整体战果又要分为三个时段:

第一阶段:1943年10月至1944年5月,新38师和新22师在新一军编成内开始反攻。

第二阶段:1944年7月至1944年12月,孙立人新一军和廖耀湘新六军并肩作战。

第三阶段:1945年1月至1945年3月,孙立人新一军三个师单独在缅甸继续作战。

也就是说,驻印军的总体抗日战果,有人家廖耀湘新22师和新六军的一部分,否则廖耀湘如何能以黄埔六期的资历,职务嗖嗖晋升并且被誉为抗日名将?夸赞孙立人没问题,别踩着廖耀湘的脑袋嘛。

仅在第一阶段的卡盟战斗中,廖耀湘新22师就歼敌5000余人,在坚布山区作战中再歼敌3000多人,在攻占瓦鲁班战斗中,该师又在战车加持下,突袭日军18师团司令部,缴获该师团的关防大印,这都是记录在册的可靠战绩。

再加上第二阶段的战果,新22师和后来扩编的新六军,廖耀湘所部在缅北反攻中歼敌数字不低于20000人,另外驻印军的战车部队也有较大战果,所以这本就不真实的“七万四死鬼”之战绩,又怎么能全算在孙立人头上?

客观分析的话,孙立人率领的新38师以及1944年5月以后的新一军,歼灭日寇的数目应在40000人左右(其中击毙1万余人),可以啦,以二战日军的单兵素质和整体战力,这已经是非常辉煌的战绩!

顺便再驳斥一个谣传,如前文所述,新一军和新六军在整个缅甸反攻作战中,俘虏日军的总数量不过395人,就算有战场漏报给他们翻一番,摊到新一军自身的份额也就300来人,

假设,我们说假设,毕业于西式美国军校的孙立人,真的不顾国际公约悍然下令杀俘,把抓获的鬼子都给毙了,又哪里来的1200个死鬼?同时必须说明,日寇第18师团是南京会战的参战部队,却从来没有进驻过南京城,而是转道入侵杭州。

日寇缅甸方面军所属的第2师团、第18师团都是精锐,单兵素质和狂热程度都是可以的,战败了自杀的不少,包括跳河自戕划肚子等等,但是想抓俘虏绝非易事。

杀鬼子看着是过瘾,可是杀并不存在的鬼子,那就是意淫了,所以有些段子,稍加认真梳理,就可以知道是不靠谱的谣言。

在1944年开始的滇西缅北反攻战役中,中国远征军“X部队”(郑洞国)“Y部队”(卫立煌),总计出动部队约35万人,歼灭日军约10万人,自身伤亡约6万人,已经可谓完胜,主要体现在伤亡对比上。

毕竟在国内进行的22次大型会战中,只有1945年3月的湘西会战,我军伤亡才略低于日军,其他所有战役哪怕是最后获胜的,比如上高战役、第三次长沙会战等等,我军的实际伤亡都高于日军,这是由中日两军的综合战斗力所决定的。

我们当然铭记那些为民族生存而战的抗日官兵们,但是在记叙和宣传战果时,务必要客观真实,否则无法描述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胡编烂造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为我们的后辈会问:

既然鬼子那么好打,分分钟弄死好几万,驱逐日寇何以耗用十四年的漫长时间?我们恐怕将哑口无言。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