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云南日报

包装鸡蛋

上午10时,随着工人侯林发按下自动化送料机操作按钮,源源不断的精制饲料就顺着喂食通道运送到鸡的面前。仅用10分钟,他就完成了30万羽黑羽绿壳蛋鸡的投食工作。

“供水、喂料、集蛋都由自动化设备控制,每天只需要观察鸡的健康状况,查看设备是否运转正常,一个月就有3000多元的工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盘龙乡的云砚养殖专业合作社工人侯林说,像他一样在合作社就业的村民有20多人。

每天,智慧化养鸡场都会生产出16万枚“云砚牌”绿壳鸡蛋,每年实现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近年来,围绕云砚养殖专业合作社绿壳鸡蛋养殖、销售产业链发展,当地探索建立股份制合作模式,并依托“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发展模式,提供招工就业、技术培训、生产管理等多元化产业服务联农带农助农,实现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双赢。

“我们不断鼓励和引导农户将资金注入到产业发展项目里,每年按比例返利,农户成了股东,提高了控风险稳致富能力,实现了产业共建共享。”云砚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陆云说,在此基础上,合作社设立“扶贫济困股”和“敬老关爱股”,与低收入群众之间建立起股份帮扶机制。在脱贫攻坚期间,该合作社已先后为52户困难户提供股金,每年能为每户增收1000元以上。如今合作社的股东数量已发展到912户,其中脱贫户820户,每年带动增收300余万元。

随着云砚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成立,股份制与“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共同推进带来的发展后劲愈加凸显。在当地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合作社成员和村级党员干部之间实现交叉任职,为合作社、村组与农户搭建起了产业化发展的互联互通桥梁,进一步确保利益联结“联得好”“联得牢”。

“股份制+”利益联结模式鼓起了当地群众的钱袋子,也助推合作社产业蓬勃发展。2018年,云砚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功引进“EM”微生物技术和全自动化机械喂养设备,实现了规模化、智慧化、标准化、品牌化的高质量发展。目前,该合作社年产蛋量达5000万余枚,已先后被评为省级和国家级示范社、全国500强农民专业合作社。

本报记者 李丽

点评

砚山县围绕绿壳鸡蛋,依托“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发展模式,鼓励引导农户将资金注入产业发展项目,并通过基地务工、技术培训、土地流转、饲料收购等方式帮助附近群众增收。农民既是股东,也是员工,还是供应商,三重身份的加持,不仅让农民更加关注产业发展,也让农民持续提高抗风险能力,稳扎稳打充实了“钱袋子”。

省委政策研究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