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雲南日報

包裝雞蛋

上午10時,隨着工人侯林發按下自動化送料機操作按鈕,源源不斷的精製飼料就順着餵食通道運送到雞的面前。僅用10分鐘,他就完成了30萬羽黑羽綠殼蛋雞的投食工作。

“供水、喂料、集蛋都由自動化設備控制,每天只需要觀察雞的健康狀況,查看設備是否運轉正常,一個月就有3000多元的工資。”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硯山縣盤龍鄉的雲硯養殖專業合作社工人侯林說,像他一樣在合作社就業的村民有20多人。

每天,智慧化養雞場都會生產出16萬枚“雲硯牌”綠殼雞蛋,每年實現銷售收入3000餘萬元。近年來,圍繞雲硯養殖專業合作社綠殼雞蛋養殖、銷售產業鏈發展,當地探索建立股份制合作模式,並依託“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發展模式,提供招工就業、技術培訓、生產管理等多元化產業服務聯農帶農助農,實現集體增收和羣衆致富雙贏。

“我們不斷鼓勵和引導農戶將資金注入到產業發展項目裏,每年按比例返利,農戶成了股東,提高了控風險穩致富能力,實現了產業共建共享。”雲硯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陸雲說,在此基礎上,合作社設立“扶貧濟困股”和“敬老關愛股”,與低收入羣衆之間建立起股份幫扶機制。在脫貧攻堅期間,該合作社已先後爲52戶困難戶提供股金,每年能爲每戶增收1000元以上。如今合作社的股東數量已發展到912戶,其中脫貧戶820戶,每年帶動增收300餘萬元。

隨着雲硯養殖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成立,股份制與“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模式共同推進帶來的發展後勁愈加凸顯。在當地黨員幹部的共同努力下,合作社成員和村級黨員幹部之間實現交叉任職,爲合作社、村組與農戶搭建起了產業化發展的互聯互通橋樑,進一步確保利益聯結“聯得好”“聯得牢”。

“股份制+”利益聯結模式鼓起了當地羣衆的錢袋子,也助推合作社產業蓬勃發展。2018年,雲硯養殖專業合作社成功引進“EM”微生物技術和全自動化機械餵養設備,實現了規模化、智慧化、標準化、品牌化的高質量發展。目前,該合作社年產蛋量達5000萬餘枚,已先後被評爲省級和國家級示範社、全國500強農民專業合作社。

本報記者 李麗

點評

硯山縣圍繞綠殼雞蛋,依託“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發展模式,鼓勵引導農戶將資金注入產業發展項目,並通過基地務工、技術培訓、土地流轉、飼料收購等方式幫助附近羣衆增收。農民既是股東,也是員工,還是供應商,三重身份的加持,不僅讓農民更加關注產業發展,也讓農民持續提高抗風險能力,穩紮穩打充實了“錢袋子”。

省委政策研究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