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研究所LAMOST团队:

接力驻扎深山,以“大夜班”成就“浪漫事”

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 研究所LAMOST团队

在河北省燕山深处,有一座我国自主创新的大视场兼大口径望远镜LAMOST。LAMOST是世界上首个获取光谱数据超过千万条的巡天望远镜,长期处于国际光谱巡天的前沿,它背后的技术力量,主要来自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研究所LAMOST技术维护与发展部的团队成员。自2008年LAMOST落成至今14年来,他们接力驻扎深山,未有一天缺席。

10月1日,记者采访了刚下山回宁的LAMOST技术维护与发展部副主任王跃飞和高级工程师王佑、李烨平,并与接力上山的张勇主任、胡守伟博士视频连线。

在山上,技术维护人员过着“白+黑”的生活:白天检测维修各个设备,夜间进行观测调试。“LAMOST是我国首创的新型主动光学望远镜,通过24块镜面曲面形状的实时变化和61块镜面的高精度拼接,实现大视场兼大口径的观测要求。想要‘变形’无误,对精度要求非常高,999个促动器每一个执行加载都不能出差错。”王跃飞说,就跟火箭和飞船一样,LAMOST每一台设备甚至每一颗螺丝钉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任何一个细节出错都可能导致望远镜罢工。“每年适合LAMOST巡天的日子大约200天,每一分钟都不能浪费。”

LAMOST是团队每一个成员的心之所系,无论人在哪里,这架望远镜对他们都有“随叫随到”的召唤力。有一次,王跃飞等从青海德令哈出差回宁,经停西安时接到了山里打来的技术求助电话,他们当即改签机票;张勇值完班下山连夜赶到合肥出差,接到故障信息后清晨又返回山上;每年春节都是望远镜观测的最佳时期,总工程师崔向群院士、总工艺师李国平研究员和技术人员们都有在山上过年的经历……

于寂静无人的山顶,仰望浩瀚无垠的星空,是无数人心目中的“浪漫事”,但对天文科研人员来说,却是日复一日的“大夜班”,“天黑开始工作,一般是晚6点到早6点,冬季时间更长一些,晚5点到早7点”。

王佑回忆,LAMOST建成投用初期,因为团队成员较少,排班较密,大家一年中有半年时间在山上度过。“那时候,我女儿还不到一周岁,只能交给爷爷奶奶带。”如今,她的女儿已读高一,也曾跟妈妈上山看LAMOST,理解了妈妈从事的是一项“光荣崇高的事业”。

“做科研,还是要有一点情怀的。”几位团队成员回忆,有人曾经裹着两件羽绒服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夜里调试望远镜,真真切切看到了“滴水成冰”;有人曾于苍茫风雪中,在盘山路上踽踽独行5公里上山工作……他们笑着说,适合望远镜的环境对人都不太友好,其实LAMOST所在的山里设施条件已经很成熟,我国在青海冷湖、四川稻城甚至南极等地的望远镜台址,条件更艰苦,“我们已经很幸福了”。

而更大的幸福来自于LAMOST的成绩单。巡天10年有余,得到精心维护的LAMOST运行良好,获取的光谱数据已超过2000万条,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光谱之王”,填补了我国大型天文基础数据的空白。天文学家利用LAMOST光谱数据的大样本优势,给银河系重新“画像”,不断刷新着人们对银河系的认知;在LAMOST光谱中“星海拾珍”,搜寻奇异天体,成果层出不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