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界面新闻关注到投资人都在赶去投咖啡店的路上。但一年之后,他们好像开始变得迷茫和犹豫。

钱不再争先恐后地挤入这个赛道。

根据驼鹿消费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21年,咖啡赛道共发生了28起投资,其中上半年达到11起,融资金额高达50.76亿元。2022年过半,虽然发生了14起投资,融资金额仅为18.03亿元,甚至不足去年同期的一半。

眼下,“谨慎”和“保守”成为了投资人投咖啡路上的共性特点。多位投资人士告诉界面新闻,目前“找不到合适的咖啡项目可以投”——要么单店模型还不够成熟,要么可能缺乏健康增长和有效管理等等。

此外,“与其说缺乏好的投资标的,还不如说是太贵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餐饮投资机构人士说。

在经历去年资本疯抢之后,头部咖啡品牌的要价已经让人下不去手。以Manner Coffee、Seesaw Coffee这类近年来受到追捧的品牌为例,两者已完成多轮融资,前者在最后一轮投后估值甚至达到13亿美元。

“今年拿到投资的咖啡品牌,多是还在天使轮或A轮融资的,金额都在千万上下。”广州咖啡行业协会秘书长孙海涛提供了类似说法,无论小长沙的DOC咖啡,苏州的比星咖啡,还是广州.jpg咖啡都在此列,“品牌有一定特色,多是刚需型咖啡,在发展初期,评估过后也不算太贵,是资本喜欢进场孵化的。”

太贵的投不进,单店模式较为成熟的咖啡品牌也并不多。

菁财资本创始人葛贤通透露,现在尤其是在上海已难觅这样的标的,“相对独立的咖啡店通常只有1-2家店,没有形成初步的规模效应,无法印证单店模型,资本是不会看这样的标的的。”

对于投资标的,投资人最关注的就是品牌本身和品牌的单店模型,而这些指标最终指向的是,项目是否可以获得健康的增长。

上海啡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东告诉界面新闻,连锁品牌的底层逻辑是跑通单店模式,通过提供差异化的产品,通过合理的定价、供应链优势等实现单店盈利,然后再进行快速复制,形成市场规模。

而单店模型是否优秀,某种意义上是靠财务指标来衡量的,比如毛利率、相对于营业面积而言的单店收益、产品复购率、门店客流量等等。此外,一个品牌对于消费者的感召力,以及对于商业地产的吸引力,也纳入资本的考虑范围。

通过将空间和成本压缩、提供高性价比咖啡的Manner Coffee,就是这样的代表。

他们的单店模型的核心在于,在写字楼、大商圈附近租下小面积门店,不设店内座位,将门店租金最小化;咖啡价格则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被压到10元至20元一杯,消费者在门店即取即走。目前,据业内人士透露,Manner Coffee的一些门店能达到单日400杯以上的销量。

此外,目前资本谨慎入场,很大程度上是在考虑创始人后续的管理问题。

“中国市场涌现的咖啡品牌的创始人往往都是草根出身,当他们在管理10-20家店也就是中小规模时,扁平化管理不算太复杂,能力是足够应付的。但是资本进去,会加速开店,这时候就对创始人个人能力、团队跨区域的运营构成挑战,甚至通过猎头引入新的高管,后续还面临很多管理、组织架构复杂的问题。”王振东说。

近年来,咖啡品牌的创始人在资本进场后,吵得天翻地覆最后完全退出的惨烈故事不是没有。

“现在哪有项目不缺钱,但并不是拿了钱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如果这样的话,创业就没有门槛。”在王振东看来,出于这些考虑,机构不会把钱轻易砸进不相匹配的项目。

除了咖啡行业自身的原因,过去半年来,咖啡融资“保守”也是消费赛道遇冷的表现之一。

一家总部位于深圳的投资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近期他们在单纯是消费品的赛道上并没有相关的投资案例,花了更多精力在科技和消费结合的赛道上。“倒不是对消费领域祛魅,而是后疫情阶段对消费品市场的下行压力,让资本市场整体对消费品市场短期增长的预期下降。”

易凯资本也向界面新闻提到了类似的情况,“现在整个消费组都在看比较有科技属性的项目,包括农业科技、元宇宙等。”

在去年年底, 青松基金创始合伙人董占斌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经提到,在经历2021年消费板块经历冰火两重天之后,2022年板块投资逻辑不能主投消费,而是科技或供应链与消费的结合,如智能家居、智能小家电等。

不仅如此,天图投资已将消费科技作为主要方向之一,“对于流量红利堆起来的、烧钱且不能建立规模经济和网络效应的领域、品牌,我们是比较谨慎的。”

过去一年里,新消费领域涌现出来的一批获得千万规模投资的新玩家,它们很大程度上是天图投资口中所说的借助社交网络与流量红利而起,但资本对它们的热情已不复往日狂欢。

“资本正变得更加理性,希望投出长期可持续、财务更健康的公司,技术驱动生成独特产品力外加品牌,才能长效地展现核心竞争力,而不是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流于表面的产品或领域。”上述在深圳的投资机构相关负责人说。

咖啡是整个消费赛道里最为热门的领域,也是消费遇冷之后反应最明显的一个。

但这不意味着咖啡市场被投资人放弃。

很明显,投资重点移到了上海以外的区域性咖啡品牌。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宁波的歪咖啡,绍兴的Coco.Juliet,东莞的FELICITY ORIGIN,海南的小洋侨,苏州的比星咖啡,广州的.jpg咖啡等地域性咖啡品牌先后获得了融资。

今年以来,长沙的DOC咖啡获得了书亦烧仙草入股,深圳本地的KUDDO COFFEE和The Raven乌鸦咖啡拿到喜茶创始人聂云宸个人投资,奈雪的茶则在最近投资了上海AOKKA咖啡。

这些在当地初具规模的咖啡品牌,不一定对标星巴克第三空间的理念,一般采用小店模式,兼顾线下即买即走及外卖;无论是店门的座位、大门还是霓虹灯款式的招牌都被精心设计过,以便年轻人“出片”;咖啡价格集中在20-30元之间,可选咖啡豆,咖啡师会与消费者良好互动。

它们的的产品能力、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在本地发展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初步验证,又有着一定口碑积累和粉丝基础,且不需要再投入过多的品牌市场教育费用,也方便实现门店后续向全国市场快速复制——这样区域咖啡品牌无疑是时下大家热衷投资的标的。

这些区域连锁咖啡品牌的涌现 ,背后的趋势来源于手机下单、外卖的发展以及疫情的影响,而这也是中国咖啡市场经过铺垫和教育之后逐渐成熟的表现。

随着咖啡品牌在一线城市竞争加剧,资本助推其快速扩张面临一定风险,而咖啡文化也在逐渐下沉,新一线、二线城市消费者对咖啡的需求、供给、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都是资本将目光转向这些区域品牌的重要原因。

此外,除了区域咖啡外,咖啡供应链成为投资热门标的。

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到今年第二季度,围绕咖啡供应链、上游咖啡原料进行的投融资案不少于12起,涉及咖啡上下游供应商、餐饮数字化服务商、智能设备商等。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奈雪的茶投资了AOKKA,后者从上海起家,品牌定位于“户外+咖啡潮牌”,并建有自有咖啡烘焙工厂。

咖啡上下游产业链成为热门标的,和咖啡市场逐渐成熟以及竞争加剧下迫切需要从研发端寻找差异化的趋势相关。

事实上,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目前咖啡行业角力的关键。

“对于资本来说,考察的几个点包括门店、包装、服务等,现在都很难做出差异化。”王振东对界面新闻说,“但若是从供应链的上游入手,不仅仅是咖啡豆烘焙,包括对基础原料、香精香料等其它底料进行开发,关注工艺提升,形成独特的配方,也就意味着,掌控了整条供应链,可以形成差异化的竞争。”

他以瑞幸咖啡此前的爆款策略为例,在推出丝绒拿铁之前,瑞幸做过调查发现,中国消费者对奶咖“浓郁、顺滑”的口感有较强烈需求。于是在开发原料时,借助了自身供应链端研发的原材料,与咖啡不断地进行匹配测试,试图开发成“抄不走”产品,也为了防止给消费者的新鲜感快速流失。

咖啡内卷的持久战还要持续上演多久,并未可知。但当浩浩荡荡的资本狂潮不再,很难再有2021年的投资机构纷纷争抢咖啡品牌的疯狂局面。

资本将投资目光转向上下游及供应链,同时咖啡品牌也开始默默修炼内功,多少说明了咖啡圈已开始走上更为理性的道路。不过,也许等到社交媒体上“开咖啡店好像是最不需要专业技能的活儿”变少的时候,中国咖啡市场才会真正去掉泡沫,回归理性。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