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界面新聞關注到投資人都在趕去投咖啡店的路上。但一年之後,他們好像開始變得迷茫和猶豫。

錢不再爭先恐後地擠入這個賽道。

根據駝鹿消費研究院發佈的數據,2021年,咖啡賽道共發生了28起投資,其中上半年達到11起,融資金額高達50.76億元。2022年過半,雖然發生了14起投資,融資金額僅爲18.03億元,甚至不足去年同期的一半。

眼下,“謹慎”和“保守”成爲了投資人投咖啡路上的共性特點。多位投資人士告訴界面新聞,目前“找不到合適的咖啡項目可以投”——要麼單店模型還不夠成熟,要麼可能缺乏健康增長和有效管理等等。

此外,“與其說缺乏好的投資標的,還不如說是太貴了!”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餐飲投資機構人士說。

在經歷去年資本瘋搶之後,頭部咖啡品牌的要價已經讓人下不去手。以Manner Coffee、Seesaw Coffee這類近年來受到追捧的品牌爲例,兩者已完成多輪融資,前者在最後一輪投後估值甚至達到13億美元。

“今年拿到投資的咖啡品牌,多是還在天使輪或A輪融資的,金額都在千萬上下。”廣州咖啡行業協會祕書長孫海濤提供了類似說法,無論小長沙的DOC咖啡,蘇州的比星咖啡,還是廣州.jpg咖啡都在此列,“品牌有一定特色,多是剛需型咖啡,在發展初期,評估過後也不算太貴,是資本喜歡進場孵化的。”

太貴的投不進,單店模式較爲成熟的咖啡品牌也並不多。

菁財資本創始人葛賢通透露,現在尤其是在上海已難覓這樣的標的,“相對獨立的咖啡店通常只有1-2家店,沒有形成初步的規模效應,無法印證單店模型,資本是不會看這樣的標的的。”

對於投資標的,投資人最關注的就是品牌本身和品牌的單店模型,而這些指標最終指向的是,項目是否可以獲得健康的增長。

上海啡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振東告訴界面新聞,連鎖品牌的底層邏輯是跑通單店模式,通過提供差異化的產品,通過合理的定價、供應鏈優勢等實現單店盈利,然後再進行快速複製,形成市場規模。

而單店模型是否優秀,某種意義上是靠財務指標來衡量的,比如毛利率、相對於營業面積而言的單店收益、產品復購率、門店客流量等等。此外,一個品牌對於消費者的感召力,以及對於商業地產的吸引力,也納入資本的考慮範圍。

通過將空間和成本壓縮、提供高性價比咖啡的Manner Coffee,就是這樣的代表。

他們的單店模型的核心在於,在寫字樓、大商圈附近租下小面積門店,不設店內座位,將門店租金最小化;咖啡價格則在保證品質的基礎上被壓到10元至20元一杯,消費者在門店即取即走。目前,據業內人士透露,Manner Coffee的一些門店能達到單日400杯以上的銷量。

此外,目前資本謹慎入場,很大程度上是在考慮創始人後續的管理問題。

“中國市場湧現的咖啡品牌的創始人往往都是草根出身,當他們在管理10-20家店也就是中小規模時,扁平化管理不算太複雜,能力是足夠應付的。但是資本進去,會加速開店,這時候就對創始人個人能力、團隊跨區域的運營構成挑戰,甚至通過獵頭引入新的高管,後續還面臨很多管理、組織架構複雜的問題。”王振東說。

近年來,咖啡品牌的創始人在資本進場後,吵得天翻地覆最後完全退出的慘烈故事不是沒有。

“現在哪有項目不缺錢,但並不是拿了錢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如果這樣的話,創業就沒有門檻。”在王振東看來,出於這些考慮,機構不會把錢輕易砸進不相匹配的項目。

除了咖啡行業自身的原因,過去半年來,咖啡融資“保守”也是消費賽道遇冷的表現之一。

一家總部位於深圳的投資機構的相關負責人告訴界面新聞,近期他們在單純是消費品的賽道上並沒有相關的投資案例,花了更多精力在科技和消費結合的賽道上。“倒不是對消費領域祛魅,而是後疫情階段對消費品市場的下行壓力,讓資本市場整體對消費品市場短期增長的預期下降。”

易凱資本也向界面新聞提到了類似的情況,“現在整個消費組都在看比較有科技屬性的項目,包括農業科技、元宇宙等。”

在去年年底, 青松基金創始合夥人董佔斌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經提到,在經歷2021年消費板塊經歷冰火兩重天之後,2022年板塊投資邏輯不能主投消費,而是科技或供應鏈與消費的結合,如智能家居、智能小家電等。

不僅如此,天圖投資已將消費科技作爲主要方向之一,“對於流量紅利堆起來的、燒錢且不能建立規模經濟和網絡效應的領域、品牌,我們是比較謹慎的。”

過去一年裏,新消費領域湧現出來的一批獲得千萬規模投資的新玩家,它們很大程度上是天圖投資口中所說的藉助社交網絡與流量紅利而起,但資本對它們的熱情已不復往日狂歡。

“資本正變得更加理性,希望投出長期可持續、財務更健康的公司,技術驅動生成獨特產品力外加品牌,才能長效地展現核心競爭力,而不是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流於表面的產品或領域。”上述在深圳的投資機構相關負責人說。

咖啡是整個消費賽道里最爲熱門的領域,也是消費遇冷之後反應最明顯的一個。

但這不意味着咖啡市場被投資人放棄。

很明顯,投資重點移到了上海以外的區域性咖啡品牌。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寧波的歪咖啡,紹興的Coco.Juliet,東莞的FELICITY ORIGIN,海南的小洋僑,蘇州的比星咖啡,廣州的.jpg咖啡等地域性咖啡品牌先後獲得了融資。

今年以來,長沙的DOC咖啡獲得了書亦燒仙草入股,深圳本地的KUDDO COFFEE和The Raven烏鴉咖啡拿到喜茶創始人聶雲宸個人投資,奈雪的茶則在最近投資了上海AOKKA咖啡。

這些在當地初具規模的咖啡品牌,不一定對標星巴克第三空間的理念,一般採用小店模式,兼顧線下即買即走及外賣;無論是店門的座位、大門還是霓虹燈款式的招牌都被精心設計過,以便年輕人“出片”;咖啡價格集中在20-30元之間,可選咖啡豆,咖啡師會與消費者良好互動。

它們的的產品能力、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在本地發展過程中已經得到了初步驗證,又有着一定口碑積累和粉絲基礎,且不需要再投入過多的品牌市場教育費用,也方便實現門店後續向全國市場快速複製——這樣區域咖啡品牌無疑是時下大家熱衷投資的標的。

這些區域連鎖咖啡品牌的湧現 ,背後的趨勢來源於手機下單、外賣的發展以及疫情的影響,而這也是中國咖啡市場經過鋪墊和教育之後逐漸成熟的表現。

隨着咖啡品牌在一線城市競爭加劇,資本助推其快速擴張面臨一定風險,而咖啡文化也在逐漸下沉,新一線、二線城市消費者對咖啡的需求、供給、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完善,都是資本將目光轉向這些區域品牌的重要原因。

此外,除了區域咖啡外,咖啡供應鏈成爲投資熱門標的。

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到今年第二季度,圍繞咖啡供應鏈、上游咖啡原料進行的投融資案不少於12起,涉及咖啡上下游供應商、餐飲數字化服務商、智能設備商等。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奈雪的茶投資了AOKKA,後者從上海起家,品牌定位於“戶外+咖啡潮牌”,並建有自有咖啡烘焙工廠。

咖啡上下游產業鏈成爲熱門標的,和咖啡市場逐漸成熟以及競爭加劇下迫切需要從研發端尋找差異化的趨勢相關。

事實上,供應鏈的核心競爭力已成爲目前咖啡行業角力的關鍵。

“對於資本來說,考察的幾個點包括門店、包裝、服務等,現在都很難做出差異化。”王振東對界面新聞說,“但若是從供應鏈的上游入手,不僅僅是咖啡豆烘焙,包括對基礎原料、香精香料等其它底料進行開發,關注工藝提升,形成獨特的配方,也就意味着,掌控了整條供應鏈,可以形成差異化的競爭。”

他以瑞幸咖啡此前的爆款策略爲例,在推出絲絨拿鐵之前,瑞幸做過調查發現,中國消費者對奶咖“濃郁、順滑”的口感有較強烈需求。於是在開發原料時,藉助了自身供應鏈端研發的原材料,與咖啡不斷地進行匹配測試,試圖開發成“抄不走”產品,也爲了防止給消費者的新鮮感快速流失。

咖啡內卷的持久戰還要持續上演多久,並未可知。但當浩浩蕩蕩的資本狂潮不再,很難再有2021年的投資機構紛紛爭搶咖啡品牌的瘋狂局面。

資本將投資目光轉向上下游及供應鏈,同時咖啡品牌也開始默默修煉內功,多少說明了咖啡圈已開始走上更爲理性的道路。不過,也許等到社交媒體上“開咖啡店好像是最不需要專業技能的活兒”變少的時候,中國咖啡市場纔會真正去掉泡沫,迴歸理性。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